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宁夏要闻

牢记嘱托 勇毅前行 奋力谱写美丽石嘴山壮丽篇章

2022年10月19日08:51 | 来源:宁夏日报
小字号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每年有十几万只鸟儿在石嘴山市繁衍生息。

星海湖展现新美景。 (本版图片均由石嘴山市委宣传部提供)

平罗县高仁乡六顷地村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让农民变股民,年年分红。

坚持“教体融合”改革实践,少年足球在全国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石嘴山发往印度、越南等国家的班列,实现了贸易跨境出海。

秋天的大武口北武当山漫山红叶,景色宜人。

游客在大武口北武当山欣赏红叶。

贺兰山整治取得显著成效,昔日黑灰扑面,如今绿色盎然。

在石炭井影视基地,拍摄了《万里归途》等30多部影视剧。

巍巍贺兰山绵延不绝,庇佑着一方儿女;滔滔黄河水奔腾不息,润泽着沃野千里。山河共襄,守护着石嘴山这块奋斗的热土。

十年来,石嘴山市几十万各族儿女勇毅前行,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掀起的煤炭工业基地建设热潮,到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坚定步伐,无一不彰显着石嘴山人民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党的十八大以来,石嘴山市更是踏上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争做先行区建设排头兵的新征程。

十年来,石嘴山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推进改革,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法治石嘴山建设,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在争做先行区建设排头兵、谱写美丽石嘴山新篇章的征程上勇毅前行。

攻坚克难 深化改革积厚成势

“土地流转有租金、村企合作有分红、园区经营有收益、入股参股有股金。今年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148万元,比上年净增108万元。”2019年,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村民第一次领到集体分红。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庙庙湖村党支部副书记姚建业还是抑制不住兴奋。

2017年被列入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后,平罗县通过清产核资、股份量化、健全机构、精准施策,让沉睡的集体资产活起来、增收的渠道多起来、农民的日子富起来。

村集体到底有多少资产?改革前,这是一笔“模糊账”。石嘴山市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先行先试,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是改革的第一步。作为试点,石嘴山市在平罗县累计实施28项国家级农村改革试点,探索形成了一批新经验新成果。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改革、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和以地养老、以权养老等试点。2014年,石嘴山市被确定为全区农村经营机制创新试点市,农村土地改革经验在全区、全国交流。在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中,探索建立“超占有偿使用、转让政府补贴、审批县域统筹、新增多元保障”的新型宅基地管理制度,总结出“一户多宅”“超占多占”等宅基地管理难题解决办法。

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切实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问题。2018年,宁夏永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针对农村市场,推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和设施用地抵押贷款,创新发展“家庭联营贷”业务,被中贷协在全国推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五大振兴”,平罗县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全国推广,大武口区龙泉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改革激发出发展的澎湃动力。今年上半年,石嘴山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01亿元,增长9.8%,位居全区第一。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改革是关键一招,开放是必由之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推进市场化改革、制度型开放,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石嘴山市从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谋改革、抓改革、促改革。九年共安排部署596项改革任务,各改革领域出亮点、出经验。深化改革工作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在全区考核满分,名列五市第一。

2021年,以“四权”改革破题开路,全区排污权改革、工业地下水用水权改革、土地权改革、山林权改革均在石嘴山市落地落实,探索出一批新方法新路径。

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全面梳理调整权力清单。积极推进“一窗受理”改革,开发上线“石好办”一窗受理系统平台,商事、工程建设、社会服务领域254个事项实现“全科无差别受理”,办事效率提高35%。项目审批全流程材料减少60%,环节减少30%。“中介超市”“多测合一”典型经验做法被自治区住建厅向国家推荐并在全区推广,“城建档案”电子化平台经验做法在全区推广。

踔厉奋发 转型路上跑出“加速度”

10月12日,位于平罗工业园区的宁夏首朗吉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在轰隆隆的机器声中,全球首套铁合金工业尾气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生产线紧张运行。该项目以铁合金矿热炉尾气为原料,通过全球领先的生物发酵技术直接转化为燃料乙醇、蛋白饲料、天然气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了工业尾气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

这是石嘴山市以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赛道上跑出的“加速度”。

作为传统高耗能工业城市,石嘴山市节能降耗形势异常严峻,工业能源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一直保持在90%以上。近年来,该市致力于谋求破局,着力补齐短板,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等“六新”产业,有针对性地引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和国内外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资金,传统产业“腾笼换鸟”,新兴产业不断壮大,转型之路走得蹄疾步稳。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连续两年被国家通报表扬,该市被国家列入“十四五”重点支持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宁夏盈氟金和科技有限公司、宁夏恒达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夏贝利特氰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22家大型企业已经具备申报自治区级绿色工厂资格。

石嘴山市精准做好“调、转、控、引、培”五篇文章,全面开展对长期停产和高耗低效企业整治,“一企一策”推进整治,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经过多年来的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石嘴山市不断探索转型发展新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被国家评价为“良好”等次,该市被列为首批12个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在优化产业结构中频频起跳“摘桃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链加快形成,建链延链补链壮链势头强劲,形成单(多)晶硅—切片—电池组件—光伏电站开发、电石—氰胺化工—胍盐—医药中间体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链条。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持续引进锂电池负极材料、10万吨燃料乙醇、5万吨月桂二酸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抢抓国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重大政策机遇,系统谋划、有序推进包银高铁银川至惠农段、乌玛高速公路石嘴山段等“十大工程项目”,谋划建设2022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202个。

同时,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宁夏维尔铸造有限责任公司高铁铝合金枕梁、宁夏神州轮胎有限公司大飞机轮胎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产出世界首套超长工作面刮板输送设备,宁夏钜晶源晶体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全球唯一低温漂、高机电耦合系数钽酸锂基片生产基地。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研发投入的规上企业占比达42.2%,高于全区8.2个百分点。R&D投入强度达到2.13%,高于全区0.61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居全区五市第一。

山河共治 打造一座城的“满目青绿”

10月10日,贺兰山大磴沟,秋风吹拂着五彩斑斓的沟壑山梁,山川静美。

自2017年石嘴山市打响“贺兰山保卫战”以来,五个年头、1800多个日日夜夜,大武口区贺兰山林场场长温鹏天亲眼见证了贺兰山由黑灰转为青绿的巨大变化。在温鹏天身后,长成一人多高的沙楸树、红梅杏树舞动着叶片,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迎风欢歌。

“宁夏人将贺兰山称为‘父亲山’,这是在表达对这座天然屏障的真挚情感。”说起在贺兰山上植绿的日子,温鹏天很动情。

石嘴山市境内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北到南全长89公里、从东到西40公里,总面积1312.6平方公里,占石嘴山市总面积的27%,生态区位十分重要。2016年7月起,石嘴山市倒逼产业转型,内外“兼修”、扩大“战场”,以贺兰山整治带动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的实施推进。先后实施沙湖水质治理与生态修复、星海湖中域南区清淤治理、沙湖-星海湖连通水系生态修复与水质提升等项目152个,国家支持20亿元,撬动完成投资70.68亿元,石嘴山市被列入全国首批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试点城市,为转型发展插上绿色翅膀。

十年来,贺兰山由原来的灰黑扑面,变成了山绿风清。截至2021年底,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2015年的72.6%提升到80%,PM_10平均浓度从2015年10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74微克/立方米左右,PM_2.5平均浓度从2015年41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4微克/立方米左右。今年以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又增加了8天。

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累计关闭退出煤矿39家、非煤矿山61家、涉煤企业582家,治理修复146平方公里,大力开展贺兰山分片包植增绿活动,贺兰山林草植被明显增加,生态系统功能加快恢复。2021年,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列入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项目,同时被列入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推荐的10个中国特色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之一,向全球公开发布。

“立下愚公志,绿化贺兰山”,响亮的口号让千年荒山持续变绿。今年,全市造林绿化面积是往年的2倍以上。

初心如磐 守护群众稳稳的幸福

建设美丽新宁夏,农民不能缺席、乡村不能掉队、农业不能滞后。

30年前,刚嫁到隆德县山河乡聚马岔村的王喜梅,怎么也没想到会过上做饭用自来水、冬天烧暖气的好日子。30年前的苦日子,定格在一张王喜梅拄着棍子、站在家里快要倒塌的土坯房前的照片上。那时她刚得了一场病,为了治病家里欠了不少债。1992年,刚搬迁到大武口区星海镇枣香村时,两口子心里还是没有底。

“那个时候哪能想到现在的好日子。”老伴田社会笑眯眯地说。

这几天,田社会正准备烧暖气。王喜梅做过手术怕冷,田社会要提前把自制锅炉烧起来。

通过勤劳的双手,这几年家里盖起了砖瓦房,3个女儿先后考上大学,毕业后都有了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早已经把贫困的帽子甩掉。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枣香村迈出了种植产品多元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步伐,形成蔬菜、水果、菌类种植产业齐头并进的新发展模式,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100元。

石嘴山市共有易地搬迁移民12469户57060人,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该市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扎实做好产业、就业和社会融入三件事。2020年底,红翔新村、红瑞村、庙庙湖村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3127户1620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建档立卡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2800元提高到2021年的11695元,增长4.18倍。该市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在全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和产业扶贫工作现场会上进行观摩交流,平罗县陶乐镇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贺兰山下一幅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正在浓墨重彩绘就。

就业是民生之本。过去十年,石嘴山市形成了覆盖城乡各类群体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实施了一系列稳岗促进就业措施,让更多劳动者端稳就业“饭碗”,基本实现了城乡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稳定就业。城镇居民年人均工资性收入从20294元提高至36549元,增长10896元,年均增长6.8%;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969元提高至18292元,增长10325元,年均增长9.7%。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升。深入推进“健康石嘴山”建设,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打造“塞上康养城·颐享石嘴山”养老服务品牌。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22个,改造建筑面积850万平方米。加快实施城市双修、城市更新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建成小微公园52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65%。

开窗见绿、推门进园,广大市民“近”享绿色成果。

党建赋能 良法善治取得新成效

社会治理是“中国之治”的基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

今年3月初,石嘴山市举行新一届市政府法律顾问聘任仪式暨法律顾问工作座谈会,就如何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各事项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政府法律顾问团专职律师一对一提供服务,为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执法、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有力、有利的支持支撑。

“石嘴山市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达100%。”石嘴山市委政法委工作人员表示,石嘴山市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信息全部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为夯实基层法治建设基石,石嘴山市组建乡镇(街道)综合执法机构,设立综合执法办公室,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积极探索综合执法力量向乡镇(街道)下沉的有效途径,实行乡镇(街道)执法工作联络员双重管理、双向考核,实现基层综合执法监管无缝隙、全覆盖。石嘴山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石嘴山段法治文化带建设,5个行政村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全面开展六大领域基层治理,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宣传,组建律师服务突击队,打造矛盾纠纷调处安民品牌;率先在全区建立司法行政系统市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行“五联工作机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成功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专业+行业+X”调解模式获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改革引领 打造营商环境新标杆”经自治区推荐入列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初评项目……石嘴山市以打造高素质法治队伍为抓手,高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突出创新机制,强化制度建设,落实简政放权,依法行政全面融入政府运行各个环节,“法治元素”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2021年调解矛盾纠纷5019件,调解成功率达97.51%,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213件,办理各类公证事项7028件。

党建领航,让各级党组织强身健体,激发了坚强的堡垒力量。

石嘴山市在全区率先开展“六好”村党组织创建,创新建立机关、社区、企业带农村“三带”工作机制,快递物流、数据外包行业党建工作列入全区试点。出台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党内谈话和述责述廉3个实施细则,推进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试点应用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创新“四式党课”基层党员培训教育机制,2017年被中组部列入全国党员培训教材100例,经验做法同时被2017年第63期《内部参考》刊登。完善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出台《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大力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相关做法被中组部《组工信息》专题刊登,经验在全国推广。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以“三强九严”工程为抓手,坚决整治机关党建“灯下黑”问题,经验做法2018年在全国机关党建工作研讨会上交流。(记者 谢薇)

(责编:阎梦婕、宽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