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武市:優化審批服務 讓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少耗時
人民網銀川11月17日電 (劉峰、閻夢婕)今年以來,靈武市審批服務管理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落實定制審批、多測合一、多評合一、聯合驗收等改革舉措,著力構建更便捷、更智能、更高效的政務服務模式,使得改革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包括項目立項到竣工驗收全生命周期,之間牽扯到企業與政府的互動,還包括對建筑質量安全的監管,需要大量的時間成本,是營商環境考察指標體系中涉及部門最多、時間跨度最長、質量要求最高的一項測評指標。為壓縮審批時限,提供更優質的審批服務,市審批服務管理局開展定制審批、區域評估、告知承諾制等審批制度改革,並參照《銀川市房屋建筑與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聯合驗收操作規程(試行)》,實行一家牽頭、多部門配合的工作模式,通過工改系統實踐線上聯合驗收,今年已實現線上聯合驗收項目33個。
靈武市審批服務管理局工作人員王立智表示,根據寧夏、銀川市兩級工改辦制定的16類定制審批要求,靈武市開展了工程建設項目定制審批制度改革,今年已對靈武西苑小區改造等12個項目開展了定制審批改革,精簡了審批流程,壓縮了審批時限﹔第二個是開展了告知承諾制改革,靈武市審批服務管理局對17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開展告知承諾制改革,今年已對186件實施了改革,這樣的改革為企業壓縮了准備檔案資料的時限,減少了審批負擔。
群眾正在辦理施工許可証。靈武市委宣傳部供圖
同時,在政務大廳還開通了優秀企業家綠色通道,設置“優秀企業家”服務室,並成立了以3名黨員牽頭、2名業務骨干為成員的優秀企業家服務工作隊,服務靈武市企業投資項目,為審批業務提供指導服務,力促全市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
截至目前,靈武市審批服務管理局已採用告知承諾制審批項目186件,其中,施工許可辦件55件,水保審批62件,環評審批27件,人防易地建設審批18件,道路挖掘許可15件,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9件。與改革前相比,靈武市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大幅壓縮、材料收取大幅減少、開工時限大幅提速,至少壓縮開工時間60天,讓企業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帶來的便捷審批速度,為靈武市建設項目高質量發展提供審批保障。
下一步靈武市將持續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壓實責任擔當,開拓更優的改革舉措,讓企業獲取到更多的改革紅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