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安全,畅通消费”是2021年消费维权年主题。
消费安全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众多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应时而生发展迅猛,在不断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损害消费者人身、财产、个人信息安全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伴随消费升级,人们对网络购物,互联网金融服务,在线旅游、健身、培训等服务,长租公寓,餐饮浪费,过量使用塑料包装等带来的个人财产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问题,有了更高的安全保障要求。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要改善消费环境,让居民能消费、愿消费。运用好“互联网+”,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
针对新变化,宁夏消费市场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焦点?面对消费纠纷,相关部门又是如何作为的?
盲盒成消费投诉新热点
盲盒,这种诞生于日本的潮玩,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近年来,盲盒经济异军突起,成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盲盒这种商品售卖形式,增加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愉悦感,不确定的刺激会加强重复决策。因此,一时间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各行业的商家都发现盲盒市场有利可图,希望分一杯羹,除最初的玩具外,餐饮、美妆、文具、图书等诸多消费领域也都掀起了“盲盒风”,消费市场上随处可见盲盒的身影。在盲盒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一些问题却不容忽视。
有消费者向宁夏12315反映:一文具店面向小学生销售各类盲盒,盲盒售价1元至5元不等。盲盒中的文具、玩具、刀具等,质量低劣,怀疑是三无产品。根据举报,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到现场对周边商店开展检查,对在售的三无产品予以暂扣,并对经营者销售涉嫌不合格产品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近期,宁夏市场监督投诉举报中心通过12315热线投诉情况看,盲盒消费投诉数量增多,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营销花样百出,消费者抽盒“上瘾”。经营者营销手段众多,有的是通过与明星、综艺节目、网红主播等合作,不停地“刷存在感”;有的是通过玩家分享、讨论、交换等方式,唤起消费者的收藏心理和炫耀心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欲望;还有的打造“系列”概念,设置一个最难获得的“隐藏款”等进行饥饿营销,抽中概率大都为“百里挑一”。这类营销手段促使很多消费者醉心于享受拆盲盒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惊喜感,引发冲动消费。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由于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攀比、消费观念尚不健全,十分容易为盲盒而“上瘾”,付出高额的代价。
涉嫌虚假宣传,到手货品与宣传不符。盲盒与普通商品相比,具有很强的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只能依靠商家的广告宣传来选购,这就容易被商家的夸大宣传、虚构中奖概率等误导。
质量难以保障,假劣、三无产品时有出现。消费者拆开盲盒后,有的产品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安全性指标;有的是山寨品或者二次销售品;有的是没有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以及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还有的存在划痕、掉漆、污渍等质量问题。
纠纷难以解决,售后服务亟待改善。盲盒是一种新兴的售卖形式,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举证难、责任界定难等问题。一些商家也存在着“店大欺客”,遇有质量纠纷只换不退,售后效率低下,推诿拖延等。
宁夏市场监管部门对消费者反映的“盲盒”问题积极介入调解,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监督经营者诚信经营、加强自律。宁夏12315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量力而行,勿盲目跟风,尽量选择信誉高、口碑好、售后服务完善的商家进行交易。同时,还应注意索要和留存发票等购物票据、经营者广告宣传信息等作为事后维权的凭证,权益受损时及时维权。
小小口罩藏着许多大学问
平面医用防护口罩是防护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用品。为了解市场上平面医用防护口罩质量的实际情况,保护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引导科学消费,自治区消费者协会对全区市场销售的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开展了比较实验。
此次比较试验样品是由自治区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随机购买,样品来自药店及超市,其中47款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从药店购买,3款日常防护型口罩购自超市。在50个样品中有医用外科口罩25款、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22款、日常防护型口罩3款。
此次比较试验的50款样品中,共19款样品的质量指标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不符合率为38%,其中有1款样品鼻夹不符合标准要求,14款样品口罩带断裂强力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2款样品压力差不符合标准要求,1款样品细菌过滤效率不符合标准要求。
消费者如何选购口罩?自治区消费者协会给出消费提示,在购买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时,要到正规的医院、药店购买,同时注意产品的外包装要有厂名厂址、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使用期限,还有生产许可证、产品注册号、生产采用的标准等信息,以及详细的产品使用说明;使用前请检查包装是否完好,灭菌口罩要在有效期内使用;应确保口罩展开后能覆盖鼻梁至下颌处,有预期的防护效果;一次性的医用外科口罩,禁止重复使用;医用外科口罩使用前若发现包装破损,禁止使用;对非织造布过敏者慎用;口罩佩戴时最重要的是保证密闭性,这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型号,比如儿童,要使用针对不同年龄段及脸部大小相匹配的儿童型口罩。
农村消费还有短板需补齐
“农村居民消费者需求梯次转型升级”“农村集贸市场消费者感知持续向好”“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存在短板”。近日,一份来自宁夏农村消费者的满意度调查情况报告出炉。
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复苏,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给消费带来的不利影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自治区消费者协会委托第三方对全区农村消费者满意度进行了调查。
据悉,这份2020年宁夏农村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的调查对象为在本地常住半年及以上,包括本地户籍与外地户籍,年龄为15岁至70岁农村人口,最近3个月有线下日常消费行为的人口。此次调查严格按照ISO20252国际质量认证标准,均采用了多渠道、多方式收集数据,主要包括拦截访问(PAD辅助)、体验式调查、文献资料研究等。
报告显示,2020年宁夏农村消费者综合满意度得分为70.4分,较去年提高了5.07分,总体为良好水平,满意度呈现上升趋势。构成农村消费者满意度的3个一级指标中,2020年得分最高的是“消费供给”,为71.78分;其次是“消费环境”,得分为70.7分;得分较低的是“消费维权”,得分为68.44分。此次调查中有7个县(市)综合满意度得分在70分以上,排名前三位的是平罗县74.83分、隆德县74.09分、西吉县73.89分;有6个县(市)得分在70分以下,排名后三位的是贺兰县67.2分、同心县67.24分、中宁县67.44分。在65个乡镇农村消费者综合满意度中,排名前十位的乡镇依次是:红耀乡81.83分、兴盛乡79.44分、通伏乡76.73分、兴隆镇76.48分、高庄乡76.21分、陈靳乡75.75分、花马池镇75.39分、黄渠桥镇75.19分、沙塘镇75.18分、联财镇74.86分。排名后十位的乡镇依次是韦州镇65.43分、下马关镇65.70分、李旺镇66.26分、常信乡66.46分、李俊镇66.58分、喊叫水乡66.66分、石空镇66.67分、立岗镇66.76分、金贵镇66.87分、豫海镇66.96分。2020年宁夏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满意度为62.15分。盐池县满意度得分为65.22分,排名第一;其次是海原县得分64.97分,西吉县得分63.86分;排名靠后的是泾源县得分58.4分和同心县得分58.77分。此次调查的13个县(市)食品安全满意度得分在62分左右,整体偏低。
宁夏农村消费现状及主要特点为:调查的13个县(市)在人口、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消费者期望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各县(市)的得分差别较大。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城乡差距不断缩小。调查数据显示,近六成的受访者个人月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较去年有所增长。农村的消费者逐渐成为市场的消费主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增长率略高于城市,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存在。
消费需求层面,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梯次升级特点,农村居民对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线上消费方式逐步渗透,消费正从生存型向发展和享受型转变,农村消费市场内需的多样化逐渐显现。调查数据显示,农村消费者感知满意度得分71.58分,农村消费者对农村集贸市场整体感知度水平较高,超过一半的消费者认为近一年时间内农村集贸市场的整体消费环境变得“很好”或“比较好”,另有9.02%的消费者认为农村集贸市场整体消费环境的规范力度有待加强。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存在短板”“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村消费品质量有待改善”。与此同时,宁夏农村消费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物流、配送、“快递下乡”“邮政在乡”等网点分布满意度仅为69.28分,“快递下乡”“邮政在乡”是众多农村居民的期待。宁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尽管如此,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仍需改善。
消费市场这些数字引关注
2020年,宁夏市场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多措并举,进一步优化市场消费环境,畅通消费维权诉求渠道,降低消费维权成本,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宁夏消费者协会全力做好消费纠纷处理工作,帮助消费者解决消费出现的投诉问题。2020年的消费市场中,这些亮眼的数字值得关注。
205件
2020年,宁夏持续推进涉企收费监管工作,有效维护市场价格秩序。检查涉企收费318家,清退违规收费559.2万元。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查处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案件13件,罚款178万元。
重点领域执法稽查力度不断加大,严厉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推进“扫黄打非·新风”集中行动,开展校园周边市场专项整治。建立食品药品线索通报等5项执法协作机制和行刑衔接工作流程规范。开展农村市场假冒伪劣和“三无”产品等专项执法行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较多的食品领域突出问题。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围绕商标、专利、地理标志侵权保护执法,办理各类侵权假冒案件205件,罚没款253万元。
12项
宁夏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及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力度,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2020年重点围绕农资、柴油发动机、儿童学生用品、食品相关产品、消防产品、劳动防护用品、疫情防控产品、电气产品、成品油、民用燃煤等开展12项产品质量监督抽检,依法严查假冒伪劣、“三无”等产品,加大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力度,不断增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检的威慑力。2020年,全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主要对大宗食品、地方特色食品、高风险食品等开展食品抽检工作。针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各地加大核查处置力度。
96%
自治区市场监管厅投诉举报中心畅通诉求渠道,保障热线服务,积极响应群众诉求,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依托全国12315平台,为群众同时提供12315热线电话、互联网平台、微信小程序、公众号、支付宝小程序、App、百度小程序、来函、来人9种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诉求渠道。积极主动加强与政府12345热线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优化投诉举报渠道,提升服务效能,方便群众投诉举报和监督执法。2020年,全区市场监管12315热线平台共受理各类消费投诉21633件。其中,商品类11540件,占比53.3%;服务类10093件,占比46.7%。
宁夏各级消协组织充分发挥消费维权社会平台作用,保障消费畅通。2020年,全区消协组织经受理调解达成协议的消费投诉2800余件,调解解决率达96%以上,挽回损失百余万元。
2576.22万
宁夏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在宁夏”等一系列活动,加大市场监督投诉举报平台建设力度,及时完成与全国12315系统有效对接。建立消费纠纷诉调对接机制,推进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消费者维权意识和经营者诚信守法意识明显增强,消费维权“痛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有力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提振了消费信心。2020年,全区共接受处理各类投诉举报信息86346件。其中,咨询52255件;投诉21633件,举报12458件,总办结率9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576.22万元。
3月11日至12日,自治区市场监管厅开展消费安全体验活动。图为消费者代表在银川市一家明厨亮灶示范店了解该店“明厨亮灶”工作开展情况。 记者 陶涛 摄
银川市市场监管局金凤区分局上海西路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在新百连超大阅城店检查商品。 记者 陶涛 摄
携手打造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8月19日至22日在宁夏银川举办。本届博览会以“深化经贸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为主题。据了解,本届博览会总计签约成果277个,计划投资和贸易总额1566.7亿元。图为第五届中阿博览会会场外景。记者 刘 峰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