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綠色能源 寧夏奮力爭先

人民網銀川11月9日電 (記者 張文)立冬后的大地一片蕭殺,然而在寧夏騰格裡沙漠3GW新能源基地,昔日荒涼的戈壁卻異常熱鬧。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施工,大片的太陽能光伏板在冬日下熠熠生輝。
近年,寧夏新能源裝機容量迅速增長。閆冬攝
寧夏地處西北腹地,太陽能、光伏資源豐富。作為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寧夏近10年來新能源裝機規模年均增長約31%。位於寧夏中西部的騰格裡沙漠作為我國八大沙漠之一,更是寧夏沙漠光伏資源的主要孕育地,有著得天獨厚的沙漠資源和獨特氣候資源,堪稱“風光”產業發展的“聚寶盆”,具備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先天條件。近年來,寧夏積極落實“綠能開發、綠氫生產、綠色發展”部署,依托騰格裡沙漠的豐富資源,穩步推進建設以“沙戈荒”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
今年9月,國家發改委批復內蒙古、寧夏35GW“沙戈荒”風光大基地,其中在騰格裡沙漠東南部的中衛、吳忠和固原市新建新能源基地,總體建設規模為1080萬千瓦。這一利好,為寧夏“沙戈荒”資源的加快開發平添助力。寧夏能源“十四五”規劃中也提到,到2025年,寧夏將新增風光24GW,建成兩批“沙戈荒”風光大基地。
伴隨著“沙戈荒”基地的快速開發,預計到“十四五”末,寧夏新能源裝機將超過5500萬千瓦,新能源裝機佔比超過60%、發電量佔全社會用電量50%。
“這個項目裝機總容量300萬千瓦,建成后每年發電量將接近58億千瓦時。”在騰格裡沙漠3GW新能源基地現場,國網中衛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人員劉軍福正在與該項目建設方——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溝通交流施工過程中的用電問題,他告訴記者,當前正在加快推進的“寧電入湘”工程將為“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的電力外送提供有效的助力。
覆蓋寧夏全區的750千伏雙環網骨干網架結構。田滿潮攝
寧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是我國第一條以開發沙戈荒大基地、輸送新能源為主的特高壓輸電通道。工程建成后,將源源不斷地把“沙戈荒”地區的綠色電能輸送至華中地區,年新增送電量400億千瓦時,其中超過50%是清潔能源。工程從2020年初動議,2021年底正式納入國家電力“十四五”規劃,2022年順利簽訂三方輸電協議,完成預可研評審、配套電源方案優化、可研設計一體化招標等工作,成為國家跨區域“三交九直”輸電工程中前期工作最快、開工條件最好的項目。11月3日召開的寧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可行性研究收口報告評審會議,標志著“寧電入湘”工程建設方案正式確定,年內有望獲得開工核准。
“寧電入湘”工程對寧夏“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設具有巨大牽引作用。“建立省市縣三級政府縱向協調、政府部門與能源企業橫向聯席機制,聯合推進換流站選址、配套電源批復、工程可研評審、沿線路徑協議等關鍵環節任務,推動寧湘直流工程駛入規劃建設的快車道。”寧夏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寧電入湘”工程將成為自治區面向“雙碳”目標、實現新能源高比例穩定輸送的創新工程。
推進“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高質量發展,是寧夏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舉措,需要更加科學、長遠的電網投資和布局。
“為了做好寧夏‘沙戈荒’地區的新能源消納,我們已經投產了1座750千伏變電站,目前正及時跟進國家第二批大型光伏基地寧夏400萬千瓦光伏項目前期進度。”國網寧夏電力經研院電網規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周宗川表示,為確保未來沙戈荒清潔能源發電的“顆粒歸倉”,中心已提前開展接入方案研究,積極推動另外2項750千伏電網配套項目納入國家電力規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