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慶區:“六張答卷”彰顯首善之區擔當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湖城銀川,美麗興慶。 (本版圖片均由銀川市興慶區委宣傳部提供)
經過老舊小區項目改造,寧靜園小區煥然一新。
月牙湖鄉光伏發電實現“光伏+枸杞產業”融合發展。
我為群眾辦實事。圖為志願者免費為居民理發。
二十間房·民宿打造休閑旅游新業態。
興慶區數字經濟物流園。
美麗宜居興慶區。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也是銀川市興慶區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興慶區以爭分奪秒的速度、枕戈待旦的堅守,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硬仗,守住了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防線,交出了擔當作為的“六張答卷”。
高質高效的發展答卷
2022年,興慶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持續推進產業優化升級,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攻點放在產業上,強化補鏈延鏈壯鏈,三次產業發展能級顯著增強。
一產特色更鮮明。聚焦“糧袋子、花壇子、菜籃子、奶瓶子、魚池子”特色農業,出台以獎代補激勵措施,實施五渡橋村農業產業示范園等26個重點農業產業項目,落實糧食種植面積9.23萬畝,康乃馨、蝴蝶蘭等花卉種植面積穩定在8000畝,蜜瓜、無花果、西紅柿等特色瓜菜種植面積增加到5.8萬畝。支持駿華智慧生態觀光牧場等現代奶產業項目發展,奶牛養殖量增加到4萬頭,鮮奶年產量預計達到17.5萬噸。落實特色水產養殖1.6萬畝,成功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
二產底色更厚實。依托蘇銀產業園布局“三新”產業上下游鏈條,臥龍變壓器等制造業企業增產擴規。試點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紅墩子煤礦一礦、選煤一廠建成投產,紅墩子煤礦二礦建設加速推進,新增規上工業企業4家,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92億元。
三產成色更亮眼。數字經濟科創園、產業園強強聯手,入駐跨境電商企業260家,總產值達9.04億元。提標改造新百中心,引進鐘書閣等63家品牌首店,新華商圈成功打造自治區級商貿服務業集聚區。興慶萬達、砂之船·奧萊加快建設,吾悅絲路印巷建成運營,友愛新商圈加速崛起。改造升級交通、銀古等傳統物流園。天山海世界創成4A級旅游景區,敬德街獲評自治區級旅游休閑街區,通貴鄉司家橋村、掌政鎮五渡橋村獲評自治區鄉村旅游重點村鎮,服務業實現增加值560億元,佔據全市服務業半壁江山。
2022年,興慶區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實現同比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5.5%、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絕對值在全區保持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幅和同口徑增幅位列銀川市第一,招商引資位列銀川市第二,全年GDP總量位居7個沿黃市轄區第一。
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這次培訓學到了真正的技能,對以后發展更有信心了。”45歲的殘疾人李軍和妻子靠打零工謀生,收入微薄。去年,他參加興慶區舉辦的特色小吃職業技能培訓,掌握了一技之長,今后無論就業還是創業都有了底氣。
在興慶區就業創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經營著一家早餐店的金學花遞交了申請,領到1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資金,她說:“依靠勤勞的雙手,再加上政府的好政策,相信生活會越來越好。”
去年,興慶區建立企業用工和群眾務工雙向對接平台,開發政策性就業崗位1250個,培育創業實體500余家,新增城鎮就業1.1萬人。實施移民致富提升項目133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833人,脫貧群眾人均年收入增長23%。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興慶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持續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去年80%以上財力用於民生支出。
這一年,興慶區優質供給改善了民生。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4所,新增學位近4000個﹔打造跨省聯盟校4個,“互聯網+教育”品牌、“雙減”案例獲教育部肯定並向全國推廣。深化“互聯網+醫療健康”,新改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5個。實施文化惠民工程11個。
這一年,興慶區城鄉改造惠及更多民眾。改造老舊小區99個137萬平方米,排查整治自建房13.7萬平方米,建成智慧小區128個。深入推進交通疏堵“6+N”工程,打通斷頭路3條,完成“十小便民工程”139個,新增機動車泊位1000個。改擴建農村道路21公裡,實施農村“一事一議”項目29個,整治農村危房874戶,群眾幸福感持續提升。
這一年,興慶區兜底保障溫暖了民心。超額完成醫療、養老保險參保任務,發放社會救助金8037萬元,惠及群眾28.1萬人次。新增嬰幼兒托育機構7家323個托位,打造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站)13個,大新鎮燕慶園社區獲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蹄疾步穩的改革答卷
活力是興慶區的一個重要標志,這份活力從哪裡而來?
興慶區堅持向改革要活力。著眼實現效益最大化、效率最優化改革目標,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做好“加減法”、做活“乘除法”,用改革激活高質量發展的“一池春水”。
經濟活力進一步迸發。完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全社會R&D經費投入增長55%。縱深推進“六權”改革,農業用水確權27.8萬畝,交易用水指標550萬立方米、排污指標21.6萬噸,推動3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核定林草地2.2萬公頃,引導企業挂牌交易碳排放指標4.2萬噸,能耗強度下降3.2%。國企改革3年行動圓滿收官,寧夏國有資產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寧夏興辰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完成重組,發展潛力活力有效釋放。
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務服務網辦率達93%,140項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新登記市場主體同比增長30%。“興速辦·好辦事”政務服務經驗推向全國。深化“政銀企”對接機制,清理中小微企業欠款2648.4萬元,減免國有資產租金240萬元,協助企業融資1500萬元。
開放步伐進一步加快。堅持請進來、走出去雙向發力,邀請京東集團、山江謠文旅集團等大企業來銀考察120批次,組團赴北京、杭州、重慶等地招商。上河堡、中農聯智慧雲倉城等大項目落地,國聯保險、永安財險等金融機構落戶運營。全年實施招商引資項目86個,總投資710.51億元,到位資金109.03億元。
天藍水淨的生態答卷
冬季集中供暖讓城市裡的大煙囪消失了,農村沒有實現集中供暖,他們靠什麼取暖?
走進興慶區大新鎮新水橋村榮凱源清潔煤配送中心,看不到過去露天堆放的煤炭和漫天揚塵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鋼架大棚、硬化的水泥地面,裝載機、噴淋設備一應俱全,堆放整齊的清潔煤,前來購買清潔煤的居民絡繹不絕。剛買完2噸煤的王寧說,換了清潔煤安全又放心。如今,興慶區農村基本上都使用了環保的清潔煤,空氣質量變優了。
興慶區以堅決整改落實中央環保督察轉辦件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為抓手,統籌推進“四塵”同治、“五水”共治、“六廢”聯治,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4.7%,位居銀川市第一,黃河斷面水質保持Ⅱ類進出,土壤安全利用率達到100%。
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城區新增綠化面積690畝,農村新增造林面積2500畝,保護修復濕地1.67萬畝。建成小微公園4個,建成區綠地率達到41.2%、綠化覆蓋率達到41.6%,人均公園面積16.6平方米。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主題宣傳實踐月”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等系列活動,新時代“黃河保衛戰”的凱歌持續奏響。
持續治理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臟亂差問題,改造提升12條特色街巷,打造10條非機動車規范管理示范街,完成11個村庄“多規合一”實用性規劃,整治北京路、京藏高速公路沿線環境,打造10個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城鄉環境更加宜居宜業。
和諧穩定的安全答卷
“在網上宣傳投資理財高回報高收益的都是詐騙。”“轉賬之前想一想,打款之前問一問,遇到可疑情況一定要報警”……連日來,興慶區基層工作人員化身宣傳員,開展防范養老詐騙宣傳活動,提高老年人防騙“免疫力”。
2022年,興慶區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筑牢社會穩定之基。
縱深推進平安興慶建設,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開展“四零服務”活動,化解信訪積案58件,矛盾糾紛調解率達93%。健全“1+6”基層治理體系,全面開展“八五”普法,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創建國家和自治區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31個。
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執行國安委“十五條”和自治區安全生產“二十條”措施。全面開展危化品、建筑施工企業等17個重點領域專項整治行動,排查整改隱患問題1600余項,生產安全事故同比下降53.3%,全年未發生重特大事故,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成功打造6條食品安全示范街區,嚴厲查處食品藥品領域違法行為,全力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忠誠履職的合格答卷
興慶區扎實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宣傳、大實踐”活動,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專題調研、交流研討等形式,切實將活動成果轉化成為民辦實事的務實舉措、推動發展的實際行動。召開區委四屆四次全會,制定出台《中共銀川市興慶區委員會關於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實施意見》,“關鍵少數”和“絕大多數”一起抓、線上線下齊發力,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建設為牽引,出台《興慶區貫徹落實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四水四定”的實施方案》等一攬子方案規劃,蹄疾步穩推進經濟繁榮、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興慶建設。
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高質量辦理人大議案建議54件、政協提案54件。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主動回應社會關切,盡心盡力解決群眾反映訴求,“說了就算、定了就干”的意識明顯增強。
堅持政府常務會專題學法和“兩代表一委員”、法律顧問列席政府常務會制度,修訂完善政府議事規則和工作規則,依法依規議定重大事項147件,成功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
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踐行“嚴細深實勤儉廉+快”作風,大力精簡會議文件和督查檢查,政府執行力、工作落實力不斷提升。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加快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的發力之年。興慶區將堅定建設“實力之城、活力之城、魅力之城”的信心,大抓發展、抓大發展、抓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樣板區、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區、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黃河流域生態治理實踐區,加快建設更高質量的幸福興慶、更高品質的文化興慶、更高標准的法治興慶、更高水平的平安興慶,以“首善之區”的責任擔當,在“四個示范引領”上當示范、做表率,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建設作出興慶貢獻。(記者 喬素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