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本網原創

鄉村變化看小康丨寧夏海原縣:新村新產業 帶來新生活

2021年09月14日10:56 | 來源:人民網-寧夏頻道
小字號

走進寧夏中衛市海原縣史店鄉田拐村,家家紅瓦青檐,建筑錯落有致,村道綠樹成行,院落干淨整潔。這個宜居宜游的小山村,曾是十裡八鄉有名的貧困村,隨著荒山綠起來、村子靚起來,群眾也富了起來。

錯落有致的田拐村。海原縣委宣傳部供圖

“6年前我家還是土坯房,村子裡也是破敗不堪,一下雨道路就泥濘不堪,村道窄到驢車都難以通過。”田拐村村民田玉林說,因為上學不便,自己很早就退了學去城裡打工,年輕人也沒幾個願意留在村裡。

村支書楊彥俊回憶道,曾經的田拐村地形復雜,家家戶戶居住散亂,為拆遷改造,給村民一個好環境,沒少做宣講。2015年,村干部們挨家挨戶走訪做工作,征得同意后,將整個村子進行改造。拆除高堡子、謝台、陽窪危舊房屋,硬化拓寬村道,並實施陽窪自然村異地遷建工程。

拆舊房、建新村。僅2年,田拐村拆除土坯房屋1.35萬平方米,爭取整合資金1800余萬元,改造危房468戶,硬化巷道12.8公裡,新建了公園、文體廣場、文化服務中心、民俗展廳。一個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村道寬敞、綠樹成蔭的新田拐村拔地而起。環境好,村子靚,不僅村民自己歡喜,還吸引了游客前來採摘旅游。

田拐村紅梅杏。海原縣委宣傳部供圖

為實現環境整治,田拐村將后山起伏不平的丘陵改為梯田。“村民習慣種旱地,雜糧、小麥掙不上錢還不利於水土保持。”楊彥俊說,村裡利用梯田建成1萬畝紅梅杏基地,通過招投標方式引入企業種植紅梅杏,企業再雇用村民在自家地裡務工。如今環境好了,荒山變成青山,村民也得到真金白銀。

“我家以前種田,遇上旱天,自家吃糧都成問題。”田玉林算了一筆賬,他家在山上有20畝地,退耕還林款第1年每畝給500元,第3年每畝給300元,第5年每畝給400元。現在村子美,游客多,借旅游的“東風”,去年田玉林的農家樂收入5萬,直播銷售紅梅杏又掙了13萬,加上其他收入,一年存下26萬。今年,田玉林又建起了養殖場,做著新打算。

在海原縣新民村、宋庄村、脫烈村……村村都發生了這樣的變化。近年來,海原縣全面開展鄉村環境整治,改造農村危窯危房2.6萬戶,新改建農村公路共649.403公裡,實現全縣150個行政村100%通硬化路。未來,海原將進一步實施城鄉市政道路、住房保障、綠化亮化提升等基礎設施建設,讓鄉村更美、產業更興。(李甜甜 張海峰)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