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師范學院:學非遺文化 育傳承新人
人民網銀川5月20日電 (秦瑞杰、穆國虎)編織、刺繡、剪紙、泥塑、磚雕、花燈、農民畫、折扇、抱枕……近日,走進寧夏師范學院的美術創作作品展大廳,歷屆學生們創作的各類非遺作品和與人文歷史有關的藝術作品擺滿大廳展台。
寧夏師范學院的美術創作作品展大廳一角。寧夏師范學院供圖
“我們在課程學習中引入非遺文化,不僅使學生的文化視野得到拓展,還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藝術魅力。”寧夏師范學院美術學院院長馮巢說。
寧夏師范學院建校40余年來,始終默默堅守在六盤山下,培養的畢業生中70%扎根在基層,撐起了西海固基礎教育的藍天。“依托寧夏南部山區獨特的傳統文化藝術資源進行藝術創作與創新,讓青年學生真正領悟傳統文化藝術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讓文化自信深植於學生心中。”寧夏師范學院院長馬宗保說。
課堂一角。寧夏師范學院供圖
寧夏南部山區有豐富的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不僅蘊藏著豐富的民間傳統藝術,還承載著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寧夏師范學院積極鼓勵師生圍繞這些獨特的美術類非遺資源進行藝術創作。
“在大學教授剪紙刺繡,一方面能夠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理解,讓他們能從民間藝術中汲取精神營養,拓展藝術創作視野和思路,另一方面也是對剪紙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呂超峰老師說,部分學生畢業后還會從事學前、中小學基礎教育工作,我們希望通過學生將民俗藝術傳承給下一代。
學生創作的剪紙畫。寧夏師范學院供圖
伏志珍是學校美術學院畢業的一名學生,大學期間,練就了一手過硬的剪紙、刺繡手藝,本科畢業后在西吉縣第三中學任教,教學之余,她利用學校“第二課堂”教授學生傳統剪紙、刺繡等,讓學生用手中的紙、剪刀和針線等簡單工具描繪出他們最為親切的童年生活。
“學生的創意超乎我們的預料,為此,學校還專門成立了興趣小組,舉辦了學生作品展。”伏志珍說。
2021年7月,寧夏師范學院承辦了“2021年全區職業院校緊缺領域教師技術技能傳承創新培訓班”,來自全區各職業院校的50多位文化創意骨干教師以“非遺文創訓練營”的形式與授課專家進行長達十天的熱烈交流和討論,讓這些在寧夏的青年教師們重新認識了家鄉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提升了美術學院師生對美術類非遺資源進行藝術創作與創新研究的信心。
“未來,學院將進一步發揮高校優勢,不斷推進非遺文化的傳承創新,積極開展‘校地’‘校企’合作,與地方經濟、旅游文化有機結合,培養學生非遺傳承的創新能力,形成‘產教融合’為一體的協同育人機制,讓美術成果最大化的服務於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於當地百姓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馮巢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