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隆德县:配强驻村干部 建设一支“靠得住的工作队”
隆德县,地处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曾属国家重点贫困县和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2019年4月,隆德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隆德县城鸟瞰图。隆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脱贫摘帽后,隆德县委、县政府为防止有些地方出现驻村帮扶减弱,新一轮驻村干部慢热,驻村干部“走读式”驻村等问题,隆德县坚持把驻村工作队伍建设摆上关键位置,选优配强,强化能力提升,注重日常管理,促进作用发挥,努力在乡村振兴中建设一支“靠得住的工作队”。
精准选人 确保“下得去”
在隆德县驻村工作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如何建设一支靠得住的工作队,我们首先要了解队员现状。”隆德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田云飞说。
2022年5月初,隆德县委组织部牵头对全县99个行政村、1个劳务移民社区驻村工作队人员年龄结构、身体状况、履职情况等详细摸底,摸排发现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履职不力等5个方面问题,逐项认真研判、分类统计、建立台账。
驻村干部入户走访调研。隆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发现问题,就要整改。隆德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严把选派干部政治关、能力关、作风关和健康关,对驻村工作队员进行2次优化调整,对年龄超过55岁、工勤身份等不符合要求的122人全部调换。
从定点帮扶单位、区市属及县直75个部门(单位)中统筹选派在编在岗骨干干部297人担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工作队员平均年龄由原来47.6岁下降到41.5岁。
同时,隆德县组织部坚持“因村派人、人岗相适”的原则,将党群业务骨干选派到软弱涣散后进村,将农业农村、科技、水务等技术强将选派到产业发展滞后村,真正将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敬业、勤奋、吃苦、担当“最能打硬仗的人”选派到乡村振兴一线,带领脱贫群众走向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强化日常管理 确保“待得住”
“驻村驻村,肯定要住在村上。”隆德县城关镇咀头村驻村第一书记赵慧说,作为驻村干部,自己就是这个村的一员。
为了让驻村人员“待得住”,隆德县出台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考勤和请销假、联系群众、调整召回、平时考核等10项制度机制,要求驻村队员全部脱离原单位驻村开展工作。
同时,县委组织部门、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派驻单位和乡镇党委按照职责分工共同服务管理,确保驻村干部安心专心驻村履职。
“不仅人要留在这里,还要把心留在这里,想办法,谋出路。”赵慧说。
隆德县紧扣“着力建强村党组织、大力推进强村富民、全力提升治理水平、奋力为民办事服务”4项职责,指导驻村工作队结合实际,制定并严格落实年度工作计划,扎实开展到户产业培育和“一户一策”帮扶等工作,保障帮扶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驻村人员要写民情日志、调研报告,还要落实一个惠民项目。”隆德县好水乡张银村驻村第一书记王谦说,一共有“十个一”,这是一项长效行动。
目前,隆德县的驻村干部已撰写民情日记320余本,制定工作计划99份,撰写调研报告65份,落实惠民项目457个,讲党课192场次,指导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15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78名,报送帮扶案例152条。
同时,隆德县建立“旬督查、月推进、季度考核、半年总结”工作机制,成立专项督查组,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对驻村干部到岗履职情况常态化督查。
目前,已开展3轮督查,对未到岗、走读等违反驻村工作规定的31名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对22个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开展教育培训 确保“干得好”
脱贫摘帽后,隆德县与其他县区一样,对乡镇党政班子、驻村工作队员进行了调整。为了尽快让新提拔、新选派的驻村人员适应工作,隆德县邀请专家、学者、业务骨干等,围绕巩固衔接、整改落实工作,对县乡村三级2600余名干部进行专题辅导培训。
同时,在县委党校举办专题培训班,对全县220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第一书记进行全面轮训,还组织56名乡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参加区市专题培训班。
多轮培训,隆德县实现了帮扶干部培训全覆盖,帮助基层干部快速适应工作,熟悉业务。
2022年2月,隆德县举办“三农”干部集中培训班。隆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让干事的人,看到希望。隆德县坚持一线锤炼干部、考察干部、识别干部,对作风扎实、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驻村干部,列入后备干部库统一管理、优先提拔,对2021年度工作实绩突出的19名驻村干部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安排3个单位和1名第一书记在市县推进会上交流发言,选树一批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先进典型。
“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隆德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毅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