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縣科技特派員田間地頭助增收

“去年種的櫻桃,今年第一次挂果,5月初就可以上市。”3月22日,在賀蘭縣習崗鎮新平園區,種植戶李正東正在大棚裡忙著。
李正東以前種蔬菜,去年嘗試種植附加值較高的大櫻桃。“多虧了縣上科技特派員陳建平,從栽種、施肥、剪枝手把手教我,讓我學到了種櫻桃的技術。”李正東難掩內心喜悅,他家的櫻桃樹今年長勢不錯。
李正東所說的科技特派員陳建平,是寧夏眾和綠源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該公司種植的吉塞拉組培根系大櫻桃品種有3000多棵。
“我們種植的大櫻桃豐產期單株年產50公斤,畝均產量2000公斤以上。與食用菌栽培及蚯蚓糞肥項目相互結合,改良土壤環境的同時,進一步增加單棚產值收益。”陳建平表示,公司通過“創業引領、入股聯營、訂單托管、品牌銷售”等方式,逐步帶動和引領周邊農戶參與大櫻桃產業發展。
“全縣選派科技特派員146人,覆蓋5個鄉鎮65個行政村,覆蓋率100%。科技特派員送技上門,為百姓提供技術服務。同時,每2年組成專家團隊對科技特派員進行星級評定,優勝劣汰。”賀蘭縣科技局農業項目負責人張曉燕介紹。
賀蘭縣累計投入2000余萬元加大對科技特派員引進新品種、新技術開展試驗示范的扶持,惠及企業75家。爭取區市專項經費765萬元支持科技特派員在食用菌、設施園藝等方面開展成果轉化、創新創業、技術服務,引進30個專家團隊與企業開展技術合作,有效帶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目前,在新平園區瑞信果蔬農庄的日光溫室大棚裡,草莓陸續成熟。
“我們採用無土栽培和穴盤苗種植的方法,保証草莓在適宜的pH值范圍裡生長。”科技特派員寧夏瑞信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遲宏偉告訴記者。
在遲宏偉的帶動下,新平村村民陳榮成為特色果蔬種植的受益者。“我今年第一次種草莓沒經驗,採用的是有土栽培的傳統種植方式。沒想到第一次種就成功了。”陳榮和丈夫精心呵護著草莓大棚。遇到問題陳榮就向遲宏偉請教,今年預計這個草莓棚可為他們帶來3萬至6萬元的純收入。
近年來,賀蘭縣持續支持科技特派員帶項目、帶資金、帶技術根植於移民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採取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銷售方式與移民建立聯農富農機制,引進食用菌、枸杞芽菜、瓜果蔬菜新品種,帶動務工人員1500余人,人均增收4500元。(記者 張曉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