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民生福祉全面增进 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工作追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夯实民生保障基础、创新民生保障措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劳有所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翻阅宁夏保障和改善民生“答卷”,一件件民生实事看得见摸得着,一项项惠民举措接连出台,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幸福宁夏的民生温度。
宁东基地管委会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产业工人办理社保业务。
宁夏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操作现代化乳制品生产线。
宁东医院,医护人员查看患者病情。
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十幼儿园,老师带着孩子们做游戏。
银川市兴庆区福川苑小区,工人进行小区排水管道改造。(图片均本报记者 马楠 王洋 摄)
就业创业有门路
前不久,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王小刚与宁夏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就业意向,他欣喜不已。
由于从小对现代化企业“蓝领”比较向往,王小刚立志读完大学也要成为制造业经济的“弄潮儿”。“听到伊利乳业要面向全区普通高校招工,激动得一宿没睡踏实。”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王小刚感到很自豪。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宁夏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相继出台“稳就业13条”“保就业18条”“促灵活就业11条”等一系列高含金量政策措施,不断健全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强化就业兜底保障,全方位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千方百计统筹推进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实现稳定就业。
得益于宁夏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的公益性岗位,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果园村村民万具忠顺利实现就业。“每天按时上下班,每月1700余元的工资准时入账,感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万具忠说。
民生民利看得见,为民惠民无终点。宁夏不断改进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行“订单、定岗、定向”式培训和直补企业、直补个人培训,实施以工代训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为广大群众“一技傍身”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瞅准“海原司机”劳务品牌带动就业机会,在浙江一电子厂上班的田贵返乡学习汽车驾驶证B证。“政府补贴6500元,驾校优惠300元,我只花了80元,就掌握了一门技术实现稳定就业,这是多好的事啊!”田贵高兴地说,按照目前的行情,开货车跑运输月收入可达7000元以上。
安享晚年更幸福
夏日来临,阳光正好。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燕鸽村村民强风兰差不多每天都与村里的老姐妹一起出门遛弯。
“人老了最担心的是自己在家只能和电视‘说话’,现在周边环境好,每天出门走上几圈,和好姐妹说说心里话,心情别提多好啦!”76岁的强风兰家中四代同堂,生活越过越幸福。“党的政策好,我和老伴养老金年年涨,吃穿根本不发愁。”强风兰笑着说。
幸福安康是民生所向。近年来,宁夏不断加快推进社保制度改革,健全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保障适度、层次多样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现全区统收统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机制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基本建立,扩面参保、基金征缴成果显著。
银川市兴庆区不断加大本级财政对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补助力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万余人,低保、特困、重度残疾、易返贫致贫群体参保缴费达100%。“我们本级财政对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补助资金逐年增加,已从2017年的400万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500余万元。”兴庆区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周梦杰说,目前该区养老保险待遇领取9376人,月人均基础养老金达287元。
社会保障,民生之依。宁夏深入实施社保费减免缓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免申请、免填单、免跑腿、发告知函“三免一告知”快办服务。2017年至2022年4月底,深入实施社保费“减免缓”政策,为参保企业和个人减轻缴费负担271.42亿元。
经过4个阶段的改组改制,宁夏夏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达26万吨以上。2021年,享受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27.06万元,1093名职工稳定就业,工资准时发放。“政府‘真金白银’帮企业纾困减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温暖,扩产增效、稳定就业信心更足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看病就诊有“医”靠
病有所医是生命最朴实的需求,只有守得住健康,才能乐享人生的锦绣繁华。
70岁的刘先生曾在陕西省工作,退休后到吴忠生活。今年4月初,刘先生入住吴忠市人民医院进行腿部手术,康复后在该院医保结算窗口顺利办理出院异地结算手续。“现在就医门诊费用跨省异地结算真是太方便了,不用来回跑腿,也不需要自己垫付费用,既省时又省力。”刘先生说。
近年来,宁夏通过建立完善稳定的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健全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自治区统筹制度,落实多元复合式付费方式,动态调整3752种医保药品目录,将275个国谈医保药品纳入“双通道”管理目录,打破跨省异地就医“壁垒”等,推进医保从“广覆盖”走向“高质量”,逐步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慈善救助、医疗互助、商业健康保险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让群众病有所医、医有所保。
银川市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服务,实现问诊就医“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线上签约门诊大病患者逾2.4万人,线上问诊3万多人,送药上门2万多人次,线上支付总额471.1万元,医保报销246.6万元。
出生2个月的小宇是一位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入住宁夏人民医院儿童神经科就医,注射救命药“诺西那生钠”,术后情况平稳,未见不良反应。小宇是“诺西那生钠”纳入医保后宁夏第一例治疗的患者。“以前这针救命药要近70万元,现在降至每针3万余元,给孩子争取到了生的希望。”小宇的妈妈说,国谈医保救命药品切实减轻了她家的就医负担。
学有所教育新人
在吴忠市朝阳小学,编程课、机器人课、智慧厨艺课等这些寓教于乐的“未来课程”均已进入课堂,已实现覆盖所有学生。
“借助‘网络空间’,不仅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让学生学习时空被无限延伸,使课前、课中、课后有效联通。”朝阳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该校通过打造班班智能班,建成云、网、端一体化的智慧校园环境,从智慧管理、优质资源供给、教学模式变革、校本课程重构、校本教研、评价方式重塑等方面探索构建学校教育新样态。
2018年7月,宁夏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首个“互联网+教育”示范区。3年多来,宁夏160余万教育人口向互联网“迁徙”,建成全国第一个“互联网+教育”省级大平台,实现从基础设施、资源到应用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师生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居全国前列。
教育是民生之基,关系千家万户利益。近年来,宁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为载体,通过实施立德树人、资源增量达标、规范化管理、新时代强师、改革创新“五大工程”,不断强化教育发展保障,全力推动基础教育提档升级,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构建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
今年1月,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五中学10栋崭新的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投入使用,书法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一应俱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琅琅读书声不时传来。“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基础。”吴忠市红寺堡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区新建高级中学、五中、六小和弘德希望小学,打造义务教育示范标杆学校7所,推进基础教育由“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
住有所居心更安
“我做梦都想不到,能住进宽敞明亮、舒适温暖的砖瓦房。”彭阳县交岔乡保阳村村民周志富说。享受到宁夏危窑危房改造政策,他和家人住上了安全敞亮的新房子,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作为全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省(区)之一,宁夏在全区22个县(市、区)全面实施危窑危房改造工作,通过建立“逐户建档、对图销号和区市县乡四级联动一线督导”等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创新整村推进模式,危窑危房改造“改”到了群众心坎上,也“改”出了美好新生活。
安居,是老百姓最朴素的追求,也是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近年来,宁夏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一项关键举措,大力实施农村危窑危房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让广大群众住上“放心房”“安心房”。
中卫市抢抓政策机遇,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19年至2021年,累计改造122个老旧小区,惠及群众2万多户;银川市持续对2000年以前建设的老旧小区进行居民上下水、供气、供暖等项目改造,已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占老旧小区总数的一半以上,投入资金约20亿元。
“现在,小区路面平了、新修了广场、改了下水管道,比新建小区还漂亮!”2021年夏,银川市兴庆区汽修厂家属院完成改造,将原有的两个老旧小区打通,合理规划、统一管理,更名为粮运小区,让曹玉蓉等老住户幸福感原地升级。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站在历史新起点,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宁夏正以更大的力度、更强的措施,让民生福祉更有温度更有质感。(记者 马照刚 周昕)
记者手机:
幸福是直抵心坎的温暖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王小刚来说,幸福是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对于76岁的强风兰来说,幸福是每天和老姐妹一起出门遛弯;对于出生2个月的小宇来说,幸福是救命药“诺西那生钠”纳入了医保;对于老住户曹玉蓉来说,幸福是老旧小区改造让她原地住“新家”,老百姓的幸福其实就是这么简简单单又实实在在。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宁夏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重要位置,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把为民初心镌刻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中。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各级党委政府、广大党员干部用实干纾解民意、用行动温暖民心、用效果幸福民生,一项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一笔笔增进百姓福祉的资金投入,一件件有温度有质感的民生实事 ,变成了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汇聚成爱民惠民利民的涓涓暖流,直抵群众心坎。
回望过去,宁夏民生答卷力透纸背温暖人心。展望未来,我区民生改善不停步,人民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记者 张晓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