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给乡亲们带来哪些新期许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宁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最大的短板和难点在乡村。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打造塞上乡村乐园”。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美丽新宁夏建设的重要位置,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未来,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未来的乡村,又有哪些值得期待?
百姓心声:如何让农民挑上“金扁担”
6月9日,银川市西夏区同阳新村的就业小市场上,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给大蒜编辫子,一辫辫大蒜在村民的手里弯绕打结,他们在劳作中享受着丰收带来的喜悦。
“我们对接个体经营老板,为群众争取了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机会,报名参与的村民,多数是留守妇女和老年人,工作内容就是编蒜辫,按件计费,每人每天平均收入80至100元。”同阳新村驻村第一书记姜晓珠说。
同阳新村曾是西夏区唯一一个自治区级建档立卡贫困村,2018年整村脱贫出列后,村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1157元,同比增长15.21%,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75万元。“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同阳新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产业特色创新潜力不足,还存在着人才短缺、乡村基础设施和农业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未来,如何让农民挑上‘金扁担’,如何让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为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是村党支部工作的主攻方向。”姜晓珠说。
代表回答: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
朱红社代表认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立足现有的农业特色和优势,牢牢把握产业升级这个有力抓手,把亮点做亮,才能促进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朱红社建议,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要持续在“补链、强链、延链”上做文章,尽可能把产业链主体留在乡村,把价值链收益留给农民,让农民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在参与生产经营中受益增收,让农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让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更有底气。同时,建立“谁培训、谁负责就业”的“培训+就业”工作机制,全面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不断加大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千方百计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
赵建文代表说,打造塞上乡村乐园,实现百姓富裕是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向“美丽乡村”建设要“美丽效益”,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赵建文看来,不同的地域和发展情况自然需要不同的乡村振兴模式。如何激发各自的新动力、找到适宜的路径,还需要多方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立田园综合体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赵建文说,田园综合体项目是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以空间创新带动产业优化、链条延伸,实现现有产业及载体的升级换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把自然生态和农业、渔业、休闲旅游以及产品加工、销售、社会化服务等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记者 王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