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人民日報看寧夏

寧夏:信息台賬助認定 扶持就業保障足

記者 禹麗敏 原韜雄 劉洪超
2021年07月28日09: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飯碗越來越穩當(關注城市困難群體①)

開欄的話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以城鄉低保對象、特殊困難人員、低收入家庭為重點,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構建綜合救助格局。

近年來,圍繞加大城市困難群體脫困解困力度,各地從就業、生活、住房、養老等重點方面,進行了許多積極的探索。本版今日起推出“關注城市困難群體”系列報道,呈現各地採取的保障措施以及未來持續的幫扶計劃,敬請關注。

“4050”就業困難人員——

信息台賬助認定

扶持就業保障足

幾年前,丈夫心肌梗死,意外離世,家住寧夏銀川市金鳳區福州南街的哈玉蓮一家頓時陷入困頓。婆婆常年臥病在床,孩子還在上學,都需要人照顧,往后的生活如何過下去,哈玉蓮一籌莫展。

那時的哈玉蓮年近四十,她坦言,因為家中瑣事多,高中畢業的她很久沒有在外工作。對她來說,既沒有一技之長,又實在沒法外出打工。“那段時間,眉頭一直皺在一起,社區工作人員了解到我家中的情況后,主動來到家裡和我詳細地談了談,之后幫我安置到黃河東路街道福通社區從事公益性崗位,來輔助社區專干、網格員開展工作。”

哈玉蓮笑稱自己在這份工作中逐漸變成了“全能型”職工,從除雜草、處理垃圾,到學習用電腦制作表格、整理文件,長了不少本事。在家門口的這份工作,讓她既能兼顧家庭,又有了一定收入。轉眼3年的服務期即將到期,今年初,社區又積極對接金鳳區就業創業和人才服務中心,申請延期兩年,繼續保障其實現就業。

如今,哈玉蓮對未來充滿希望:“最近都會擠出時間參加婦聯辦的技能培訓班,之后就可以利用學到的技能,找一份收入更高、更穩定的工作了!”

金鳳區就業創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以來,金鳳區充分發揮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台作用,建立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創業等基本信息台賬,針對不同就業困難群體實際情況,為就業困難人員進行了就業援助認定﹔此外,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安置促進就業困難群體就業再就業作用,落實自治區購買的公益性崗位指標,對家庭困難、就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以及“零就業家庭”成員實行托底就業幫扶。

據悉,寧夏近年來不斷加大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力度,通過職業介紹、職業指導、職業培訓、創業擔保貸款、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等措施,有力促進以“零就業家庭”、有就業能力殘疾人和城鎮“4050”人員為主的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創業,切實幫助一大批就業困難人員實現了就業,有效緩解了就業壓力。

今年上半年,全區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6330人,較去年同期增長6.6%,其中,不斷加大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創業扶持力度,支持其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全區對924名就業困難人員開展了創業培訓,為88名就業困難人員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277萬元,並為做好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提供制度保障,每年購買7000個公益性崗位用於安置就業困難人員並列入民生計劃。

零就業家庭——

公益崗位來兜底

就近就業收入穩

“您是來辦理老年補助的吧?請坐!”在西安市碑林區太白社區服務中心,萬娜熱情接待著辦事群眾。今年3月底,她成了社區的勞動保障協理員,如今已經能熟練處理工作,與當地居民打成一片。

萬娜是一名單親媽媽,生活壓力一直不小。“女兒體弱多病,父母也常年有病,兩年前我隻能把工作辭了,兩頭跑兩頭忙。”萬娜說。

由於沒有工作,萬娜的收入來源隻能靠失業保險金,很多時候還得父母幫襯,生活一直很拮據。去年孩子上了幼兒園,家庭經濟狀況更是雪上加霜。她便找了一份送快遞的工作,因為工作時間不固定、無法兼顧家庭,她最終還是辭掉了工作。

之后,萬娜又踏上求職路,她曾在商場做過銷售,找了幾名朋友介紹,招聘者一聽她很多時段不能上班,得照顧家庭,紛紛犯難。一向堅強的萬娜流下淚來,“自己學歷不高,找個合適的工作怎麼這麼難!”

社區網格員趙迪給她帶來了希望。3月初,趙迪在入戶過程中了解到萬娜的情況,問她對工作有什麼要求。萬娜說,“我就想有份收入,但一定要有時間能照顧家裡。”

“針對萬娜這種‘零就業家庭’的情況,市場化就業渠道比較難解決,我們便為她協調了兜底安置公益性崗位,讓她能夠就近實現家門口就業。”碑林區就業服務中心主任安淵博說。

如今,萬娜對這份新的工作非常有干勁,“她很熱心,還有雙巧手。社區組織活動,她還自制了投票箱和展板,人也比以前開朗多了。”社區主任趙宇滿意地說。

萬娜信心滿滿,“這不單是份新工作,更是邁向新生活的一步。我正在准備社會工作師的相關考試,后面還想提升下學歷,受了別人不少幫助,咱自己也得努力往前奔吶!”

安淵博介紹:“為了更好地幫助失業和未就業人員找工作,碑林區與企業合作開發了‘伯樂圈’招聘雲平台,目前入駐企業已超過兩萬家,還廣泛開展‘就業援助月’‘民營企業招聘月’‘人才夜市’等線下招聘活動。截至6月底,今年碑林區實現失業人員再就業5524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76人。”

低技能勞動者——

技能培訓送門口

精細援助一對一

“我連小學都沒畢業,也沒啥技能,沒想到能來酒店做面點師,現在每月工資有4000元左右,關鍵是還給咱繳納各種保險,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在沈陽市鐵西區某酒店內,王艷梅正在面包房裡做甜點。

“以前也沒少打過工,但都是干些零散的體力活,時間長還很辛苦,如今年齡大了,找這種活也難了。”今年50歲的王艷梅家住鐵西區艷粉街,前些年丈夫不幸去世,她獨自承擔起照顧兩位老人的重擔,生活非常困難。社區在得知她的情況后主動來到王艷梅家中,原來,鐵西區人社局聯合技能學校舉辦了針對低學歷和低技能勞動者的基本培訓班,涵蓋育嬰、家政、面點師、理發師等多個行業,因為喜歡美食,王艷梅選擇了面點師。

“培訓沒有讓咱花費一分錢,還有職業技能考試。”經過半年多的學習,王艷梅順利拿到了面點師專項技能証書,“有了証書,有了技術,到哪都有飯碗,再也不用擔心生活問題了。”不僅如此,鐵西區人社局還舉辦了多場人才招聘會,為王艷梅推薦了多家企業。

穩定的工作也給王艷梅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變化,如今的她,臉上常挂著笑容,還經常參與社區組織的各項公益活動,節假日為獨居老人送上精心制作的面點。“這麼好的政策讓我的家庭生活得到了諸多改善,我也要通過努力來更好地回報社會。”

“給錢給物,不如給技術,有了技術才好發展。”在鐵西區彰驛站街道,村民王善榮笑著說,很多低學歷和低技能勞動者通過聯合培訓學校,提高了勞動技能,實現了就業。鐵西區在彰驛站街道舉辦了多期培訓班,將技能培訓送到農民家門口,變“輸血式”為“造血式”幫扶,進一步加快了村民脫貧致富的步伐。

在鐵西區,各社區普遍設立了專門為就業困難人員服務的綜合服務窗口,免費提供勞動保障、政策咨詢、職業指導等公共就業服務﹔針對就業困難人員的特點和需求,還集中開展上門服務和“一對一”精細化援助。此外,鐵西區還進一步實施特別職業培訓計劃,組織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積極落實鼓勵就業困難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政策,鼓勵他們各展所長,多渠道就業和創業,並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服務。

“年初至今,鐵西區已經有1081人參加技能培訓,1118名就業困難人員順利實現再就業。”鐵西區人社局就業科科長李莉介紹。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28日 第 15 版)

(責編:閻夢婕、賈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