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寧夏現代枸杞產業:道地新優勢 先行新機遇

記者 毛雪皎
2021年07月14日08:37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置身採摘季的枸杞園,穿梭的茨農、採摘工人,還有電商主播——沉墜的果實,紅到了產業鏈條上每個人的心裡。

塞上江南的風土,黃河水的潤澤,成就了寧夏枸杞的“DNA”。寧夏成就了道地枸杞珍品,枸杞產業也“滋養”著寧夏。

自治區黨委、政府為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作出了重點發展現代枸杞等九大特色產業的戰略決策,建立了省級領導包抓工作機制。

“現代”,為枸杞產業注入了哪些新內涵?

為加快建立現代枸杞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自治區省級領導包抓枸杞產業工作推進小組,圍繞“十四五”現代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完善頂層設計,再造枸杞產業發展新優勢。

截至2020年,全區枸杞種植面積35萬畝,鮮果年產量26萬噸,綜合產值210億元。寧夏已成為全國枸杞產業基礎好、生產要素全、科技支撐力強、品牌優勢突出的道地產區。

一年來,《寧夏現代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現代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相繼出台,明確推進現代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123456”的發展思路:即唱響“中國枸杞之鄉”這一戰略定位,打造兩個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三個國家級平台”,構建“四大體系”,打造“五個中心”,重點實施“六大工程”。

在強鏈、補鏈、延鏈的“自我進化”中,寧夏現代枸杞產業持續強健“筋骨”、提升文化內涵,拓寬市場空間。

新格局:跳出“保溫杯” 產業再升溫

7月3日,石嘴山市枸杞採摘直銷節在惠農區開幕。富硒的土壤,讓枸杞“體內”微量元素豐富,“惠農枸杞”已成功申報地理標志証明商標。現場,電商主播直播帶貨,打造養生新時尚。

傳統寧夏枸杞產業重新煥發青春,走出“舒適區”,鞏固基礎要素,探尋融入“雙循環”的新路徑。

不久前,第四屆枸杞產業博覽會在中寧縣圓滿閉幕,簽約資金達12.48億元,發布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線上線下形成寧夏枸杞新熱度。

寧夏枸杞協會會長郝向峰說,寧夏將現代枸杞產業列入九大重點產業之一,建立省級領導包抓機制,加強完善頂層設計。本屆博覽會有助於凝聚產業發展共識、匯聚行業力量,促進現代枸杞產業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

博覽會的舉辦地——中寧國際枸杞交易中心,今年迎來重要升級:

啟動建設國家級中寧枸杞交易市場,建成輻射寧夏乃至全國的枸杞產銷平台和枸杞區域品牌培育平台,這對構建與枸杞生產布局相適應的現代流通體系,塑強寧夏枸杞品牌具有重要意義。

據寧夏枸杞產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杞博會立足道地產區優勢,傳播“中國枸杞之鄉”戰略定位,舉辦“寧夏枸杞宴”金牌美食評比等多項系列活動,講好寧夏枸杞故事,進一步增強“寧夏枸杞”“中寧枸杞” 兩個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博覽會期間,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中衛市人民政府、寧夏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百家媒體寧夏枸杞行”主題採訪活動啟動,共邀請來自全國105家新聞媒體單位、162名記者,用全媒體傳播 手段推介寧夏枸杞產業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截至目前,已發布稿件483篇,累計推出各類新媒體產品超過200條(次),累計實現閱讀量(點擊量)逾2.1億次。

在全民養生潮下,踐行新理念,擁抱新消費,寧夏枸杞正當紅。

博覽會前期,寧夏零售業龍頭企業與寧夏枸杞品牌企業實現業內首次跨界聯名——由新百連超與百瑞源懶系養生實驗室聯合打造的聯名鮮枸杞原漿發布,創新寧夏枸杞消費新模式。

發布會上,國家枸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枸杞首席專家曹有龍說,枸杞深加工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依托研發技術與渠道優勢,讓寧夏枸杞以全新的形象出現在大眾視野當中。

當前,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寧夏現代枸杞不斷夯實產業優勢基礎,發揮道地產區優勢,擦亮區域品牌“招牌”。

新路徑:“四大體系”支撐產業“脊梁”

《現代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在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中提出:構建現代枸杞產業標准、綠色防控、檢驗檢測、產品溯源“四大體系”。

我區充分發揮“四大體系”的支撐作用,夯實產業“脊梁”。

產業標准,領航高質量發展。

7月9日,記者在中寧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看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農村電商數據平台”,可實時關注銷售“流量”。負責平台研發的映潮科技相關負責人劉青林介紹,數據反映出當前“枸杞原漿”品類需求旺盛,可及時向企業反饋,生產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2020年6月,《枸杞原漿》團體標准發布實施。當前,建立適應現代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准體系,是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的必然選擇。

2019年5月30日,自治區市場監管廳會同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寧夏農林科學院等行業研究部門制定發布了全國首個枸杞標准體系——《寧夏枸杞標准體系建設指南》(DB64/T1639-2019),推動我區枸杞產業發展實現有標可依、有標可執。

綠色防控,打造“放心產業”。

寧夏建立枸杞病虫害綠色防控體系和產品質量溯源體系,構建區、市、縣、企協調配合、保障有力的組織構架,形成管理部門、科研、市縣(區)政府和生產經營主體協同工作的病虫害綠色防控監測預報體系、防治體系和監督考核工作機制。

下一步,寧夏將深度融合大數據、“3S”、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全面推廣應用“五步法”綠色防控技術,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強化病虫害綠色防控能力。

檢驗檢測,為枸杞“安檢”。

防止不符合標准的產品流出基地,防止不符合標准的產品流入市場。寧夏運用“12345”建設管理模式,推進現代枸杞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

建設“一個中心”,建設國家級枸杞檢驗檢測中心(寧夏)﹔圍繞“兩個重點”,在種植晾晒過程中,強化檢驗檢測﹔在生產加工環節,加強對原料及成品檢驗﹔強化“三個責任”,即強化各市縣的屬地管理責任,各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種植基地和生產經營單位的主體責任﹔健全四級檢測網絡﹔強化全程“五個必檢”,即做到“做到產地環境必檢、種植基地必檢、制干環節必檢、產品出廠必檢、入市銷售必檢”。

產品溯源,從源頭把控質量。

讓枸杞擁有“身份証”——通過中寧枸杞農產品地標保護物聯網追溯平台,消費者用手機掃描枸杞包裝上的質量追溯標識二維碼,就能查到相對應的唯一產品身份碼、品控溯源等信息。

寧夏枸杞產品質量溯源體系建設,將全面實現“生產過程可控、質量安全可溯、品牌信譽可靠、帶著標志上市”。今年,“寧夏枸杞”線上官方旗艦店進駐天貓平台,入駐企業產品可追溯,計劃在2年內逐步實現“寧夏枸杞”生產、銷售企業防偽溯源全覆蓋。

《寧夏現代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現代枸杞產業重點要建立完善質量標准,依法維護市場信譽,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叫響中國枸杞之鄉品牌。”

穩基礎、強支撐、建體系,破瓶頸、補短板、增效益,寧夏現代枸杞產業精深加工取得新突破,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

新征程:“六大工程”,提振產業高質量發展

如今,枸杞不再僅僅是祖輩一家一戶單打獨斗種植的紅果果,已發展為規模化的、幾代人為之傾心的現代產業。

“十四五”期間,寧夏將以“基地穩杞、龍頭強杞、科技興杞、質量保杞、品牌立杞、文化活杞”六大工程為載體,做實一產、做強二產、做優三產,推動現代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

實施基地穩杞工程。記者從寧夏枸杞產業發展中心獲悉,寧夏科技廳組織有關專家對寧夏“十三五”科技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有機枸杞植保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編號2019BBF02030)進行了夏果現場驗收。

該項目是新國標實施后,寧夏首個有機枸杞種植示范項目,由璽贊庄園枸杞有限公司所屬寧夏源鄉枸杞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等單位承擔,為寧夏有機枸杞規模化發展、提質增效提供技術支撐。

寧夏現代枸杞產業堅持果用、葉用、莖用“三業”並舉。在位於賀蘭縣的寧夏冠名食品加工專業合作社,枸杞芽菜從這裡發往各地餐桌,供不應求。合作社負責人劉斌介紹,2020年,合作社加工枸杞芽菜達到750噸,銷往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延長了產業鏈,增加了附近村民收入。

《寧夏現代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加強種苗繁育建設、種植基地建設、示范基地建設,建設百畝以上示范基地30個,千畝以上示范基地20個,萬畝以上示范基地1個。

實施龍頭強杞工程。如何將道地產區優勢,精准、持續地轉化為市場優勢、品牌優勢?

同心潤德枸杞庄園相關負責人郭嘉建議,閱讀市場情緒,練就自身內功,寧夏枸杞期待一個“爆款”產品,以龍頭企業為帶動,推動產區發展。

下一步,寧夏將建立龍頭企業梯次培育壯大機制,實施“育龍計劃”和企業“小升規”行動,鼓勵優化兼並重組,形成一批領軍企業。

實施科技興杞工程。從田間到實驗室,一粒枸杞完成了價值的成倍提升。6月21日,國內首個枸杞研究院在寧夏挂牌運行,按照“一院、兩機制、百企業”組織框架運行,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中科院院士蘇國輝建議,寧夏加強枸杞科技成果轉化,應聚合各方力量,更加關注基礎研究,進一步加強分工協作。

曹有龍介紹,枸杞全基因組測序研究成果落地寧夏,為今后枸杞全基因組選擇、精准育種等奠定基礎,為現代枸杞產業提供科技支撐。

以科技“芯片”驅動枸杞產業“活性”。寧夏將整合優化現有科研資源,加快推進中國枸杞研究院建設,鼓勵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創建科技創新平台和新型研發機構。

“唯寧夏枸杞方可入藥”。2020年,“寧夏枸杞”榮獲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中藥材產業”類別第三名。

在寧夏厚生記食品有限公司,“杞效”新品令人期待。2019年,“杞動力”枸杞飲料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准注冊為保健食品,成為國內首款具有“增強免疫力”“緩解視疲勞”雙重功效的枸杞保健飲料,引領產業向高值化方向發展。

守正創新,我區將加強“藥”字號、“健”字號及“枸杞+”等功能性藥食同源產品研發,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成果轉化。

實施質量保杞工程。打開手機上的“農業智慧雲”系統,枸杞基地的生產場景一目了然。寧夏農科院為枸杞病虫害防御構筑信息化監測預警應用體系,助力從“田間”到“舌尖”的全程質量監控和溯源。

到2025年,全區枸杞產業力爭病虫害統防統治率達到90%,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達到100%。通過開展產品質量溯源體系建設,全力保障枸杞質量安全。

實施品牌立杞工程。5月26日,寧夏枸杞區域公用品牌標識、廣告語、吉祥物正式發布,以新形象、新口號,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郝向峰認為,隻有寧夏枸杞產品成為消費者的養生“剛需”,才能讓寧夏枸杞在“健康中國”中大有作為。百瑞源枸杞希望通過互聯網戰略化,打造成全國知名品牌,助力寧夏“枸杞之鄉”的品牌叫得更響。

璽贊枸杞庄園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建議,希望有更多沉下心來做產業鏈、做品質、做品牌的企業,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健康產品,為老百姓增收、地方經濟發展發揮現代枸杞產業的作用。

“十四五”期間,寧夏將打造品牌集群,力爭培植優質枸杞企業品牌20個以上﹔大力拓展市場,設立線下和線上官方旗艦店20家以上。

實施文化活杞工程。6月21日,寧夏枸杞文化館落成開館,閱讀枸杞之“書”,傳承文化“基因”。

在寧夏,枸杞既傳承了幾千年的養生文化,又融入90后的輕養生“套餐”。以文化“帶貨”,寧夏推進枸杞產業和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推進枸杞養生文化與飲食產業等融合發展。

“寧夏枸杞,貴在道地,中寧枸杞,道地珍品。”

一粒粒枸杞的不斷突破,激發了企業的內生動力,也承載產業的無限暢想。

寧夏現代枸杞產業將精耕細作,積極融入“雙循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服務現代中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等領域,實現新突破、新作為,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