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小品种”支撑“大产业”
一粒种子能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在日前公布的2020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名单中,一项关于农业研究的项目“玉米调结构转方式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得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宁夏玉米产业首席专家王永宏和团队8年不懈努力的成果。
玉米是宁夏第一大作物,对粮食贡献率达61.8%,在农民增收和草畜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多年以来,宁夏的玉米品种一直以引为主。大多数引进的玉米品种由于“水土不服”,经常出现营养品质差、倒伏风险大、不适宜机收等问题——科学技术的掣肘,使得宁夏玉米生产一直无法与优质玉米市场和产业需求相匹配。
“宁夏区域生态特点不同,单纯依靠引种解决不了宁夏玉米生产发展需求,玉米产业主要还要依靠我们自己的育种团队。”王永宏说。
2013年以来,王永宏团队持续开展了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培育,通过试验示范提升玉米栽培水平。同时,针对宁夏玉米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团队通过玉米产业调结构转方式系统研究,突破玉米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为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在宁夏农林科学院综合试验示范(永宁)基地,由王永宏团队培育的青贮玉米品种“银玉238”植株高达3.3米、穗大粒多、全株持绿性好,培育的国审品种“银玉439”高产耐密宜粒收。王永宏剥开玉米棒子外皮,向记者展示了该品种的特点:“我们培育的品种颗粒饱满,籽粒产量和全株干物质、淀粉含量也高,抗逆性很好,非常适宜在宁夏种植推广。”
优质种子,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经过多年技术攻关,“玉米调结构转方式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创制骨干自交系7个,引进优异种质1532份,育成适应不同生态区新品种15个(国审1个),产业化应用于西北、东北等8省区。
去年12月,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确定了“九个重点产业”。以奶产业、肉牛产业和滩羊产业为主的养殖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对优质玉米种植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选育优质品种的同时,王永宏团队不断创新现代玉米栽培理论与技术,首次构建玉米密植高产低水分籽粒直收技术模式,揭示了增密增产机理,创新关键技术7项。同时,创新青贮玉米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首次提出了“强品质、增能量、降风险”、品种改“高、大、上、晚”为“矮、早、密、抗”的青贮玉米发展新理念,构建青贮玉米品种鉴选评价指标和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大幅提升了青贮玉米品质效益,为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宁夏教育厅发出“双减”工作“三封书”
- 人民网银川9月9日电 (阎梦婕)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了“双减”工作“三封书”,即《致全区校外培训机构告知书》《致广大学生家长倡议书》《全区中小学教师承诺书》,要求各市、县(区)教育局,宁东管委会社会事务局,厅直属各中小学校,将《告知书》送达每一个校外培训机构并签收,《倡议书》发送至每一位中小学生家长,组织全部中小学教师签订《承诺书》,凝聚“双减”工作共识,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致全区校外培训机构告知书》中,明确要求全区各校外培训机构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