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人民日报看宁夏

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应用生态日益丰富

中卫 加速发展云产业

记者 李增辉 秦瑞杰
2021年10月18日09: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核心阅读

作为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和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双节点城市,宁夏中卫将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点工程持续推进。2020年,中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0.8%,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3%,带动就业3500人以上。

教室前头的大屏幕上,是千里之外热带雨林的直播投影。11岁的米百灵攥着彩笔,在本子上画出一片大大的蓝色云朵。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东台学校的多媒体美术课堂。通过不远处西部云基地的数据传输,孩子们清晰地看到了远方的景象。

作为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和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双节点城市,中卫正将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点工程持续推进。

18日举行的中卫“云天大会”主论坛,以“绿色发展·数据共享”为主题,见证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与勃发。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

走上中卫工业园区的一座土丘,一眼望去,银白色的厂房渐次铺展。

“是不是有点冷?”迎着风,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建华紧了紧衣服说,“温度低,就是我们发展云产业的优势之一。”

中卫年平均气温8.8摄氏度,适宜发展全自然风冷。同时,这里清洁能源占比90%以上,水和天然气价格相对低廉,土地资源丰富,是光纤网络建设的最佳选择地。

“自然条件虽然好,可也要竖起梧桐枝,才能引来金凤凰。”2014年,西部云基地刚开始建设,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局长雍家鹏就憋着一股劲,“产业发展,基建先行,要做就做国际最高标准。”

走进园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高矗立的数座高压电塔和110千伏变电站。“经过几年建设,我们的电网不仅输电量大,供电安全性也高。”指着太阳下闪光的电塔,雍家鹏颇为自信,“一般为了保证供电稳定,会采取双路供电,一路断了可以用另一路,然而我们用了四路供电,在备份之上再做备份。”

在看不见的地下,建设标准也毫不含糊。在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一排排机柜排列整齐,密密麻麻的排线收束在一起向外延伸,通向几千公里之外的节点城市。

“要想富,先修路。同样的道理,大数据产业想发展,首先就要修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中国联通中卫分公司总经理陈志鹏介绍,西部云基地刚开建时,中卫与北京、西安、太原等直连的信息通道就被接连铺设。“枢纽节点之间互通,能够让数据流通速度更快、延迟更低。”

中卫市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局局长冯旭坦言,“只有做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才愿意落地。”

如今,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为中卫引来了“金凤凰”,6个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建成投运。据统计,中卫已累计完成投资80亿元,建成机房面积约25万平方米,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60万台,成为目前国内服务器装机能力领先的城市之一。

促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

“远在北京的外卖用户下单,数据便能在几毫秒内传输到中卫并完成运算。”冯旭介绍,中卫数据中心集群建成后,招商引进了200余家云计算企业。

云计算产业在中卫蓬勃发展,吸引了全国头部公司入驻,也深刻影响着当地企业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头部公司从地域上来说距离中卫太远,只有通过本土化的支持,云计算产业才能更顺畅地发展。”中卫市恒力电控公司负责人陈鸿庆言语中透着自信。可就在5年前,对于是否转型做最热门的大数据产业,他心里还犯嘀咕。

真正让陈鸿庆下定决心的,是去西部云基地的一次参观。亲眼看看机柜、和大数据公司负责人长谈之后,他心里有了底。“参观之后,觉得数字产业离我们很近。这种近,不光是物理距离,还是心理距离上的。”

2016年,这家曾经以电子仪表为主营业务的中卫本土公司全面转型,着手开发大数据应用产品,并于2020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2019年9月,中卫市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云天中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培育新产业和新业态。借此“东风”,更多加入转型大潮的本土企业积累起技术,走上了追求高附加值的发展之路。

2014年,西部云基地开建之际,中卫本土企业美利纸业进入云计算领域,成立中冶美利云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现在服务器已经全部租用出去,云产业的营收已经占到集团总体营收的80%。”美利云运营总监李辉介绍,“从单纯卖机柜,到逐步升级到提供运维技术、服务制度,现在我们可以做到一个客户一套策略,售卖建设标准。”

经过7年发展,中卫大数据产业链不断延长、产业生态日益丰富,也改变着当地人才的职业道路。

见到美利云中卫数据中心运维负责人潘玉亮时,他正穿过一排排支架,仔细检查每一台机器。

“从来没想到会干这一行。”这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早些年在石油领域工作,负责电子仪表的调试。经过几年学习,他已经成为公司的技术带头人。“刚开始全是外地专家带着我们干,现在中卫本地的工作人员也成长起来,逐渐形成了一支本土化的运营团队。”

截至目前,中卫市信息产业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2020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0.8%,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3%,带动就业3500人以上。

服务上云端,民生享智能

在中卫,每个人都对“云”有着自己的理解。

“有了云,诊疗更方便了。”中卫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师罗丽说。最近,她每天都要抽出两个小时坐在医院的远程心电中心,诊断9家基层卫生院传来的心电图。

患者在乡镇卫生院拍摄心电图像,市里的医生在电脑上一点,在3分钟内便可完成初步诊断,“有了这套系统,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级医院的诊疗服务。”罗丽说,医院已经建成远程影像中心、远程心电中心,先后完成7191例远程影像诊断和4294例远程心电诊断服务。

2018年7月,宁夏获批创建全国首个“互联网+医疗”示范区,依托中卫的云产业基地,相继研发出智能监测戒指、远程巡回诊疗车等,逐渐深入人们健康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有了云,清扫更加精准了。”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保洁员姬学鑫打开手机APP,自己的行动轨迹和负责片区在地图上清晰可见。

通过搭建“环卫云”大数据平台,746万平方米的城区保洁面积被细化为238个责任片区,保洁员的清扫范围更明确,反应更及时。中卫市环卫部门建立起精细化监测体系,通过动态巡查,实现城区地表垃圾停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2017年,相关经验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智慧政务、智慧环保、智慧农业、智慧消防……越来越多的民生工程正在接入中卫的网络云系统。“将大数据技术与公共服务相结合,落地中卫,有助于推动解决民生问题,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卫市委书记何健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18日 第 10 版)

(责编:阎梦婕、宽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