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宁夏要闻

海水稻在宁夏盐碱地扎下了根

记者 马越
2021年08月05日08:13 | 来源:宁夏日报
小字号

8月1日,平罗县盐碱地改良综合试验站内,碧绿的稻田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一幅美丽的油画。这里栽种的,是耐盐碱的海水稻(耐盐碱水稻)试验材料,再过2个月,这些抽穗的稻子就将变成饱满的籽粒。

“经过2年试验,我们从引进鉴定的676份海水稻材料、93份特种稻材料和5份巨型稻材料中,筛选出5份耐盐碱性突出的海水稻材料和6份特种稻材料,作为下一步的研究重点,继续进行试验。”宁夏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冯伟东说。

宁夏与海水稻的“缘分”,始于4年前。

2018年5月,宁夏农林科学院研究团队拜访了袁隆平院士研究团队,寻求宁夏耐盐碱水稻种植方面的研究帮助,并得到了积极回应。2019年,自治区科技厅就“海水稻、巨型稻、特种稻引进创新研究项目”迅速立项,并在袁隆平院士团队的支持下,引进了一批耐盐碱水稻的种质资源,在宁夏盐碱地开展了种植试验。

“引进的种质资源有的无法直接利用,要作为亲本进行杂交选育,培育出适合宁夏盐碱地种植的耐盐碱稻品种,这个过程需要数年时间。”冯伟东说,目前,宁夏海水稻研究还处于品种选育的试验阶段。

7月30日,宁夏“海水稻、巨型稻、特种稻引进创新研究项目”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这标志着宁夏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不沿边、不靠海的宁夏种植海水稻,意义何在?

事实上,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我区中北部引黄灌区以20%的土地生产出全区80%以上的粮食。然而,土地盐碱化始终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贫瘠、种植效益低下成为宁夏北部地区140余万亩盐碱土地发展的掣肘。

面对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对宁夏而言,向盐碱地要粮,开发更耐盐碱的水稻品种,是改良和有效利用盐碱地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水稻种植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如果引进的海水稻最终能形成一个品种,在我区盐碱地进行推广种植,这将对水资源、耕地资源比较稀缺的宁夏产生重大意义。”宁夏科技厅农村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周小平介绍。

带着攻坚克难的使命,两年多来,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与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青岛海水稻研究中心共同合作,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新疆等地引进收集海水稻、巨型稻以及特种稻等种质资源,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工作,开展了耐盐碱材料鉴定筛选、耐盐碱水稻转录组测序分析,在多个试验点采用不同栽培方式进行种植,对筛选出的品系推荐进行区域试验,完成审定程序后,可大面积推广种植,应用前景广阔。

(责编:阎梦婕、宽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