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寧夏交出東西部科技合作新答卷

2022年12月29日08:36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走進蒙牛乳業(寧夏)有限公司,現代化的氣息扑面而來。寧夏吸引龍頭乳企“搶灘”式布局,不僅加速了區內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也為國內奶產業加快提質增效探索出寶貴經驗。 記者 左鳴遠 攝

位於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的九天智能科技(寧夏)有限公司年產2億片半導體模塊一期項目生產車間內,一件件半導體模塊成品快速完成。東西部科技合作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資料圖片)

寧夏共享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工人在進行大型高端裝備零部件生產加工。 本報記者 左鳴遠 黨碩 攝

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車間,工作人員仔細核對產品規格。該公司研發控制閥新產品60多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5項,取得400多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 記者 左鳴遠 黨碩 攝

寧夏大學聯合江蘇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共同實施了“寧夏釀酒葡萄智能化農機裝備研發與應用”項目,實現了技術突破。 (資料圖片)

工作人員在穴盤內為出苗一周的蔬菜分苗。平羅縣加快制種產業提升步伐,讓“平羅種子”助推鄉村經濟發展。 記者 王曉龍 白茹 攝

依托東西部科技合作,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400萬噸/年煤制油項目取得成功,圖為在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拍攝的該項目中央控制室。 (資料圖片)

自2016年以來,圍繞自治區重點產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需求,累計實施東西部科技合作項目近1500項,聯合共建各類科技創新平台160個,在東西部科技合作機制的帶動下,參與我區科技創新的區外創新主體達到736家,吸引超過9000名科技創新人才參與我區科技創新工作……

回看寧夏東西部科技合作“成績單”,這些沉甸甸的數字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創新能力全面升級的喜悅,更是對寧夏通過東西部合作走出一條開放創新之路的震撼與感動。

以東部“所能”對接西部“所需”,曾是東西部科技合作的重要“底色”。從“學習”到“創造”,寧夏依靠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東西部科技合作,緊抓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巧借“東風”,解決創新資源匱乏、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形成帶動產業升級、經濟增長的關鍵“增量”,為欠發達地區增加科技創新力量,探索科技創新發展新路交出了“寧夏答卷”。

在“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原則牽引下,寧夏形成了東西聯動、區域協同的科技合作機制,開創了優勢互補、高效協同的跨區域協同創新新局面。

“今年在原有‘10+9’合作主體的基礎上,寧夏又與南京中醫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湖南農業大學、重慶大學4所高校以及重慶市簽署了合作協議,合作主體數量邁入‘雙兩位數’時代,形成了‘11個省市+13所高校’的合作格局。”自治區科技廳負責人介紹。

在東西部科技合作機制帶動下,寧夏堅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深度激發高校、院所和社會科技投入動力,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18.1%,增速居全國第八位,研發投入強度居西北第二位。

依托東西部科技合作機制,寧夏匯聚區內外科技資源,攻克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寧夏農科院枸杞科學研究所與福建農林大學等聯合開展了枸杞基因組及重要農藝性狀基因研究,首次完成茄科枸杞屬全基因組測序,獲得枸杞全基因組數據庫,建立了種類與數目最多的枸杞代謝物數據庫……

今年10月,在獲批建設全國首個東西部科技合作引領區后,寧夏印發《關於高水平建設全國東西部科技合作引領區的實施方案》,為東西部科技合作再添新動力。

我們相信,奮進中的寧夏,還將續寫更多關於東西部科技合作的新篇章。(記者 馬 越)

(責編:閻夢婕、賈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