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本网原创

《人民巷会客厅》系列访谈

聚焦党代会丨宁夏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军:文化强区、旅游富民,为产业赋能、促民族融合,展示美丽新宁夏

2022年06月13日15:53 | 来源:人民网-宁夏频道
小字号

6月10日,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银川开幕。此次大会是宁夏在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6月11日起,人民日报社宁夏全媒体中心推出《人民巷会客厅·聚焦党代会》特别栏目。本期邀请到的是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军。

主持人:听了党代会报告,您有哪些感想感受?

刘军: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的奋斗目标,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宁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宁夏文化和旅游厅将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在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增进民族团结进步、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展示宁夏发展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奋力打造文化兴盛沃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朝着建设文化强区的目标不断迈进。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军(右)。人民网 高嘉蔚摄

主持人:好的。请您介绍一下,党代会后,宁夏的文化和旅游工作将会有哪些新的思路举措和着力点?

刘军:文化旅游业作为辐射面广、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的综合性产业,兼顾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生态性等多重属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宁夏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立足“文化强区、旅游富民,为产业赋能、促民族融合,展示美丽新宁夏”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在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增进民族团结进步、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展示宁夏发展成果等方面重要作用,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发挥富民增收“桥梁”作用,增进民族团结。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靠产业发展,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做到有形;也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遇见、可感知,做到有感。

宁夏依托覆盖全区农村地区的53条精品线路、3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76个宁夏特色旅游重点村(镇),形成了以银川市、石嘴山、吴忠市、中卫市为核心相互贯通的“北部大环线”和以固原地区为主体、辐射周边的“南部小环线”发展格局,乡村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1年实现接待人次1655万人次、旅游收入11.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18%,带动10万余人就业。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军。人民网 高嘉蔚摄

同时,通过文化旅游“潜移默化”的浸润作用,引导带动了部分原本思想较为保守的少数民族群众,主动参与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例如,西吉县龙王坝村通过村书记带头、全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辐射带动了周边6个村1300多人经营旅游配套产业,农宅空置率由原来的50%下降到目前的3%,6年累计接待游客1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村集体年收入120万元,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2300元增长到2021年的14000元,让当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二是发挥文旅赋能“催化”作用,推动产业升级。文化旅游业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110个行业发展,延伸联通一二三产业链、市场链和消费链。同时,葡萄酒、枸杞、滩羊等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通过文旅赋能,即为打造旅游新业态注入了新动力,也为优势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注入了新活力。

志辉源石酒庄。宁夏文旅厅供图

近年来,宁夏深入实施“葡萄酒+旅游”“枸杞+旅游”发展模式,带动形成了新市场、新需求和新产品。2021年5月、8月、10月份受零星散发疫情冲击,且跨省游停滞至今的情况下,接待国内游客量和旅游收入仍然恢复至2019年的90.34%和84.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和33个百分点;同时,更有效带动葡萄酒、枸杞等优势特色产业保持年均30%以上增速。

例如,合作培育葡萄酒酒庄类、枸杞类旅游景区16家,葡萄酒庄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以上,带动葡萄酒庄、枸杞庄园销售收入分别增长50%和30%以上,超过50%的葡萄酒通过游客在酒庄直接购买,2021年宁夏被全球葡萄酒旅游组织授予“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称号,葡萄酒的“紫色”和枸杞的“红色”成为宁夏旅游的“底色”。

三是发挥绿色发展“杠杆”作用,助力生态建设。宁夏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肩负着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文化旅游业是典型的绿色产业、循环产业、低碳产业,能够为全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减排空间,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既是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通道,更是加快GEP转化为GDP的有效路径。

星星酒店。图片由宁夏文旅厅提供

宁夏依托天高云淡、空气清朗的良好生态优势,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星星的故乡”特色文旅品牌,通过建设星星酒店等高端民宿,打造星空营地等新业态,举办星空旅游大会、星空朗读等特色系列活动,让“星星的故乡”品牌更加具象、更有磁吸力,吸引了众多世界知名品牌到宁夏举办展示展销活动,宁夏旅游二消增幅达到了50%以上。在“星星的故乡”品牌加持带动下,中卫沙坡头景区二消增幅更是超过了79%(国际惯例二消收入占比超过60%可称为“旅游发达地区”),当地群众尝到了生态好带来的“甜头”,从过去对生态保护的漠视者甚至破坏者,转变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建设者。“星星的故乡”已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样板。

四是发挥宣传展示“窗口”作用,讲好宁夏故事。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效、城乡面貌的深刻变化、民族团结的和谐氛围、人进沙退的生态成果都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需要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示出去。文化旅游是各民族、各区域间人们你来我往、交融汇聚、拓展视野、改变认知的重要实践场域,相比于刻意的灌输、传统的报道,通过旅游吸引游客身临其中的展示效用和当地群众参与家乡建设的生动事例,能够更直观的让游客在今昔对比下、在亲身经历中感受西海固“苦瘠甲天下”的脱贫奇迹、闽宁镇“干沙滩”到“金沙滩”的沧桑巨变、宁夏各族群众团结和谐的进取精神。

“黄河·宿集”民宿。宁夏文旅厅供图

为此,我们将积极调整从“营销文旅”向“营销宁夏”转变,聚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生态建设等发展成果以及葡萄酒、枸杞等极具宁夏标识的优势特色产业,将重点市场调整为资源差异大、消费能力强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将重点区域调整为民航直飞、高铁沿线和宁夏红酒、枸杞、滩羊等特色产品销售重点城市,将重点人群调整为“Z世代”年轻主力消费群体,将重点服务调整为自驾游、小团体及个性化定制式出游方式,用文化旅游的“小窗口”讲述宁夏当下的大变化。近三年,江浙沪等中远程地区游客来宁数量占比由过去的10%上升为30%,自驾游占比达86%以上,35岁以下青年主力客群超过了90%。

例如,近年来,宁夏精心打造的“黄河·宿集”,已成为领跑全国民宿的标杆,吸引了长三角等地区高端游客来宁夏“吃羊肉、品红酒、观星空”,倾听当地群众讲述旧貌换新颜的变迁史,感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对宁夏的了解和认识。

策划:刘峰 黄屹

监制:贾茹

摄影:梁宏鑫 高嘉蔚

文字:穆国虎

人民日报社宁夏全媒体中心出品

(责编:阎梦婕、贾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