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巷頭條丨寧夏國有企業改革全面發力多點開花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公司17.2M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成投產。寧夏國資委供圖
走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東基地旁邊的戈壁灘,遠處,是望不到邊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板,墨藍色的“浪潮”,包裹著整個沙地山丘,綿延不絕。“這是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首個獨立投資建設的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將為我們產業轉型提供源源不絕的綠色能源。”寧夏煤業公司甲醇分公司副主任高德文介紹。
近年來,寧夏加快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多措並舉。不僅重塑傳統產業優勢、打造綠色發展動能,優化布局結構,還著力破解改革難題,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及國資監管體制,讓企業瘦身健體,輕裝上陣。
據統計,今年1至11月,寧夏國資部門監管和統計資產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577.5億元,同比增長17.7%,利潤138.2億元,同比增長65.4%,增速均在全國地方國有企業增速中排名前列。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以來,我們將深化改革作為推動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開山斧’和‘金鑰匙’,全力推進國企改革各項任務走深走實,國有資本布局結構進一步優化、國企創新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國有企業黨建質量進一步提高,國有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持續提升,國有經濟整體功能不斷增強。”寧夏國資委黨委書記吳瓊介紹說。
優化布局 重塑傳統產業優勢
在銀川隔黃河東望戈壁上的寧東基地,一座座巨型裝置高聳林立,盤旋半空的乳白色管道布滿廠區,積蓄著熱力。園區不遠處,一列火車正緩緩駛出,據介紹,這是寧夏煤業公司此次銷往泰國的1萬噸聚丙烯產品。
2021年以來,受疫情、國外極端天氣、裝置檢修、化工原料供應短缺等因素影響,聚烯烴國際市場需求缺口加大、價格持續上漲,寧夏煤業公司抓住機遇,拓展出一條海外銷售渠道。從深耕煤炭,到煤制油化工,再到優化布局推進新能源戰略產業,寧夏煤業公司的轉型來之不易。
寧東基地儲煤量佔據寧夏全區產量85%,是國家重要的大型煤炭生產基地,但在過去,寧夏煤業公司長期囿於上下游產業鏈集群化水平較低,產業鏈條較短,供應和消費兩頭在外的發展困境。隨著產能過剩、盈利下滑,煤炭產業——這個曾被當地人羨慕的“香咋子”,成了“燙手山芋”。“那時候,企業市場化經營機制不健全、內生動力不足,經營活力不強等影響發展的深層次問題逐步暴露出來。”寧夏煤業公司烯烴一分公司車間主任張智敏說。
近幾年,痛定思變的寧煤,秉承“干”字精神,通過管理升級、薪酬改革、外拓市場、創新創效等措施,助推企業快速發展。此外,寧夏煤業公司還優化總部機構和人員配備,構建多元化選人用人機制,搭建平台讓管理人員競爭上崗、輪崗交流機制,建立了優秀管理、技術、技能人才“3×100”名單,加大年輕干部擇優選拔力度,2022年新提拔和逐級提拔黨委管理干部中80后佔比48.3%。
國企改革,帶來的是寧夏煤業公司產業布局的優化。
如今,寧夏煤業公司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持續推進深化內部改革,正實現著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底色更綠的發展。如今,寧東瀚海上新完工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已全部並網發電,太陽能板在初冬的陽光下熠熠生輝。這標志著寧夏煤炭公司實現了光伏項目“零突破”,也預示著在綠色低碳發展中的堅實步伐。
“寧煤的改革成效,正是寧夏不斷重塑傳統產業優勢的體現。”據自治區國資委二級巡視員金虎介紹,寧夏國資委相繼出台《寧夏回族自治區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等政策文件,不斷加快布局傳統行業產業鏈中高端環節,大力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
寧夏農墾集團公司投資建設現代化奶牛場。寧夏國資委供圖
資源整合 打造地方發展動能
2019年伊始,寧夏開啟了國有企業改革步伐。彼時,省直部門管理企業在助推地方經濟發展中存在許多突出矛盾與問題:一些企業經營模式和業務單一,產業鏈短﹔多數企業布局分散,優勢資源未得到有效利用,資源配置效率低下﹔一些生態環境保護問題逐漸凸顯······為此,多個國有企業的資源整合和體系改革、助力地方經濟良性發展,正逐步拉開序幕。
“按照重構全區高速公路‘投融建管養運’一體化運行市場主體的工作思路,落實‘建設不斷、管理不亂、人心不散’的工作要求,成立改革承接領導小組。”寧夏交投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緱永濤表示,改革后,企業體量實現規模化、經營更加市場化、發展更具協同性。
由於初始投資大、建設周期長,項目資本金短缺長期困擾著西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升級步伐。緱永濤坦言,原本從事施工、規劃、建設、投融資等不同領域的企業,經過整合后充分發揮了最大功效,通過堅持“精簡、高效、扁平化管理”的原則,設立寧夏交投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並在銀川、吳忠、固原設立了三個派出機構,於3月下旬全面接收高速公路收費業務,已從4月1日起將通行費收入納入交投賬戶,並確保了高速公路收費管理穩定運營。
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在國企改革中,寧夏農墾集團緊緊圍繞自治區“六新六特六優”產業,聚焦智慧農業、無人農場、有機農品、零碳農墾目前,建立了以牛奶、葡萄酒、枸杞等現代農業為主體,以生態旅游、地產金融為兩翼,以科技、人才、智能、文化為支撐,融合發展新能源,構建“一體兩翼四支撐”的新發展格局。
“國企改革中,自治區國資委建立領導包抓機制,鎖定重點、靶向發力,持續推動改革任務落實,聚焦國家重大政策導向和自治區重點產業布局,持續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金虎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化企業重組改革,對資源交叉分散、主營業務和所處行業相近的企業、資產等進行歸類整合,並調整規范“兩類”公司,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
寧夏交投集團公司投資建設區內首條沙漠高速公路。寧夏國資委供圖
瘦身健體 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隻有不斷推動企業瘦身健體,才能為企業輕裝上陣、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創造有利條件。改革實踐中,我們不斷清退‘兩非’(非主業、非優勢)‘兩資’(低效資產、無效資產),並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金虎說。
“瘦身”來求“健體”,從而提高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是寧夏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寧夏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一度因歷史遺留問題多、債務重、包袱大,加之權屬企業“小、散、弱”等,成為嚴重制約集團改革發展的瓶頸與短板。特別是權屬企業之間發展的不平衡、管理層級多、鏈條長,效率低等,一旦對標國內優秀同行,差距顯而易見。
“我們通過持續加大企業壓減力度,對建筑板塊中效益低、債務多、經營困難的企業,通過關停並轉等措施逐步開展清理,減少監管成本和管理成本,解決困難企業、‘僵尸企業’及同質化經營等問題。”寧夏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志國說。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以來,寧夏建投聚力主責主業,通過深入開展“總部機關化”問題治理等,確保法人層級嚴格控制在三級以內。三年來,寧夏建投不僅累計壓減了17戶企業,法人戶數減少比例也下降到了24%。同時,被列入治理清單的1戶“僵尸企業”及3戶重點虧損子企業治理任務全面完成。在2021年度,寧夏建投不僅歷史性地跨入到百億企業行列,並連續3年在自治區屬國企綜合業績考核中獲評A級。
寧夏建投的制度改革,是寧夏國資企業“瘦身健體”的一個縮影。寧夏國資委深化區屬企業重組改革,對資源交叉分散、主營業務和所處行業相近的企業、資產等進行歸類整合,並調整規范“兩類”公司,構建了“9+6”的國資國企布局結構,國有資本布局結構進一步優化。
國企改革3年行動實施以來,寧夏完成區屬34戶“兩非”“兩資”企業和24戶“僵尸企業”出清,基本完成25戶重點虧損子企業治理,共處置41億元低效無效資產,企業主業更加突出、運營質量不斷提升。同時,寧夏國資國企還全面完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和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