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陶人”王永紅:用泥巴講述村裡的故事

2022年05月27日10:00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王永紅是賀蘭縣的名人,她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銀川市民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但她最喜歡的稱呼是“陶人”,這也是她的微信昵稱。“我是土生土長的陶樂人,用家鄉土捏制家鄉人,我稱它為‘樂陶泥人’。”

  泥巴在她王永紅手中“活”了起來,作品《看大戲》中,幾個調皮的小孩“猴”在一截樹根上,爭相眺望著遠處的舞台,台上一群身著戲服的演員在吼秦腔。送戲下鄉的情景再現。

  這是王永紅自2006年起創作的《一個村子的故事》的延續,至今已豐富至1500余件作品。除了捏泥人,王永紅近幾年集中創作場景式泥塑,一組作品由房屋、水井、籬笆、家畜以及身處其中的主人家共同組成,再現農耕生活以及中國傳統習俗。

  王永紅泥人制造工藝是用鐵絲做骨架的實心泥人,缺點是易裂痕、難保存,尤其每次外出參展,盡管精心包裝,來回一折騰便缺胳膊斷腿,可把王永紅心疼壞了。為了延長泥塑壽命,王永紅想盡了辦法,這些年她嘗試用棉花、蒲毛和報紙等既可隨著泥巴變形,又有一定支撐作用的物體做“骨架”,又購買了練泥機、高溫電窯等設備,經10多個小時高溫燒制,將泥塑制成了中空、輕便、可水洗的陶制品。

  “現在除了創作時仍需使用‘骨架’,成熟的作品可以使用模具,這樣方便帶學徒,讓手工技藝得以傳承。量產后可買賣、可贈送、可收藏,作為文創產品進入市場。”王永紅說。

  賀蘭縣文創中心展廳裡還有這樣一組泥塑,一位指揮和四位伴奏者中間,數十位系著紅領巾的小學生張開嘴巴大聲放歌,站在這組泥塑前,似乎已經聽到了紅歌陣陣。這是建黨百年主題作品《唱支山歌給黨聽》,同題材的還有《送軍糧》《做軍鞋》等。

  “這10年來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族團結、美麗鄉村、文化大院等現實題材為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也讓作品與時俱進,接下來我還想創作生態移民中有關閩寧協作的故事。”王永紅說。

  目前,王永紅被評為自治區級非遺傳承人,多次赴國內外參加各類展會,用泥巴講述黃河邊的故事。(記者 王曉龍 馬楠 白茹 文\圖)

<p>    <p  align=

  王永紅為作品打包,原生態的泥塑已經成為寧夏的文化名片傳向國內外。

<p>    <p  align=

  泥塑已納入賀蘭縣一中校本課程,在手工實踐中科普傳統技藝。

<p>    作品《庄戶人》再現過去村裡開大會的場景:要開會,先燒炕,先“扯磨”,后分活。</p>

  作品《庄戶人》再現過去村裡開大會的場景:要開會,先燒炕,先“扯磨”,后分活。

<p>    <p  align=

  栩栩如生的泥塑形象源於王永紅對身邊人與事的悉心觀察。

<p>    <p  align=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作品《做軍鞋》,反映解放區婦女擁軍的景象。

(責編:趙茉鈺、賈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