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本網原創

羅山腳下楊柳村:鄉村美景入畫來 小康路上幸福長

劉峰 穆國虎
2022年05月21日08:41 | 來源:人民網-寧夏頻道
小字號

雨后,從紅寺堡城區出發,沿著羅山西側的國道338線往南行駛,一個叫“楊柳村”的移民村出現在了眼前。

楊柳村的村民來自六盤山下的隆德縣,2004年搬遷至此,分為楊柳、西川2個自然組,現有4490人。“叫個楊柳村,卻是個十裡開外沒棵樹的荒沙灘”,當地村民邵建新回想起剛到楊柳村時的情景仍記憶猶新。

18年來,移民們與風沙比倔強,種楊樹、植柳樹、栽葡萄、建大棚……日升月落,草長鶯飛,年復一年的奮斗著。如今,黃沙退去,白楊挺拔,楊柳依依,葡萄成片,街巷整潔,楊柳村已成為綠意盎然入畫來的美麗鄉村,走上了幸福小康路。

楊柳村一角。人民網 穆國虎攝

產業發展是關鍵

走進楊柳村,紅瓦房、灰磚牆,大木門,傳統農村院落映入眼帘,家家戶戶庭院整潔干淨,村道兩旁綠樹成蔭。整個村子被成片的葡萄地包圍著……

楊柳依依。人民網 穆國虎攝

今年45歲的邵建新初到楊柳村,隻能靠種玉米、外出務工維持生計。“年頭到年尾,就能混個肚子飽。”

發展產業是實現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主要途徑和長久之策。脫貧攻堅開始后,紅寺堡的一家葡萄酒企業流轉了村上的大部分土地,用來種植釀酒葡萄。邵建新的土地也流轉了,他和家人農忙時,在葡萄種植基地干活,農閑時去紅寺堡城區打工。

“土地流轉后,老百姓既能得到流轉費,還能就近務工,特別是解決了留守婦女家門口的就業問題。”楊柳村駐村第一書記楊津霄說,目前,楊柳村的釀酒葡萄種植面積達5160畝,每年葡萄展藤、採摘期間可解決400人就近務工,“每戶每年在葡萄地務工,能收入10000元以上。”

同時,楊柳村還發展了特色產業,建設40座溫室大棚,其中19個大棚種植油桃,21個大棚種植蔬菜。“年景好的時候,一個棚能收入兩萬元。”邵建新說,因楊柳村發展特色富硒農產品,有機綠色,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來村裡游玩的人,都會買幾斤瓜果蔬菜回去嘗嘗鮮。

油桃採摘節是楊柳村每年重要的活動之一,借助這一活動的影響力,將村裡的油桃、蔬菜、瓜果、土雞等銷售出去,幫助農民增加收入。2021年,楊柳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萬5千元。

發揮幫扶優勢

經過多年的發展,昔日干沙灘上的楊柳村,已小有名氣。

近年來,楊柳村獲得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首批國家森林鄉村、全國水權改革示范村、自治區十大特色產業示范村等多項榮譽稱號。

榮譽也是發展的機遇。楊柳村申請注冊“煙紅楊柳”“潤楊柳”兩個商標品牌,圍繞玫瑰、黃花菜、干鮮果品等產品深加工探索有效經營方式。

目前,楊柳村有專業合作社3個,除葡萄與玉米外,種植黃花菜100畝、油桃60畝,還有牛、羊、雞鴨。“搞養殖的,多數為年齡大,不宜外出務工的村民,如何讓這部分人也能提高收入,很關鍵。”楊津霄坦言。

楊柳村的土雞。人民網 穆國虎攝

“咱這土雞一隻能賣150元。”今年63歲的楊映海和老伴利用桃園林帶散養“桃花雞”,一個月有1800元左右的收入,自家土地則全部流轉種植葡萄。

說起養雞,老楊最感謝的就是駐村扶貧工作隊。在搬遷至楊柳村后,工作隊了解到老楊之前有養雞的經驗,於是動員他開展林下散養土雞,可是楊映海一想人生地不熟,雞養好了賣給誰呢?

“不用擔心,我保准你的土雞能賣出去。”扶貧工作隊的隊員告訴楊映海,“你隻管將雞養好,銷售不用愁。”等到楊映海家的雞出欄了,駐村工作隊向單位的同事、朋友推薦老楊的土雞。沒多久,你一隻,他一隻,老楊的雞還不夠訂。

“先要培養老百姓的信心,讓他們願意干,知道這事能掙錢。”楊津霄說,楊柳村整體脫貧后,還有14戶屬於易致貧戶,楊映海是其中之一。目前,楊柳村正在開展林下零散養殖、庭院特色種植、棚圈設施種養,打造老楊“桃花雞”、老黨員“土蜂蜜”兩個特色產品名片,發揮老百姓自身優勢,找准適合的產業,讓老百姓多掙錢,過好日子。

楊柳村民宿一條街。人民網 穆國虎攝

文旅融合促發展

走進楊柳村的鄉愁記憶館,犁、馬鞍、石磨、黑白電視、撥號電話等老物件依次展現在眼前,移民搬遷前后圖片,更是記載了楊柳村移民18年奮斗的歷程。

鄉愁記憶館內。人民網 穆國虎攝

通過今昔對比,讓人們知道移民搬遷政策好,記住鄉愁。楊柳村靠近紅寺堡移民舊址感恩廣場、羅山飛行基地,過往游客一般會選擇來楊柳村歇歇腳。

要讓人願意來,來了能留下,走了還惦記。“首先要環境好,讓人舒心。”楊津霄說,村裡花大力氣整治村庄環境、庭院環境、生態環境,種植金葉榆、經果林、玫瑰花、海棠等近10萬株,將沿街房屋圍牆改造為景觀牆。

楊柳村的村民將隆德的傳統文化帶到了這裡,游客能賞字畫、學剪紙、聽秦腔、品美食。目前,楊柳村建設有游客服務中心、鄉愁記憶館、鄉村大舞台、民俗文化長廊、百畝玫瑰觀光園,還打造了1條特色民宿街道、1家特色暖鍋餐飲名店、60家鄉村農家樂。

日漸完善的旅游配套設施,不僅改善和美化了村庄的環境,也滿足了游客日益增長的旅游需求,讓游客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責編:梁宏鑫、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