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市县区动态

大武口区形成“互通有无”教学模式

移民安置区学子“上天入地”看世界

2022年03月27日08:30 | 来源:宁夏日报
小字号

3月23日15时40分许,“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如约开讲。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近600个教学班第一时间打开智慧黑板,将频道切换到直播现场。在移民安置区学校新民小学的在线课堂上,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直播画面,“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演示的精彩太空实验引得他们赞叹连连,航天员和地面的互动问答让他们倍感兴奋。

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新民小学学生张丽前一天就感受过:“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老师播放了动画片和纪录片,讲解了世界水日的来历。我们和石嘴山市十五小学的同学在线讨论后,都觉得要做好‘节水代言人’。”张丽说,下课后她和同学们组成了一个“水资源保护小组”,准备发动家人种树植绿,为宁夏节水护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块黑板带中小学生“上天入地”看世界,一根光纤让城乡教育走向“零距离”,互联网赋能大武口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科技创新力量改变了教育服务供给模式,让这里的农村学生和全国学生一起共享资源,携手成长。目前,大武口区已建设“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师”标杆校、试点校10所,中小学全部接入300兆以上光纤,教师信息化和智能化教学应用达到98%以上,数字化校园覆盖面达100%。

“互联网+教育”也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注入活力。3月25日,新民小学“智慧书法”教室里,教师魏东旭通过智能设备给学生教授书法课。 

以双屏互动的书法桌将遒劲的柳体字投射到学生描红用的书写器上,42名小学生对照投射的字体一笔一画临摹。有的孩子觉得自己写得不好,笑嘻嘻地在书写器上点击擦除重写。魏东旭感叹:“移民前我在老家隆德县的乡村小学里教学生写毛笔字,有的家长一听笔墨纸砚要自掏腰包,就不让学生来了。那时谁能想到可以用到这么实用的技术,让学生不费一纸一墨,在智能教学系统指导下一遍遍地练字?”

“线下与线上融合教学,学校与学校‘互通有无’的教学模式激起了整合、融通、交互的‘一池春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大武口区教体局负责人说,在大武口区,“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已经“下课”,退出了历史舞台。(记者 朱立杨)

(责编:高嘉蔚、宽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