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市县区动态

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忆峥嵘岁月稠 赞伟大创业史

记者 谢薇 朱立杨 李良 实习生 魏宇
2021年08月10日08:06 | 来源:宁夏日报
小字号

时间像一支如椽巨笔,记录着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谱写着激扬的时代歌曲。一座城,该有怎样的精神内核,才能让全城人民齐心协力,60年如一日,代代传承在荒滩上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该有怎样的坚韧品格,才能在新时期转型发展中将过去的辉煌掩藏,壮士断腕重觅发展机遇?日前,记者走进石嘴山市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试图在这里寻找石嘴山人砥砺奋进、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

地标名片 见证宁夏工业文明

7月26日,骄阳似火。不过,高温酷暑并没有挡住人们热切的心情,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仍然吸引了不少游人。

公园门口是一座高高的黑色雕塑,在阳光下闪着乌油油的光芒。雕塑是一个戴着安全帽的煤矿工人头像,面相朴实俊朗。他仿佛刚刚完成作业从矿井里上来,迎着初升的阳光,眼里透出既欣喜又刚毅的目光。

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是目前宁夏唯一一个以工业留存遗产为基础,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的独具特色的工业主题公园。在原大武口洗煤厂的基础上,将厂房、车间、传送带、储存仓、机器设备等充分利用起来,打造出独具工业文化特色的遗址公园。位于遗址公园里面的宁夏工业博物馆搜集整理了大量珍贵照片和实物,重点记录了石嘴山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历程、重要事件、建设成就,讴歌了几代建设者在这片土地上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博物馆和遗址公园相得益彰,成为石嘴山乃至宁夏工业文明的地标名片。

岁月留痕 记录“三线建设”成就

7月26日,宁夏工业博物馆里,幕布墙上划过一个个名字:赵军政,23岁;李进孝,21岁;张金盛,20岁……这一个个年轻人,都是为石嘴山工业建设献出宝贵生命的“三线建设”者。博物馆利用全新的科技手段,将他们的名字进行效果设计:从浩瀚的太空中一一落下,又逐渐消失在茫茫的夜空中,如一个个美丽的流星翩翩而至,又飘然远去,留给人们无尽思念,让人驻足良久。

英雄远去,音容宛在。抚今追昔,武宜臣老人感慨万千。

当天,曾担任石炭井二矿宣传科科长的武宜臣老人站在自己拍摄的照片前,给记者讲述那些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老人已经84岁高龄,但思维敏捷、乐观健谈。边走边看,老人不时激动地认出自己拍摄的照片。“这个是我拍的,这张也是我拍的,你看,过去的工人就是这样工作的,苦得很……”老人仿佛回到了拍摄现场,回忆往事。

博物馆收集了大量石嘴山市建设时期的老照片,其中一部分是武宜臣老人拍摄的。1960年,年仅14岁的他随着“三线建设”大军,从老家安徽宿州来到石嘴山,当了一名井下工人。打掌子面、采煤、掘进、运输、电工等各个岗位工种他都干过。近10年在矿井工作,让他对工人的生活十分熟悉,更对工人兄弟们满怀深情,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1969年,他被调到了石炭井二矿宣传科,从此,他带着一架箱式照相机跑遍了矿上的角角落落,也留下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勤奋好学的他,还自学了冲洗照片的技术,他拍摄的照片和采写的文章,多次被《宁夏日报》等媒体刊载。

“我那时候的稿费多得很,一级工的工资才80多元,我一个月的稿费就能有七八十元,几乎每周都有好几个稿费单,同事们老让我请客。”回忆起过去,武宜臣老人有说不完的话。

站在一幅占据一整面墙的巨幅照片前,老人讲起了照片背后的故事。那是1970年前后,矿上推行计件奖励制度,井下工人按个人进度计发奖金,这项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激发了工人们勇争第一的干劲。一天早晨,井下又传来掘进进度再创新高的喜讯,矿上的领导干部、井上的工人都兴高采烈地聚集在井口,迎接英雄工人上井。武宜臣将镜头对准井口,3名工人升井后,面对着迎接他们的人群,露出灿烂的笑容。武宜臣迅速按下快门,抢拍下了这幅经典照片:画面中,3位工人占据了中心位置,虽然脸上还沾着煤灰,但是在灿烂的阳光下,他们的脸熠熠生辉,生动传神,笑容淳朴,那发自内心的喜悦将一代煤矿工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现得淋漓尽致,极富感染力。照片上的3位工人成为“三线建设”时期石嘴山煤矿工人的经典形象,被不少报纸杂志选用。

群山沸腾 述说艰苦创业故事

近年来,宁夏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就是石嘴山迈出工业旅游的重要一步。生态工业文化是大武口区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和城市底色,这一资源在宁夏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极为珍贵的历史遗产。

在公园入口两边地砖上,生铁铸成的路面标牌上镌刻着一串串令人难忘的数字:1951年,203人,我们来自北京,在贺兰山下,吹响了开发建设集结号;1957年,5000人,我们来自山西,在贺兰山腹地筹建石嘴山矿务局……“三线建设”时期,全国各地奔赴石嘴山的建设者超过10万人。当初还是一片荒滩的惠农区,建起了钢铁厂、电厂,静默千年的荒山沸腾起来了,石嘴山一矿、二矿,石炭井一矿、二矿,大峰露天煤矿等相继投产,产量连创新高……这段历史值得记录和留存。

回溯石嘴山工业建设的历史,一串串数字令人瞩目,一个个成就令人振奋:1958年8月1日,设计能力为年产45万吨有烟煤的石嘴山第一个现代化斜井建成投产;1958年11月,宁夏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石嘴山钢铁厂动工兴建;1959年11月,第一台6000千瓦机组正式发电;1975年9月,宁夏第一座大型焦炉在宁夏钢铁厂竣工投产……

宁夏工业建设史上的第一吨煤、第一度电、第一吨钢,都出自石嘴山这片工业热土。也是这一个个“第一”,撑起了宁夏工业的一片天。20世纪50年代,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的伟大号召,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汇聚在石嘴山,一代接着一代干,书写了一段灿烂辉煌的创业史,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模范代表、优秀职工……他们是石嘴山工业的建设者,也是讲述者。大武口区文旅局副局长高文静说,纪念馆在建设初期搜集素材时,发现“三线建设”时期的老人有的已经离开人世,有的年事已高,记忆模糊了,抢救和记录这段弥足珍贵的历史,迫在眉睫。

光影镌刻 老照片里的奋斗史

在博物馆一进门的墙面上,何善连一家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上,初来石嘴山的何善连还是个青涩的毛头小伙子,英俊儒雅。在石嘴山工作生活60多年,这里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1960年6月,18岁的何善连收到了远在他乡的姐姐何淑琴的一封来信。纸短情长,信里姐姐嘘寒问暖,字字关心。姐姐说,她已经从陕西西安调到了宁夏石嘴山,问弟弟愿不愿意去找她。

何善连母亲早逝,姐姐对他的爱护像母亲一样。石嘴山是什么样的?是否值得他离开故乡?一遍遍翻看姐姐的来信,从姐姐的描述里,何善连生出许多对石嘴山、对未来的想象。一夜未眠,他去意已决。

彼时的何善连在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农场当通讯员。得知他要去西北投奔家人,农场负责人不支持:“你才18岁,去西北的深山里找家人,就不怕危险吗?”

次日凌晨,何善连饿着肚子,用扁担挑着铺盖和衣物偷偷跑出了农场。到了火车站,他向售票员买前往石嘴山的车票,售票员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目的地。他在窗口前用手指比画,写下“石嘴山”3个字,售票员还是摇头。

“最终买的是到包头的火车,下车后,那里的列车员告诉我,有直达石嘴山的火车。”再次回忆起独身前往石嘴山的过程,何善连历历在目。

辗转抵达石嘴山市惠农区后,何善连怔住了。他曾对贺兰山下戈壁滩的荒凉有过最坏的设想,但现实还是让他大吃一惊:“山与山之间没有像样的路。戈壁滩上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那时候大家争先恐后地工作,生怕自己落到别人后面,吃的穿的都不在意,一心想着把工作干好。”何善连回忆,当时大部分工人吃食堂大锅饭,杂面窝窝、高粱米和白菜、土豆做成的杂菜汤是最常见的伙食。每人每月10.5公斤粮食供给,年轻人吃不饱,不少人就去戈壁滩打草籽吃。

工作服一年两身,一身棉衣一身单衣。但在山里搞建设,磕磕碰碰和劳损都难免,很多人的衣服穿不久就有破损,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十分常见。如果谁穿了新衣服到工地,反而浑身不自在,担心太高调。

当时,大武口区还是个镇子,只有一条柏油马路。仅有的小百货店和邮局都在平房里。“想在商店里买个牙膏、牙刷这样的小东西都没有。”

何善连和同事们在地上挖出能睡人的地窝子,把帐篷搭在坑上面遮风避雨。风一吹,呼啦啦地响,刚睡着又被吵醒。“最难熬的是遇到成群的蚊子,只能把衣服包在脸上和身上裸露的地方,实在累了自然就睡着了。”

从惠农区调到大武口区工作,漫天而起的大风让何善连心悸,“能把豌豆大的砂砾刮到脸上”。一次何善连正上班,突然大风卷起沙尘暴“碾压”过来,很快“1米外的工友都看不清了”。

1963年,何善连回老家探亲,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后来的妻子王青素。之后的20年里,夫妻俩一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何善连每年才能回家探一次亲。

1986年,王青素带着大儿子何云辉、二儿子何卫东、三女儿何美艳、四女儿何美芳来到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逢年过节,儿孙满堂,何善连总会给后人讲起当年“三线建设”的峥嵘岁月,并以建设石嘴山为荣。从独身到全家18口人、四世同堂,何善连自称有幸福的一生。他感谢党养育了他,给了他工作和改变命运的机会。为了感恩共产党,他给自己的两个重孙起名何好、何佳,寓意共产党好、生活佳。

(责编:阎梦婕、宽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