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羅為工業轉型升級注入科技動能

8月2日,寧夏藍博思化學技術公司年產60噸廣譜抗病毒藥物瑞米拉韋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及制劑生產項目已投產,10余名研發人員在研發實驗室通過儀器監測產品各項數據。
“我們每年投入15%的經費用於科技創新,現共有33個發明專利,廣泛應用在原料藥及其中間體、氨基酸與多肽衍生物等工藝的研發及生產,為全球提供生產和銷售噸位級別的醫藥中間體,流感和新冠肺炎的治療藥品制劑中就有我們生產的瑞米拉韋。”該公司總經理楊文茂說。
近年來,平羅縣堅持走特色創新、開放創新之路,致力於調整產業結構,科技創新正加速從實驗室向生產線集聚,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強化,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石嘴山市鐵合金主要產品為硅錳合金產品,佔全區產能的46%,全國產能的20%。隨著“雙碳”政策落地,作為傳統企業的寧夏吉元循環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吉元集團”)聯合北京科技大學科研團隊立項“資源化利用與生態材料低碳制備”項目。“硅錳渣用於生產凝石膠凝材料比普通水泥性能優異,新產品附加值相對較高,市場前景較好,萬元產值能耗大幅降低,建成后周邊企業乃至石嘴山市硅錳合金渣將得到充分利用,實現固體廢物零排放。”吉元集團總經理莫軍紅說。
近年來,平羅縣有越來越多像吉元集團一樣的傳統企業通過科技創新逐漸邁向高端市場並佔有一席之地。平羅縣大力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組織申報並獲批自治區重大項目等103個﹔攻克寧夏晟晏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大容積富錳渣礦熱爐研發、寧夏貝利特化工有限公司氰基亞氨酸乙酯微通道連續反應研發等一批關鍵共性技術,有力推動了縣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今年1月至6月,平羅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17家企業被自治區認定為新材料企業,18個產品被列入自治區新產品研制計劃,成功申報12項自治區級重點科技項目。 (記者 李良 見習記者 張適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