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本網原創

【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寧夏紅寺堡:沙丘起高樓,荒漠變綠洲

翟巧紅 梁宏鑫
2021年09月29日16:28 | 來源:人民網-寧夏頻道
小字號

“沙丘起高樓,荒漠變綠洲。”全國最大的生態扶貧移民集中區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23年的發展歷程,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

1998年開發建設初期的紅寺堡,還是一片戈壁沙丘縱橫的荒漠,森林覆蓋率不足5%,常年遭受沙塵暴侵襲。“天上看不到鳥兒飛,地上見不到兔子跑。”

隨著揚黃灌溉工程的興建,黃河水淌進了這片干涸的土地。20余年來,寧夏南部山區23萬名各族群眾遷移至此,建設新的家園。

永新村村貌。人民網 梁宏鑫攝

柳泉鄉永新村20多年的蛻變,便是整個紅寺堡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該村於1999年搬遷建設,移民主要來自海原、西吉兩縣。剛搬來時,沒產業、沒收入,更別提致富了。如今,通過大力發展枸杞種植、肉牛和灘羊養殖,永新村全村總收入達到4243萬元,年人均收入10969元。

永新村民宿一角。 人民網 梁宏鑫攝

近年來,永新村憑借其南臨羅山景區和肖家窯萬畝葡萄基地、北接孫家灘現代設施農業園區的得天獨厚地理位置,以及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等賽事資源輻射,發展個性化的庭院經濟,成為鄉村旅游的先行者。

永新村一家民宿的庭院。人民網 梁宏鑫攝

永新村的民宿採取“民宿旅游+餐飲住宿+果樹認養+土特產銷售”的模式,讓游客來一回,住宿餐飲、生活體驗和特產帶貨“一站式”到位。民宿旅游示范戶由最初的2戶發展到60戶,每年可接待游客達1萬人次,戶均年收入超過3萬元。

永新村村民家中正在晾晒的玉米。人民網 翟巧紅攝

2020年,紅寺堡全區地區生產總值71.2億元,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5468元、10925元。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也在持續優化。森林覆蓋率達到14.12%,楊柳、香園、永新3個村躋身國家森林鄉村,一幅生態別致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20年來,紅寺堡走過荒蕪,生出綠洲,成為西北干旱帶上的一顆綠色明珠。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