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徕渠灌溉:“神经网络”与贯通“末梢”

记者 裴云云 毛雪皎

2021年03月10日10:37  来源:宁夏日报
 

<p>    <p  align=

“独行塞上”拍摄的潜坝。

从渠首唐正闸进入银川平原,黄河沿着唐徕渠一路奔涌劈分,穿吴忠,进银川,到贺兰县习岗镇黎明村满达桥分两路:一路向西北的二农场渠;一路下东北的唐干渠,所行总路程316.4公里。“独行塞上”的徒步渠线路是长154公里的唐干渠,绕平罗县城后在高庄乡幸福村进入第三排水沟入黄。令“独行塞上”吃惊的是,滔滔入境的黄河,到末尾竟然是一人可跨的小水沟。

“上游的爷爷,中游的爹,下游的孙子跑烂靴。”这句流传在灌区的顺口溜,形象地反映了渠道农田灌溉的状态、稍段淌水的困难。“水也小,流速也慢,灌完一轮要15天左右。”平罗县高庄乡幸福村农民用水协会会长魏永学回忆。

这项古老灌溉制度和中医诊脉有关

为使渠道灌溉均衡受水、打通农田最后一公里,宁夏引黄古灌区人民想了很多办法。

从明清时期开始沿用的灌溉管理制度——封俵轮灌制度就是其中一项。每次放水后,须先将上中游和下游上半部分的支渠斗口封闭,逼水到稍,叫“封水”。在封的同时根据干渠进水量情况,对于中上游灌溉多和田高灌水较难的支斗渠,酌情分配给适当的水量,使与稍段同时灌溉叫“俵水”。每轮水的分配工作十分重要,稍有失误,即水泽难周,故有“封俵如号脉”之说(俵是分散的意思,号脉是中医诊脉的用语)。

如此有节制、有秩序地开口放水,保证了上、中、下游和左右岸均衡受益。比如为保障大面积的湖泊湿地生态补水,唐徕渠唐正闸首先开闸放水,接着,地势较高的西干渠,惠农渠、汉延渠开闸放水,而自流条件相对较好的河东灌区更晚开闸放水;而扬水灌区、河东灌区、中卫灌区停机闭闸,通常比唐徕渠、惠农渠、西干渠和汉延渠早几天。

“梢结”——唐徕渠曾特有的制度

唐徕渠渠长,上游种水稻,是长流水;下游种植旱作物,停水期长,稍段灌水困难。新中国成立以前,官府订立了三轮水取“梢结”制度(古时将“稍”写作“梢”,意同)。干渠“梢段”头轮水在按时灌完后,由受益村、堡绅民书写灌完稍水的结具,称为“梢结”。取得“梢结”后,上中游才得全面开灌。

据《平罗县志》记载,相传康熙皇帝访宁夏到平罗,听农民说唐徕渠梢农民淌水困难,他便骑毛驴沿渠堤到威镇堡梢闸,一路边走边看,发现麦苗长势不好,而唐徕渠内已无水。走到涂家问一位老奶奶:“人都说天下黄河富宁夏,年种年收水浇田,为什么你们的光景还不富裕呢?”涂奶奶说:“客官!你不知道,我们这里是水浇田,可就是淌水不及时,好不容易盼来了水,只能淌一两天,庄稼没淌完,渠水打个照面就上交官差,收成怎么能好呢?”康熙已有几分同情,便说:“我替你们想个办法,当今皇上是我的结拜大哥,宁夏知府是我的同乡,我回到宁夏和知府商量一下,每年三轮水渠梢农民能按时灌溉上水,就在“梢结”文书上由梢民盖上印押,逐级报宁夏府转奏朝廷,这个印就是灌足水的凭证。我打算做一块玉石鱼印,分为三截,鱼尾留给你,子子孙孙传下去;鱼腰留到宁夏知府手中,作为检查对证;鱼头我带回北京交给皇上老大哥。这三截要对成一条鱼,记住!如果按时灌不上水就不要盖,朝廷自有国法。”说罢告辞。过了几天,果然宁夏府来差官找到涂奶奶,说是奉皇上旨意,让送来鱼尾玉印。涂奶奶这才知道,那天在她家吃饭的人就是康熙皇帝。

如今稍段灌水一轮只需五六天

如今,更加完备的灌溉制度和完善的灌溉系统替代“梢结”制为灌区人民谋幸福,尤其是“十三五”以来,经过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青铜峡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三大扬水等工程的更新改造,宁夏引黄灌区灌溉系统的自动化、测控一体化、标准化发展日新月异,总长2439公里的干渠,1000公里的34条排水干沟如网一般密织于宁夏大地,改善了443万亩的灌溉面积。

唐徕渠管理处灌溉管理科科长姚丽芝说,尤其是唐徕渠“最后一公里”灌溉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支干渠的砌护率已经达到了70%以上,输水效率大大提高;灌区一边调整种植结构,一边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再加上大面积的土地流转和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农田灌溉用水减少的同时管理也更加精细、优化。”

3月2日,记者采访时,60岁的魏永学告诉记者:“包括田间毛渠全都砌护了,每年灌水前村民集中清理渠中杂草,灌水速度快,省水,村里8600多亩地,一轮水只需要五六天就能淌完。去年每亩玉米地的纯收入1200元左右,是这40年来最好的一年。”

延续了千年的“最后一公里”灌水难题在今天即将走到头。

(责编:阎梦婕、贾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