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人民日報看寧夏

一渠清水潤旱塬 寧夏探索黃河水資源高效利用方式

記者 秦瑞杰
2022年07月07日09: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渠清水潤旱塬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塬地上,巡了39年揚黃水渠的楊志義走近前方正待安裝的抽水泵機,拍拍厚實的鋼鐵外殼,打趣道:“聽說這個東西自帶測控設備,還能聯網監測水量,有了它管水,以后巡渠就用不上我嘍。”

  這次設備更換,是寧夏固海擴灌揚水系統自1999年建設以來的首次全面更新。20多年前,這個水利工程將一渠清水揚高送遠,管道所向,旱塬變成綠洲。如今,揚水系統不僅解決了灌區60萬人的吃水問題、浸潤155萬畝良田,更為沿線百姓帶來了更強節水意識和新的用水方式。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黃河流域農業深度節水控水”,“實施重點水源和重大引調水等水資源配置工程”。寧夏,也正通過揚黃灌溉系統,不斷探索黃河水的高效利用,讓每一滴揚黃水發揮最大效用,走向更加節水的發展道路。

  開渠解渴,千年黃河上高塬

  今年59歲的楊志義,出生在中衛市中寧縣喊叫水鄉。走在西海固地區的旱塬,“喊叫水”“旱天嶺”這樣的“盼水”地名相當常見。這些地方位於寧夏中南部干旱帶,年降水量隻有300毫米左右,蒸發量卻是降水量的10倍。

  “種了一簍子、收了一抱子、打了一帽子,天旱的時候,小麥畝產隻有70斤。”楊志義還記得缺水的往事。為了解決喝水問題,從1975年至2003年,寧夏先后修建了固海揚水同心系統、固海系統和固海擴灌揚水系統三個揚黃灌溉工程。從黃河岸邊的中衛市中寧縣泉眼山泵站抽水出發,29座揚水泵站接力,將黃河水送上150公裡之外的旱塬。

  吳忠市同心縣丁塘鎮楊塘村村民楊廷奎記憶猶新:“開閘時,水漫過來滲到地裡,有村民直接趴在渠邊捧著水喝,還有人拿盆往家裡接。”

  有了黃河水,旱地變成水田,楊廷奎記得,當年秋收,村裡澆了水的小麥地畝產達到800斤。寧夏固海揚水管理處副處長周玉國說,揚水上山,不僅解決了飲水問題,更讓整個灌區變成了糧食產區。

  楊志義也是那時候來到同心縣的龍灣泵站開始了巡渠生涯。

  讓楊志義想不到的是,巡渠沒過幾年,防止附近村民“偷水”竟成了主要工作。隨著灌區農業發展,越來越多的旱地被開墾為水田。整個固海灌區總設計灌溉面積82萬畝,開墾出的水澆田有150余萬畝。揚黃工程建成的最初幾年裡,用水矛盾突出,私自開閘放水的情況屢見不鮮。

  供水總量有限,各地泵站放水都是定額管理。“揚黃灌區的農業用水量已經觸及天花板,每年泵站都是超負荷運轉。上游泵站用得多,下游就會用得少,就算有水我們也不敢亂放啊。”楊志義說。

  轉變觀念,推行滴灌促節水

  用水矛盾,關鍵在於“用”,水定量,就隻能從用水效率下手。2011年,寧夏發布《寧夏回族自治區高標准農田建設標准》,借著農田改造的東風,不少地方開始嘗試噴灌、滴灌等節水技術。

  可管道鋪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容易,理念的推行卻沒那麼簡單。“村民都不認可這個技術”,同心縣馬高庄鄉邱家渠村村民丁勝利務農多年,仍記得剛推行滴灌時的場景,“大水漫灌村民都能看到,用滴灌,水澆在庄稼根上,看不到有水,大家不太認可。”

  龍灣泵站的工作人員走進村裡,挨家挨戶給鄉親們普及滴灌知識。理念慢慢轉變,可不少農民仍因過高的資金投入而猶豫。這時,新政策給了一記“助攻”。寧夏為進一步完善水利配套建設,對受水區各縣(區)灌區工程及農田灌溉設施進行重點改造,滴灌建設的成本,由農田水利專項資金補貼80%。

  “每畝地每年都比原先少用水70立方米。”丁勝利把因供水不足而拋荒的十幾畝地都種上了玉米,去年秋收,畝產1500斤。據了解,目前,同心縣建成高效節水灌溉土地35.5萬畝,建成區每畝地同比縮短灌溉周期70%,減少用水量30%,畝均增收達到200元。

  改革水價,用水管水更精細

  同心縣丁塘鎮河草溝村的田地裡,村民馬海走到大棚前,掀開門帘,西紅柿苗一片翠綠。打開滴灌管道閥門,“轟隆隆”的機器聲中,水流帶著肥料“走”到30厘米的土層之下,直達根系。

  “開了這個閥門,20分鐘就能澆完6畝的蔬菜苗,節水效率能達到50%。”不一會兒,地下的土被喂足,水滲上來,潤濕了地面。馬海指著手機說,這幾年他在大棚裡裝上了水肥一體化和物聯網設備,不但解決了庄稼缺水缺肥的問題,還可以通過手機精准控制水肥用量,大大減少了浪費。

  2017年以來,寧夏進行農田水價改革,全區農業末級渠系水價全部調整到運行成本,超額用水加收費用。在同心縣,政府對超定額用水實行累進加價,超定額用水20%(含20%)以內部分按1.4倍收費,超定額用水20%以上部分按3倍收費,以水價杠杆倒逼農業節水。

  精細化用水,更需要精細化測水的支持,高標准節水農田的大規模建設,也讓揚黃工程不斷更新管水方式。沿著揚黃渠道行走,3米寬的“U”形水泥管道在荒灘上延伸,楊志義負責巡檢20公裡長的干渠,渠道經過村庄,便在分水斗口散成數支,支渠、細渠、再到毛渠,水流一再分流,像一張細密大網,把渴水的農田裹住。

  支干渠之間,安裝了測控一體化閘門,對土地灌水進行精細控制與精准測量。既是“送水渠”,也是“束水渠”,高效保供又促進節約,楊志義看了新機器直豎大拇指:“一畝地規定是多少水,就放多少,真方便。”

  “這次進行的固海擴灌揚水更新改造,我們更新泵機,也對泵站、斗口實施自動化信息化提升改造,實現水工程、水資源智能遠程精准聯調聯控。”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廳長朱雲說。

  目前,寧夏引黃灌區面積1000萬畝,共有25條2290公裡骨干渠道、126座大中型泵站、990多座調蓄水池。在一渠黃河水的潤澤下,曾經的條條旱塬變成470.5萬畝高效節水農田,遠遠望去滿眼青綠。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07日   第 14 版)

(責編:閻夢婕、賈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