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小目標”迎來新賽道 打造現代產業體系
編者按:2020年,寧夏將肉牛和灘羊產業列為九大產業之一,提出促進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推進寧夏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但是目前,寧夏肉牛養殖還存在標准化養殖水平不高、產業鏈條短、品牌建設亟待加強等短板。那麼,寧夏肉牛養殖如何完成現代化、產業化的蛻變,從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轉變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近日,人民網寧夏頻道聚焦寧夏肉牛產業,試圖從產業現代化發展、規模化發展等,深入調研採訪肉牛產業發展模式。
“是養牛讓我走上了致富道路,過上幸福甜蜜的生活。”寧夏中衛市海原縣曹窪村養殖戶田風棟說。2018年,在華潤集團“基礎母牛銀行”扶貧模式的幫助下,田風棟從起初的1頭牛發展到現在的29頭。三年時間內,田風棟不僅翻新了家裡的6間房,還自掏腰包拿出10萬元改擴建了草料棚和牛圈。
田風棟是海原發展肉牛產業的上萬戶受益者之一。嘗到甜頭以后,他計劃今年年底養到50頭牛。“但是擴大養殖規模以后,牛還能不能養好?”田風棟對未來既期待又擔憂。
田風棟的擔憂不無道理。“這種分散養殖模式受土地、資金、飼料等因素制約,難以擴大養殖規模。同時,散戶養殖因為缺乏科學的養殖方法,造成肉牛生長發育緩慢、經濟效益低下。”海原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忠棟說。
對此,海原縣選擇7個養殖合作社、6個養殖場、300戶養殖戶,圍繞標准化棚圈改造提升、智能化管理、全株玉米青貯技術推廣、糞污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飼養管理技術規范等方面進行指導和規范提升。同時,根據不同養殖聚集區域,今年計劃新建4個出戶入園養殖園區,目前完成選址和土地流轉工作,正在規劃設計。
肉牛產業的進一步壯大,還需推動區域肉牛產業全產業鏈發展。規模養殖、精深加工、品牌營銷、綜合服務四個環節缺一不可。如今的海原縣,已經走在產業化、規模化發展的路上。規模化養殖場、屠宰加工廠已建成,良種牛繁育中心、活牛交易市場、飼草基地正在建。
海原縣肉牛養殖基地。人民網 高嘉蔚攝
“目前,海原縣肉牛產業鏈條較短,主要以活牛交易為主。屠宰加工企業的產能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屠宰加工數量不穩定,高附加值產品少。”楊忠棟表示,未來將發展“吃干榨盡”式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比如建設牛骨、牛油、心臟瓣膜、生物制藥、醫藥中間體、皮革等副產品為主的深加工體系,扭轉活牛大進大出的現象,提升產業附加值。類似田風棟這樣的養殖散戶,也能借此增加收益。
海原只是寧夏肉牛產業發展的縮影。寧夏養牛歷史悠久,再加上近年來自治區加大政策扶持,肉牛產業鏈條逐步完善,逐步建立起優質肉牛繁育基地和優質牛肉生產基地。今年一季度,全區肉牛飼養量151萬頭,同比增長25.8%﹔牛肉產量3.5萬噸,同比增長46.1%。
2020年,自治區將肉牛和灘羊產業列為九大產業之一,並“量體裁衣”制定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寧夏將堅持“優質+高端”雙輪驅動,進一步調優種養結構、調大經營規模、調強加工能力、調長產業鏈條,推進布局區域化、生產標准化、經營規模化、發展產業化,著力構建現代肉牛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力爭用5年時間,全區肉牛飼養量達到260萬頭。培育年產值10億元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屠宰加工業產值225億元,肉牛屠宰加工率達到46%,努力實現肉牛產業全產業鏈產值600億元的目標。
據介紹,今年,寧夏將支持主產區建設高標准肉牛養殖示范村16個,推廣家庭經營“50”模式,新增存欄30-100頭養殖戶410個,促進小散戶向家庭牧場轉型。鼓勵各類養殖經營主體發展規模化經營,建設100頭以上標准化規模養殖場46個,指導規模養殖場開展標准化示范創建,提高標准化生產水平,加快粗放式養殖向標准化養殖轉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