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支宁教师刘秀琼:三赴宁夏支教 不负山海相约
8月26日,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月塘中学教师刘秀琼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条消息:“莆田同心携手,再续山海情缘,定创协作奇迹”。当日,她与另外23位莆田市2021年援宁专业技术人员一道抵达宁夏,开展为期一年的援宁工作。这支队伍里,刘秀琼是唯一一位13年间三赴宁夏的支教人员。
“这一次,我不是去工作,而是回家。”刘秀琼笑着回忆起三次援宁之旅。
第一次援宁支教是圆梦之旅。
2003年,刘秀琼听一位结束援宁支教工作的同事讲述宁夏南部山区教育资源、生存环境与福建省的巨大差距以及支教生活的苦与乐,教师育人的本能让她心中萌发了一个梦想——到宁夏去,给更困难的孩子们好好上课。
这一愿望终于在2008年8月29日得以实现。
可当她拉起行李箱挥别家人启程时,7岁的女儿在身后追着她不住哭喊:“妈妈别走!”
纵有万般不舍,刘秀琼还是转身抹泪快步离开。
几经周折来到西吉县,眼前的一切让她震撼——那时西吉新营中学设施落后,全校2000多名师生共用一个水龙头,宿舍屋顶会漏雨,孩子们叽叽喳喳讲着她听不懂的方言——情况比想象中更艰苦。
生活的巨大落差,更加激发起刘秀琼要给孩子们好好教书的信念。在对学生们“摸底”后,刘秀琼采用“解剖式”板书的方式执教,把板书密密麻麻写一黑板,结构脉络清晰,重点内容突出,还手把手教学生记好笔记,确保基础知识学得扎扎实实。
那个冬天,刘秀琼的亲和乐观、勤勉尽责如一股春风,带给新营中学师生阵阵暖意。
“刘老师,下雪了,我给你绣了一双鞋垫你衬上,暖和。”
“刘老师,我家存着两桶水,这一桶给你拿来用。”
……
刘秀琼成了全校师生共同的“亲人”。
一年支教时光很快过去,返程时,她身后是一群孩子哭着问她,能不能不要走,什么时候再回来?
“12年后,我一定回来。”刘秀琼忍不住哭出声来。
12年间,刘秀琼人在福建,心系宁夏,更关心着教授过学生们的成长变化。
得知一位孤儿学生上大学后,还用着“老年机”,刘秀琼立即给他买了一部智能手机,鼓励他乐观面对生活,积极融入社会;一位家庭困难学生因姐姐罹患白血病不得不休学一年在医院陪护,刘秀琼带头捐款2000元,并发动身边更多人伸出援手。
“他们都是我的孩子,我没办法对他们的困难视而不见。”刘秀琼说。
2020年,看到莆田市发布的援宁计划信息,刘秀琼的女儿主动表示支持:“妈妈,您一直牵挂着那里的孩子们,我已经是大学生了,支持您到宁夏去履行承诺!”
2020年8月26日,她再次跟随莆田援宁工作队来到宁夏支教。闽宁镇、涵江村……一个个福建元素的地名让她惊喜又自豪。西吉县城绿树环绕,车水马龙,处处展现新面貌的气息。刘秀琼支教的西吉七中新近落成,学生们见到老师,都会停下脚步深深地鞠躬问好。刘秀琼和同事们用心设计装饰校园文化阵地,利用“互联网+”等设施创新教学方法,夜晚为晚自习学生答疑解惑。
今年7月,支教结束之际,刘秀琼问同学们:“长大了你们想做什么?”
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好学习考出去,再回家乡当老师!”
2009年,刘秀琼(前排左一)与西吉县新营中学学生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