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宁夏要闻

宁夏: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记者 马忠
2021年09月07日10:27 | 来源:宁夏日报
小字号

科技创新的力量有多神奇?走进位于银川市西夏区的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铸造3D打印成型智能工厂,形态各异的铸件在一台台智能设备的“雕琢”下,多则几天、少则几个小时便能完成铸造加工。

“我们的铸造用工业级3DP打印设备攻克了铸造3D打印材料、设备、工艺、软件等技术难题,是铸造3D打印产业化应用的国内首创。”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3D打印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周志军介绍,公司研发设备的打印效率是国外同规格设备的3倍,取得国内外授权专利254项。

从“傻大粗黑”到“高端智能”,科技创新让铸造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宁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近年来,宁夏扎实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提高创新体系效能作为改革主线,着力构建符合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为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科技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宁夏先后制定了《关于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意见》《宁夏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等一批重大政策文件,丰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随着科技创新政策的不断完善,政策“磁力”效应凸显。一大批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技术攻关,在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全社会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创新创业活力充分迸发。

“十三五”期间,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4.7倍、科技型企业数量增长7.7倍,带动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增长近两倍。

2019年,全区R&D经费投入强度增幅达0.1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西部12省区市首位;全区R&D经费总投入达到54.5亿元,其中企业R&D经费投入占近80%。2020年,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2.5亿元,同比增长34.5%。

优化整合创新资源,持续加大科技投入,风生水起的创新生态初步形成。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多点突破

寻找宁夏发展的创新动力,目光对准改革引擎强劲发力。

近年来,全区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着力破解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基础弱、主体短、人才缺、生态差等难题,构建了更加符合创新发展规律、科研管理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体系效能显著提升。

坚持以服务“人”的创造性活动为核心,率先实行和持续完善科研项目长年申报机制,全面实行科研项目网报网评机制,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推动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围绕破解大部分企业有创新需求而无研发能力的难题,坚持“围绕产业、聚焦瓶颈、重点突破”原则,建立了以需求为导向的项目形成机制并不断完善,形成了征集一批、发布一批、对接一批、立项一批的科研攻关、成果引进转化新机制。

围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家创新意识培育机制,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持续优化企业科技创新支持机制。

深化科技“三评”改革,深化科技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着力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评价导向更加鲜明。

东西部科技合作亮点纷呈

近年来,宁夏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原则,深入开展东西部科技合作,着力破解科技创新缺资源、缺人才、缺成果难题,努力探索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新路子。

今年7月30日,宁夏“海水稻、巨型稻、特种稻引进创新研究项目”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标志着东西部合作项目——“宁夏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我们与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共同合作,从吉林、辽宁、山东、新疆、湖南等地引进收集海水稻、巨型稻以及特种稻等种质资源,进行试验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宁夏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冯伟东说。

近年来,我区全面深化与东部省市和国家大院大所的科技合作,形成了“1+N”合作模式。先后与北京、天津等10个省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9个科研院所、高校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带动全国30个省市、685家创新主体参与合作。联合共建各类创新平台133个、共建园区8个,引进科技创新团队50个,吸引包括132名院士在内的7100余名区外人才参与宁夏科技创新活动。

(责编:阎梦婕、贾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