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宁夏要闻

海原红葱产业迎来迭代升级

记者 王文革
2021年10月18日09:24 | 来源:宁夏日报
小字号

海拔近3000米的南华山屹立在海原县辖区中央。

山根处,是以出产红葱而著名的海原县海城镇山门村。依赖山泉的滋润和老百姓的勤奋,当地的红葱产业逐年兴旺。

十月是丰收的季节,村民集体出动,收获红葱。山门村的地里,目之所及是半米高的红葱,长势旺盛,当地群众忙活着挖葱、转运、过秤、装车……来自区外省市等待装葱的大小货车,在村道和田间地头摆成了长蛇阵。

“我们村祖辈人就种红葱。”说起山门红葱的历史,山门村党支部书记马飞打开了话匣子:“种红葱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因耐旱耐寒耐盐碱的特性而成活率高、产量高。全村900户3500多人,除了老人和外出务工的,其余的人都在种红葱,过去它是‘调味品’,现在是我们的‘增收苗’。”

近年来,山门红葱的种植面积每年稳定保持在7000亩左右。“今年红葱行情特别好,这两天一公斤10元了。”村民高永海从小看着长辈种红葱,如今他已成为种植红葱的行家里手。“今年种了100亩,目前已经收获30亩,收入10余万元。我结婚、盖房子和生活费用,都靠的是红葱收入。”

山门村村委会主任马有贞介绍,“今年我们遇到了几十年不遇的旱情,但是亩产仍然在1000至2000公斤。除预留葱种外,全村红葱产量4375吨,总产值超3500万元。”

红葱产业也带活了当地的劳务经济。最近,是村民马丽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她自家红葱育苗50亩,同时带领30余名姐妹在本村红葱地里务工增收。“我们这儿的红葱有春葱、夏葱、秋葱,从种植、锄草、挖葱等等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有活干。”马丽说,山门村妇女基本上都在本村务工,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过去我们是贫困村,如今收入翻番。红葱产业的兴盛使群众的年人均收入,由2016年的6000多元上升到现在的12000元,但我们并不满足于此,要建设红葱小镇。”马飞表示,山门红葱产业已开始从传统种植模式向全机械化的2.0时代迈出实质步伐。通过土地优化、品种改良新技术不断提高红葱品质,并辐射带动堡子、高台、武塬等村子进行种植,打造万亩红葱基地,利用村集体合作社、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打开更大市场。

今年,山门红葱迎来产业链全面优化升级。海城镇镇长王珲敏说,海原县大力支持山门村进行产业全面升级,围绕建设红葱小镇和工厂化育苗中心入手,使用穴盘育苗等技术,使红葱生产周期从3年缩短到2年。过去“二牛抬杠”、人工点种、挖拾红葱的模式,将被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全程机械化生产方式所取代。同时建设集蔬菜去土去渣、分拣、清洗、分级、包装于一体的净菜加工中心,面向红葱及马铃薯、香水梨等全县特色农产品,打造“菜篮子基地”。

目前,建设育苗中心等的资金已经到位,红葱产业相关的农业机械正在从山东运抵海原的途中,一个产业迭代升级的全新“山门”正徐徐开启。王珲敏认为,山门红葱产业未来可期。

(责编:阎梦婕、贾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