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巷頭條│願天下不再“失孤”寧夏“團圓”行動讓46個失散家庭重團圓
繼電影《失孤》原型郭剛堂於今年7月成功認親后,12月6日,電影《親愛的》原型孫海洋也實現了團圓,與被拐14年的兒子孫卓在深圳相見。電影中沒能等來的團圓在現實中實現了,這樣觸人心弦的故事,也在寧夏發生著……
今年1月以來,公安部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團圓”行動。寧夏公安廳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明確要求把幫助父母尋找子女“團圓”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讓認親路變得短一些。截至12月13日,已幫助46個失散家庭實現團圓,找回寧夏被拐或走失兒童17名。
葛民生(第一排右四)時隔61年與家人團聚。受訪者供圖
走了61年的團圓路
“太高興了,從小就聽父母念叨了一輩子的二哥,終於找到了。多虧了公安民警同志,父母的遺願終於得以實現。”今年6月,61歲的葛建春在寧夏銀川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的陪同下,和家人驅車640多公裡,從銀川市趕往陝西省寶雞市太白縣,與失散61年的二哥葛民生團圓。
這一次兄弟相見之路,走了61年。
葛建春回憶,1960年由於父親葛陽慶工作的原因,父母分隔兩地,懷孕的母親湯藍英帶著大兒子葛安生和二兒子葛民生,搭乘火車從甘肅蘭州出發去陝西西安。當時火車上環境嘈雜和人員流動大,湯藍英又要分心照顧兩個小孩,一時不慎,竟丟了葛民生。61年來,一家人一直沒有放棄尋找。今年,終於找到了。
“你把襪子脫了我看看。”在認親現場上,兄弟倆剛見面,葛建春就說了這句話。看到葛民生脫掉襪子后露出的小腳趾有兩瓣指甲,立即哽咽抱住他說:“對,你就是我哥哥,我們家人的指甲都這樣。”
今年“十一”假期,葛民生帶著自己的家人來到銀川。“父母去世之前念念不忘的就是二哥,最大的心願就是能找到他。現在我們一家子團圓了,相信他們一定很欣慰。”葛建春說。“以后逢年過節,我們這個大家庭變得更熱鬧了。”
寧夏公安廳刑事技術處警務技術二級主管周棟正在進行DNA檢測。寧夏公安廳供圖
認親“金標准”一錘定音
走失61年的老人葛民生同家人認親,是團圓行動以來寧夏親屬失散時間最久的尋親成功案例。DNA檢驗被稱為鑒定親緣關系的“金標准”,是此次尋親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在“團圓”行動刑事技術集中比對會戰中,通過全國數據資源共享,寧夏公安廳刑事技術處警務技術二級主管周棟,發現了一條重要線索:在陝西省寶雞市太白縣一男子張某某(44歲)與尋親人葛生陽比對高度疑似,需要進一步核實。得知這一重要線索后,銀川市公安局民警立即聯系陝西省寶雞市公安局,在當地民警的幫助下,經過一番工作,成功比中張某某的父親張成(66歲),確定其為61年前失蹤兒童葛民生。
“比對過程確實挺曲折的,雖然不停循環著失敗,但我始終給自己打氣再來一遍,成功那一刻心情非常激動。”周棟解釋,理論上,如果打拐庫內有雙親及孩子的DNA樣本,系統可自動進行精准比對。但現實情況往往錯綜復雜,需要技術人員從海量數據中人工篩選比對。
見証葛家兄弟的認親現場后,周棟深受觸動。“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孩子走丟和他們的親人都是影響很大,我的工作能幫助彌補他們的遺憾,我感到驕傲。”周棟說。
今年5月,為深入開展“團圓”行動,寧夏公安廳刑偵部門在全區范圍內設置“團圓”行動25個免費採血點,同時採集身份不明人員、走失人員的血樣,檢測DNA並錄入全國打拐庫。
“得益於打拐庫的不斷擴大,以及DNA檢測技術的進步,DNA比對的精准度和效率都有所提升,為‘團圓’行動在寧夏提供技術支持。”寧夏公安廳刑事技術處警務技術二級主管王婧茹說。
中衛市沙坡頭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吳海洋在雨中等待失蹤人員章某現身。受訪者供圖
大千世界中找尋蛛絲馬跡
在尋親過程中,刑偵民警的工作也至關重要。在DNA鑒定樣本條件不足的情況下,他們需要在海量信息中尋找線索﹔還需要組織認親,並在認親后協同民政、婦聯等相關部門,幫助被拐、失蹤人員融入家庭和社會。
2007年,家住中衛的章某因就業壓力及內心困惑離家出走,自此杳無音訊。14年以來,中衛市沙坡頭區公安分局高度重視,負責民警從海量信息中尋找蛛絲馬跡,奔赴多個省市縣核查線索。
今年9月20日,沙坡頭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團圓”行動專班梳理相關信息時,比對發現失蹤人員章某的身份証號與2020年12月上海市公安局登記過的一男子身份証號一致。得知這一信息后,該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吳海洋積極對接上海市公安機關,尋找該男子登記時採集的血卡進行DNA鑒定。經鑒定,該男子與章氏夫婦符合親子遺傳關系。吳海洋和他的同事立即前往上海尋找章某。
到達上海之后,在上海市公安局刑偵局、楊浦分局的支持下,找到了章某的下落。吳海洋拿出提前拍好的家裡生活的照片和視頻,由章某進行比對確認,告訴他家裡的近況,最終成功勸說章某回歸家庭。
“作為警察,到處奔波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但是看到他們一家人再團圓了,我覺得多苦多難都值得。”吳海洋說。
據了解,寧夏公安系統今年全面梳理改革開放以來本地兒童被拐積案,逐案建檔,重新閱卷和查找被拐兒童家屬了解情況,深入查找破案線索,運用偵查新手段,利用大數據資源挖掘破案突破點。逐條核查案發經過,重新研究定性,重新梳理研判涉嫌拐賣犯罪的可疑人員相關信息,開展案件串並和余罪深挖工作。其中,今年2月,成功偵破公安部挂牌督辦“2010.10.09”中衛市林某豪被拐案,解救被拐兒童林某豪,抓獲犯罪嫌疑人3人,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我們組織多警種同步上案、同向發力,開展聯合會商研判,集大數據研判、DNA檢驗鑒定等技術於一身,積極探索,總結提煉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戰法。”寧夏刑偵總隊一支隊支隊長、“團圓”行動專班負責人王成說。
下一步,寧夏刑偵部門將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運用傳統+新媒體宣傳手段,深入發動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支持參與,深度使用數據篩查比對和刑事技術檢驗鑒定等措施,讓更多失蹤被拐兒童、疑似被拐人員、身份不明人員回家團圓。(張文 趙茉鈺 楊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