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宁夏要闻

静待青山再为邻

记者 张唯
2021年08月04日08:29 | 来源:宁夏日报
小字号

7月24日,周浩带齐户外装备,开车前往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扎营。夜风习习,银月高悬,让周浩和家人惬意自在。

自惠农到永宁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线,已历经了4年多的综合治理修复,只为重披绿装,再焕生机。

俯瞰宁夏境内,贺兰山、罗山和六盘山由北向南纵贯,是宁夏的生态坐标。“三山”既是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构成单元,也是构筑起西北、华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2020—2025年)》的编制印发,宁夏致力在3到5年内,让“三山”及规划区域生态问题基本解决,在尽可能取得保护修复重大成果的同时,确保“三山”生态自愈能力提高。

在这份最新的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分年度、分区域、分圈层谋划7大类99个工程项目,规划范围涵盖“三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关联区、生态延伸(展)区3个圈层、19个县(市)区近3.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三。仅2020年到2021年,全区计划实施的“三山”规划项目达到36个,估算总投资72.34亿元,建设规模34.64万公顷。截至目前,已启动实施矿山修复和国土整治等10个项目,完成营造林约85万亩,约占全年计划任务的56.7%。

7月底,贺兰山下的龙泉山庄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此品美食、赏美景,打卡留念,拍下贺兰山巍峨挺拔的身姿。山下绿树成荫、游人如织,山上的植被也在稳步恢复郁郁葱葱。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有序推进,随着采坑回填、削坡降级、平整覆土、设备拆除、植被复绿等措施,让“父亲山”曾经的满目疮痍逐渐恢复绿色。大山的生态愈发有生机,原先藏匿深山的野生动物也慢慢重显踪迹:鸳鸯、白鹭回归视野,久违的岩羊变得常见了,就连它的天敌豹猫也再次露面……贺兰山地区曾一度断裂的生物链,正随着一个个物种的发现或重现而趋于完整。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截至目前,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关闭退出的83处矿山矿坑已依形就势恢复地形地貌,清理整治的53处人工设施也被彻底拆除并逐步恢复生态原状。而属于保护区外围重点区域已关闭退出的11家煤矿,均已基本完成设施拆除、采坑回填、削坡降级、场地平整、余料清运、沟道清污、覆土复绿等工程措施。保留整治的12处矿山将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持续推进,恢复治理的20处遗留矿坑和无主渣台也已基本消除安全隐患,将与周边自然地貌一体推进治理。大山本色的回归,也让贺兰山国家公园建设以最快速度提上了日程。

虽然为期一个月的外业核查早已结束,但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国土整治修复中心副主任王岩仍对石嘴山市石炭井矿区大磴沟片区治理点的变化记忆犹新。在他的印象里,这里是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整治点之一,也曾是贺兰山石嘴山段污染最严重、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但时隔4年,当他再次来到这片区域时,却发现大山深处的喧闹已回归平静,昔日的黑脏乱差也已不复存在。山坡、平地上新植下的片片绿荫,正和重生的贺兰山一起,静候岁月的厚积薄发。

(责编:阎梦婕、宽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