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文化力量为乡村振兴铸魂赋能
秦腔吼起来,花儿唱起来,广场舞跳起来,皮影戏演起来,泥哇呜吹起来,剪纸刺绣做起来……乡村乐队用悠扬的萨克斯协奏曲,把满满的幸福元素注入美好生活。
很难想象,过去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海原县农村,如今已是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昂扬向上的新气象。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近年来,海原县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坚定不移唱响主旋律,以文化凝聚力量,以文化引领发展。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发展,非遗传承成果显著,文物保护热潮涌动,全域旅游全面铺开。一个个文化项目、文化设施、文化品牌落地开花、深入人心,以文化之魂为乡村振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文艺晚会。
文化惠民 润物耕心
今年正月十五,海原县组织了1800人的社火队伍,为群众献上二龙戏珠、雄狮争霸、威风锣鼓、扭秧歌、跑旱船、踩高跷、火流星等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社火巡游展演。现场热闹非凡、掌声雷动,数万居民一饱眼福,享受了一场群众文化的饕餮盛宴。
七营镇社火队以近百人的阵容参加巡演。68岁村民赵志清在社火队的角色是“赶毛驴”,他和扮“毛驴”的张福莹表演的赶毛驴民间社火热烈欢快、滑稽幽默,引得现场观众笑声不断。
“当天早上5点我们就在村上开始化妆,8点到县里集合。”赵志清说,“为啥我耍社火这么欢,因为过去的苦日子和现在的好日子没法比,就是想把好心情表达出来。”
各乡镇、各村都热情似火,这热情却给海原县文化馆馆长王新林带来了烦恼。“过去县上动员乡镇组织社火队,响应者不多,参与的更少。近几年不一样了,各乡各村抢着报名,报了40多支社火队。”
“跟基层比较熟,各乡镇都希望他们的社火队能上场,谁去谁留真是个头疼事儿。最后我们按照疫情防控人数要求优中选优,保留了20支社火队出场演出。”王新林说。
群众文化参与热情被点燃,是海原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的体现。该县近年年均组织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2场,广场文化活动20余场,文化下乡100余场,有效提升了服务覆盖区域。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0个,农家书屋185家。全县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乡镇村级服务点31个,业余文艺团队9个,广场舞队129个,形成了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开展“百姓大舞台”、广场舞推广、非遗项目展演展示等特色文化活动,农村业余文艺团队每年开展文化活动3000余场次,极大丰富了全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群众文化生活的日渐丰富,百姓文化素养不断提升。今年春节,由普通群众参与的大型演出——2022年海原县百姓春节联欢晚会,以《共襄盛世》《中华全家福》《闹春》《爱的约谈》《我的青山我的塬》等精彩丰富的歌舞、合奏、小品、戏曲、杂技节目,在全国脱颖而出,登上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面向全国进行展演。
关桥文旅节表演梨园古筝曲。
海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文化大院 精神家园
参与2022年海原县百姓春节联欢晚会的220名演员中,有160余名来自海原县各地的农民文化大院和在校学生。而在过去,当地农民很少有这样的能力和机会参与大型演出。
每逢傍晚,距离县城上百公里的甘城乡李梅文化大院的乡村乐队就活跃起来。乐队负责人杜建双一曲悠扬的萨克斯曲拉开序幕,村民张勇敲起架子鼓伴奏,杜银燕熟练地弹起电子琴,美妙的旋律融为一体,萦绕在村子上空。
你方唱罢我登场,合奏刚结束,二胡、板胡、扬琴、铙钹等器乐也热闹起来,秦腔爱好者们的一曲折子戏精彩上演。在李梅文化大院的带动和县文化馆专业老师的辅导下,当地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日渐丰富。很多群众通过培训学会了乐器、戏曲等,逐渐从观众变成了演员。
“农民文化大院的兴起,为基层群众文化的兴盛发挥了引领作用。”已在海原县文化战线服务42年的文化馆副馆长苏刚介绍,近年来,海原县投入人员、资金、设备、器材,大力扶持发展农民文化大院,因为它根植于农村接地气,号召力、带动性强。农民文化大院主要是由热爱戏曲、乐器、书画等文化艺术的群众自发组建成立,农民可在文化大院开展唱歌、排练舞蹈、打乒乓球、下棋、读书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全县社火展演等很多群众文化活动,都在文化大院的协助组织下圆满完成,村民们形象地称文化大院为“快乐家园”和“精神家园”。
农闲时,史店乡苍湾村李成林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总是少不了放下锄头捧起书本的耕读人。这里3.5万册农业技术、文学、法律、经济、教育、历史等各类图书,是当地群众的“精神宝藏”。耕读传家、崇德尚美、勤劳致富的乡村文化氛围,使这个村的发展连年上台阶。
对于农民参与度高的文化大院,县、乡、村各级高度重视、积极培养,使其逐渐产生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目前,海原县共扶持打造文化大院90个,并配备各类文化器材。农家书屋实现全县159个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出版物保有总量324743册,每个农家书屋平均2042册。建设数字化农家书屋12个,配备数字借阅一体机12台。该县全民阅读活动有序开展,文献信息资源线上线下阅读量达20万人次、30万册次,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加油站”。
如今,到文化大院去看看书、听听戏、打打球,或者唱唱秦腔练练舞、学学乐器写写字,成了当地群众生活新风尚。
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
马志龙制作的泥哇呜。
送文化更要“种文化”
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器材和热情都有了,渐渐地专业辅导老师不够用了。海原县充分利用“三区”人才支持文化工作者专项等项目,将各级辅导老师按群众需求分到村上,吃住在村里,开展菜单式培训。
到北咀村辅导的“三区”人才、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国家三级演员哈宝忠发现,在徐林文化大院整整齐齐躺着7面大鼓。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县上2019年配发的,由于没有大鼓老师便一直闲置。
哈宝忠与徐林文化大院负责人一合计,根据本村妇女的意愿组建了一支15人的女子威风锣鼓队。从鼓槌握法、鼓点节奏、与音乐的配合等方面开展系统培训,并坚持每天合练。
女鼓手们热情高涨,经过系统培训,今年全县元宵节社火巡游展演上,这支女子威风锣鼓队在《男儿当自强》《笑傲江湖》等耳熟能详的配乐声中,表演一鸣惊人。经过持续专业辅导,这支女子锣鼓队的妇女们个个成了群众文化的多面手,在威风锣鼓、秦腔、时装秀、广场舞、腰鼓等方面游刃有余。
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渴望。年前,苏刚到关庄乡小南川村进行秦腔唱腔培训,村里年近九旬的资深票友贾作清老人闻知后非常激动,提前两小时到文化大院,和苏馆长进行切磋交流。七营镇柴梁村有7位农民都喜欢萨克斯,便自费购买人手一个。县文化馆立即派出专业老师上门为他们手把手教。如今,他们已多次参加全县农民文艺调演等各类公开演出活动。
海原县在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送文化”还要“种文化”。去年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302场次,广场文化演出20场次,旅游节演出5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398场次。选派21名专业人员,从舞蹈、声乐、器乐、戏剧、曲艺、摄影、书法等方面,对全县90个文化大院进行“点对点”菜单式辅导。举办暑假少儿艺术公益培训班,开设钢琴、绘画、素描、书法、舞蹈、架子鼓等11个培训科目,培训300余人次。为90个农民文化大院、农村文艺团队配发相关设施设备和扶持资金43.585万元,使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踊跃参与者、积极推动者和直接受益者。
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秦腔表演。
文化的种子在海原大地生根发芽。
非遗回归 文化自信
这几天,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皮影戏传承人、海原县西安镇园河村的魏岳成,正在为皮影戏进校园做准备。
58岁的魏岳成是魏氏皮影戏的第四代传承人,至今他仍坚持一周一次的皮影戏表演。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升温,皮影戏也越来越受欢迎。每次受邀表演,往往是大人小孩挤着看。
“过去我的父辈演皮影戏是为了养家糊口,如今皮影戏的回归受到观众青睐,这是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接纳,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在县上的扶持下,魏岳成组建了海原县魏氏皮影戏团,从2019年起开展皮影戏进校园活动,每年演出80场次。
“妥燕入选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百名候选人”。近日,这一喜讯在我区非遗领域引起关注。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花儿传承人妥燕家住海原县海城镇,自幼跟随奶奶学习花儿民歌,代表作有《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四姑娘》《花儿漫塞上》等。她认为,坚定文化自信要从娃娃抓起,2012年至今,她在幼儿园每周安排两节花儿课,让孩子们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海原县城不远处的杨家沟,有个中年人常年坚持“造物”——制作泥哇呜。他叫马志龙,中卫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泥哇呜制作世家。他制作的泥哇呜工艺精湛、形体多样、音色优美。仅春节7天长假,他的网店泥哇呜销售额就达到4000元。在海原县的扶持下,马志龙在海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基地成立了旅游纪念品设计与开发工作室,带动更多人参与非遗创作。
海原县充分挖掘非遗文化资源,从项目扶持、组织展示展演、申报参评等方面积极推进非遗文化传承保护,让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保护中创新。截至目前,该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传承人3名;自治区级14项,传承人24名;市级4项,传承人40名;县级27项,传承人67名。3个县级非遗传承点,2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点),1个自治区级非遗传承基地,1个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文旅融合 激发活力
文化是时代的镜子,也是凝聚民心、增进福祉,衡量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尺。
海原县大力推动文旅融合,推进“旅游+”产业全面发展。规划出10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紧密对接沙坡头、须弥山、火石寨等旅游景点,以精品线路引领旅游纵深发展。建成天都山石窟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南华山灵光寺风景区1.2公里旅游步道和观景台、甘城旅游驿站、李俊导视广场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星级乡村旅游点,形成农庄游、花季游、采摘游等新业态。
“十四五”期间,海原县将全面完善提升文化设施,形成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有文化站,社区有文化广场,行政村有文化室,自然村有文化大院、业余文艺团队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历史文物古迹以及饮食文化等资源,扶持村级(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民间文艺团队和农民文化大院,按需配备相应设备器材。形成一乡镇一品牌、一村(社区)一特色的民间文化矩阵,促进文化与旅游、商贸、农业等经济活动融合发展。
将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从局部拓展到全域,让公众足不出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以文化大院、基层流动图书服务点、农民业余文艺团队、文化活动室为补充,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和“十分钟文化圈”。
针对消费者对品质生活、互动体验、个性定制、便捷服务的更高要求,大力提升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水平。深挖海原长城长征文化、丝路历史文化、山水生态资源、田园乡村休闲等要素资源,重点开发长城长征文化游、丝路寻踪历史文化游、生态休闲度假游、乡村田园康养游“四大”旅游主题产品,打响“花儿之乡·古韵海原”特色旅游品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推动民俗文化游、丝路寻踪休闲游、农业观光体验游等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力争到2025年,通过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验收,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5%,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000万元。(记者 王文革 文/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