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宁夏要闻

9位“土专家” 春天在“种”啥

2024年04月16日10:26 | 来源:宁夏日报
小字号

田进财

寇永新

汪立明

王 健

张千山

王 刚

赵彦吉

马继明

陈立军

4月11日,西吉县吉强镇袁河村,从海原县关庄乡匆匆赶来的小伙子掀开了张千山家的门帘。“动力输出外轴断了,西吉、固原都找不到配件,你先给想个法子,对付着用两天,拖拉机‘趴’在地里,急人哩。”小伙子说。

54岁的张千山是远近闻名的农机修理能手,服务半径200公里,最远覆盖到了甘肃省天水市。求助的小伙并不懂行,张千山打开手机视频通话,给小伙在家委托的工匠具体讲解焊接操作。刚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西吉县王民乡的一位村民又发来视频,请张千山听听拖拉机的声音,辨别“病症”。1分钟后,张千山根据声音判断:“发动机的问题应该很严重了,先别用了,我明天去你那里修。”

在泾源县大湾乡,58岁的马继明望着大货车陷入沉思。他身旁放着3个包装好的多功能单铧翻转犁,一个准备发往青海,另外两个发往甘肃。这一产品是马继明多年的心血,第一代和第二代都没有进行批量生产。1996年,他研发出第三代产品,委托当时的固原地区拖拉机配件厂附属工厂生产。2000年,第四代产品问世后,马继明决定自己干,开始办小作坊。如今,当年的小作坊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拥有炮塔机、转铣机、数控机床等机器的流水线车间,年生产5000个翻转犁,销往全国各地。眼下,马继明思考的是,今年要不要推出第五代产品,什么时候推出最合适?

一场雨后,海原县贾塘乡王塘村山花绽放。在8000亩小杂粮基地的低洼处,田进财欣喜地发现了积水,他很高兴。2018年以前,田进财在王塘村养殖肉牛。2018年,海原县开展小杂粮绿色高质量高效行动,田进财开始进军小杂粮产业,引进优质的“张杂谷”系列、晋谷系列。小杂粮蕴藏大产业,6年过去了,48岁的田进财已创办起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养殖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单说销售,2023年,他卖出去了320吨小黄米,全部销往华润万家超市和苏果超市门下的2600个店面。这两天,他又有了新计划:“今年要进入台湾市场,正在申办相关许可证件。”

在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高闸村,整齐划一的高标准农田里,拖拉机正在播种青贮玉米。41岁的陈立军左手拿着卷尺,右手慢慢刨开表层土壤,刨到玉米粒后,他用卷尺测量了玉米粒埋藏深度。“6厘米左右,这个墒情刚好。”一边说一边再把玉米粒埋回去。旁边,玉米地的主人李建国笑着说:“我信呢,要不然,这2000亩地我哪敢放心托管给你四五年啊。”陈立军望着远处正在工作的两台拖拉机说:“吴杰家6000亩青贮玉米、900亩苜蓿也托管了5年了,大家合作得很愉快。”作为利通区最大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提供者,陈立军的服务面积已超过3万亩。今年,他打算增加服务内容,在高闸镇或者马莲渠乡建设一家水肥一体化工厂。

在盐池县王乐井乡石山子村,49岁的赵彦吉决定拿出5亩地进行覆膜试验。提前10天覆膜播种糯玉米,是为了错开饲料玉米的花期,避免相互杂交导致品质下降。赵彦吉有2000亩玉米地,这只是“小儿科”,他还服务着10万亩玉米地,服务范围除了盐池县,还包括吴忠市红寺堡区、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等。此外,他的拿手本领是“柠条粉”。盐池产柠条,每过三四年就能收割一茬。赵彦吉拥有4000平方米的柠条加工车间,每年能生产2000吨柠条粉。今年,他的事业将开新篇,以玉米、柠条粉等为主要原料的牛羊饲料将在山窝窝里诞生。

灵武市白土岗乡去往马家滩镇方向有一片高坡,是当地规划的养殖园区。55岁的汪立明的两个肉牛养殖园区就在这里,园区占地面积240亩,年存栏量5000头,年产值达8000万元。在精饲料厂区,工人合上电闸,粉碎机开始工作,出料口下方是装载机硕大的铲斗。5分钟后,铲斗装满,装载机轰隆隆地驶向百米开外的预混区。精料和草料混合后,拖拉机又开过来,把饲料运往百米之外的牛舍——整个过程,工人都在操作机械,用不着肩挑背磨。

汪立明的“大本营”在40公里之外的灵武市梧桐树乡,拥有大型现代化农业机械152台(套),种植7万亩土地。汪立明的“技术经”是这样的:农田所产转化成了牛羊饲料,牛羊粪便又作为有机肥反哺农田。绿色种养的市场价值体现为绿色稻米和高品质肉牛。最近几天,汪立明在甘肃武威、内蒙古赤峰转了转,他需要订购2000多头小牛,因为马上要再建一个养殖园区。

王刚是灵武农场子弟。2010年,36岁的他发现了植保行业的机遇。传统植保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每人背一个喷雾器,沿着庄稼地喷洒,效率低还费劲。王刚联合50人成立了一个合作社,凑了38万元,购买了灵武第一批植保机械。“当年,合作社就承揽了4.5万亩的活。”发展植保机械,王刚沿着这个思路继续前进。2016年,他又引进了更先进的无人机,成立了无人机飞防小组,当年服务面积超过14万亩。“追逐新科技、推广新技术、让农民更轻松、让农业焕发新活力。”是王刚给自己事业的定位。走进王刚在灵武市梧桐树乡沙坝头村的生产基地,工人正在改造传统机械,在笨重的铁砣砣上安装传感器和操控屏,把淘汰的插秧机改造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种机。今年,王刚准备测试一项新科技:德国巴斯夫的水稻全降解覆膜技术。“据说用水量能降40%,如果能大面积推广,前途无量。”王刚说。

31岁的灵武人王健是9位“土专家”中年龄最小的。2018年,他承包了灵武市郝家桥镇吴家湖村4200亩土地。为了购置农机,他发动亲朋好友贷款;为了抢时间,他连天开着拖拉机下地。6年之后,耕耘的土地达到了4.2万亩,其中1.6万亩是流转地,2.6万亩是托管地。今年,王健将迎来两大机遇。他按照绿色有机标准生产出来的大米刚刚获得绿色认证,正在进行市场布局;他和河北农科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今年要试生产玉米饮料。“不是玉米糊糊,是像茶的饮料,市场上还没有哩。”王健显得有些兴奋。

4月12日,石嘴山市惠农区红果子镇,47岁的寇永新正在测试植保无人机,小麦已经葱茏成一片,玉米已经播种,无人机很快就要派上用场。2021年,他尝试购买第一架T30无人机做植保,没想到除了给自己种的1700亩玉米和小麦喷药外,还接到乡亲们的订单。两年内,他又购买了8架无人机,服务面积逐年增加。这两年,寇永新托管的土地面积超过了6000亩。“我这是家庭农场,并不是合作社,个人能力有限,不敢盲目增加面积,今年准备把重点放在提高单产上。”寇永新说。(记者 闵 良)

(责编:阎梦婕、宽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