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2022年06月16日09:21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將創新驅動戰略確立為“五大戰略”之首,這為寧夏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明確了任務。

目標催人奮進,發展未來可期。

“作為科技工作者,我們倍感振奮,充滿信心。今后將再接再厲,為推動寧夏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西北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東新說。

回顧過去5年,寧夏科技創新迎來全新發展。

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寧夏堅定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建立東西部科技合作機制,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大力推進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速壯大創新主體,推動全區科技創新工作實現了快速發展。全社會R&D投入強度增長到1.52%,年均增幅居全國前列﹔全區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排名上升至全國第18位,邁入全國二類創新地區,寧夏科技創新工作得到國務院通報激勵,科技部將寧夏科技創新實踐譽為“寧夏現象”。

邁步新征程,實現高質量發展,既要振奮精神、鼓足干勁,也要立足實際,認清發展面臨的困難。

與東部省區相比,寧夏還存在著創新意識不強、創新基礎力量薄弱、創新生態亟待優化等問題。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經濟結構矛盾突出,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增長動力后勁不足,質量效益仍然偏低,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生態保護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創新解決方案。

“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解決寧夏發展面臨的深層次問題,必須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依靠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自治區科技廳負責人說。

當前,寧夏產業發展正處於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優化提升、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枸杞、葡萄酒、奶牛、肉牛、灘羊、冷涼蔬菜等產業特色明顯,煤化工、電力、冶金、裝備制造產業基礎扎實,新型材料、清潔能源、綠色食品勢頭強勁,有一批產業核心技術取得突破,處於並跑和領跑地位:

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創新開發及產業化項目在多個關鍵核心領域實現“零”的突破,為寧夏首次摘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共享集團建成世界首個萬噸級裝備鑄造3D打印智能工廠,天地奔牛研發出世界最大年產2000萬噸智能綜採輸送裝備,吳忠儀表超大口徑調壓裝置關鍵用閥成功應用於中俄輸氣管線,寧夏維爾鑄造公司研制的中國標准高速動車組鋁合金枕梁成功在“復興號”上應用。

未來5年,寧夏將處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發展動能轉換加速期,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打造產業發展新優勢,實現要素拉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推進高質量發展,關鍵在科技創新。

“當前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產業格局加速調整的時代,誰在創新上佔據制高點,誰就能掌握先機、贏得優勢、贏得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強企業科技創新工作,迎接新挑戰,實施新舉措,煥發新動力,開創新局面,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貢獻更大的力量。”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玉山表示。

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對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作出系統部署,要求“深化‘科技支寧’東西部合作,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重點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創新成果轉化應用上下功夫,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

“我們將全面落實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安排部署,奮力開創創新驅動發展新局面。”自治區科技廳負責人介紹,科技廳將做好“六個著力”,推動寧夏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著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方面,堅持“產業出題、科技答題”,緊扣重點產業、重要領域科技需求,依托東西部科技合作機制,匯聚區內外科技創新力量,統籌推進共性技術研發和核心技術攻關。

著力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行動”,加快科技成果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轉化,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著力培育壯大科技創新主體方面,持續實施企業家創新意識培育行動,建立有利於企業家參與創新決策、凝聚創新人才、整合創新資源的新機制,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激發企業家創新精神。

著力厚植科技創新力量方面,堅持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實施高新區發展能級提升行動,優化國家高新區管理體制,推進自治區高新區動態管理,提升創新發展水平。鼓勵引導企業、園區及其他社會力量創辦新型研發機構,壯大科技創新力量。

著力推進“科技支寧”東西部合作方面,進一步發揮企業科技合作主體作用,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推進東西部科技合作,建設好全國東西部科技合作引領區,匯聚全國創新資源助力寧夏創新發展,推動更多創新人才引進、創新技術落地、創新成果轉化,打造東西部跨區域協同創新樣板。

著力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堅持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全面落實中央科技體制改革攻堅三年行動方案要求,持續完善以需求為導向的項目形成機制,推行科技項目“揭榜挂帥”“賽馬制”等新機制,深度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有好的創新驅動政策支持,讓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我們將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養高水平科研隊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寧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寧夏維爾鑄造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小寧說。(記者 馬 越 和牧川)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400萬噸/年煤制油項目。(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閻夢婕、賈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