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制造业“提智增效”
宁夏工业经济持续注入新动能
11月9日,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上线不久的智能化柔性生产单元:放入材料毛坯,全过程智能化设备自动完成加工。
“不仅如此,从毛坯出库到成品入库全部由机器人运送。”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智能化柔性生产单元兼容62种轴类、盘类工件,可72个小时无人化运行。
“作为当今世界制造理念和模式最先进的管理系统,柔性制造系统是车间级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开放式制造平台,具备企业横向、纵向良好的互联互通集成条件,是当前实施智能工厂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银川华信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维斌说,公司FMS柔性制造系统于今年2月获得专利证书,基于大数据管理平台之上,是集产线计划管理、工序管理、刀具管理、程序管理、设备数据采集、生产过程追溯、数据统计分析与可视化等功能模块于一体的智能化集成,可实现跨平台信息控制交流和共享。
今年以来,北京、四川等地的相关企业应用的华信智FMS柔性制造系统,不但可以支持企业昼夜连续“无人化生产”,还能够满足多品种、中小批量的加工管理需求,并能有效减少毛坯和在制品的库存量,且能保障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我区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涌现出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助力制造业从传统向“智造”“质变”,数字技术正持续转化为制造业的产品优势、竞争优势。
“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已不是数字技术的单点应用,而是转向由内而外、全方位、全产业链条的改造提升,只有从企业个体转型上升到产业协同升级,才能形成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矩阵效应。”我区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推动传统产业和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催生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不仅关乎制造企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决定着未来整个产业能否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区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花大力气夯实数字产业化基石,提升数据利用能力,实现创新发展。今年全国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布的《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指数(2021年)》,宁夏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总指数位列全国第九位、西部首位,并入选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八大节点城市之一,为周边省份各行业数字化升级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支撑。建成亚马逊、美利云等7个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装机能力达60万台,全区信息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 为加速产业数字化进程,我区不断激活数据、赋能产业,以智能制造为引领释放叠加效应、乘数效应,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引领行业在运营思维、生产管理等方面发生重大变革。力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向发力,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依靠数字化驱动转型,达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宁夏共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在数字化引领、智能制造升级思路的指导下,研制出铸造砂型3D打印机等设备,取得的新增产值超过4亿元。
“打印效率是同类设备的3倍到5倍,居国际领先水平。”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2012年起,宁夏共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提出“数字化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制造,效率倍增”的铸造行业转型升级方向,建造世界首个万吨级铸造3D打印智能工厂,从“傻大黑粗”转型“窈窕淑女”。
在此基础上,该公司以数字化为引领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高端产品、开拓高端市场,累计设计、建设10个数字化示范工厂,以数字技术为竞争力提升开创新的空间。在近期工信部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拟认定名单中,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铸造3D打印及铸造智能工厂工业设计中心成功入围。
数字化赋能,助力越来越多的宁夏企业打通“任督二脉”,昂首挺进更广阔的平台和市场。
“每个产品都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性,生产状态、性能参数等产品信息都能在我们的大数据库里找到。”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麻辉介绍,公司的数字化车间集中应用了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数字化智能传感器、视觉系统等随处可见,实现了“万物共联”,市场销量和口碑越来越好。
最近,宁夏广天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视化矿山数字化转型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入选工信部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是该公司继2020年获“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工信部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项目”后的又一殊荣,持续的数字化升级,让企业的产品更加“耳聪目明”。
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化车间经过持续的改造升级,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从89%提高到99.9%,劳动生产率从50万/人提高到150万/人,库存周转率从1:4提高到1:10……
赋能,激活,超越。数字化大潮,正以数据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物资流,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盈利水平,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智增效”,为我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记者 丁建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