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衛“引育留用”完善人才生態鏈

“為適應高分辨率、高碼率遙感衛星測控數傳的快速發展,我們將在原有10套衛星測控設備的基礎上,增加建設天線組陣二期項目。項目建成后,公司衛星中高軌道衛星的測控能力和2x900M高碼速率遙感衛星數據接收能力將大幅提高。”2月14日,寧夏馭星屬陳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磊介紹。中衛市堅持以產聚才、以才興產,“引育留用”完善人才生態鏈,促進人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助力“六新六特六優”產業和中衛“六個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去年以來,中衛市實施聚才興業工程,制定出台人才工作11條。突出以才興產,加大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培育力度,聚焦雲計算和大數據產業柔性引進高峽等10名高端專家開展戰略咨詢、項目謀劃等服務工作﹔圍繞功能農業等產業,引進區內專家31名開展技術服務﹔用好用活企事業單位高層次人才自主招聘政策,全職招聘錄用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青年人才123名。“通過建立‘政府出錢、企業育才’人才儲備機制,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定崗式技能培訓1.24萬余人次,發放企業在崗人才技能提升補貼230余萬元。”中衛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科科長於永祥介紹。
同時,發揮產業聚集優勢,圍繞特色產業鏈和“鏈主”企業發展需求,常態化舉辦招聘活動75場次,達成就業意向5954人,大力引進各領域各層次人才向中衛集聚。剛參加完線上招聘活動的一家化工企業負責人表示,“直播招聘能給雙方帶來更直觀的印象和體驗,為我們新項目投產做好了人力資源儲備。”
支持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建成寧夏尼龍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西安交大-揚農集團新材料聯合研發中心,突破尼龍66卡脖子關鍵中間體己二胺產業化壁壘﹔支持全通枸杞與天津大學聯合實施“利用枸杞廢渣提取物制備明目產品”項目……“中衛進一步深化產才融合,制定了‘新材料+人才’等7個‘重點產業+人才’行動計劃,鼓勵支持企業與區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大型企業共建科技創新平台,促進科研成果、技術、資金、人才等優質創新要素集聚,大大激發了人才創新活力。”於永祥介紹。(記者 房名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