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银川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大河汤汤织锦绣——“守护母亲河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2021年11月30日08:45 | 来源:银川新闻网
小字号

穿山裂谷,黄河自黑山峡奔腾而出涌入宁夏,在银川平原散落了星星点点的宝贵湿地资源。今天,有着“国际湿地城市”称号的银川,肩负着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的时代使命,开启了新时代的“黄河保卫战”。

滨河水系护黄河安澜,生态修复育持久之战

黄河之滨,极目远眺,银川人的周末一小时休闲生活在这里总能找到另一种宁静致远的答案。黄河外滩国家湿地公园的婆娑芦苇,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的落日余晖、银川滨河黄河湿地公园的蜿蜒之姿……星星点点,散落在黄河之滨,点缀着多彩黄河。

位于兴庆区通贵乡河滩村的银川滨河黄河湿地公园,依托上游沟道引来的水,通过环岛流动等方法延长流程、延缓流速,种植水生植物达到涵养水源、生态修复的效果,使进入黄河的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一边通过湿地管理和建设提高入黄水质,一边开展科普教育、休闲运动等活动,河滩村因这片全新的生态绿肺型湿地公园逐渐重燃生机。

作为银川滨河水系截污净化湿地扩整连通工程的重要建设项目,银川滨河黄河湿地公园的建设,只是新时代“黄河保卫战”的一个缩影。

2018年以来,银川实施并完成银川滨河水系截污净化湿地扩整连通工程,工程位于黄河以西,滨河大道以东,南起永宁县中干沟,北至贺兰县北大沟,途经永宁县、兴庆区、贺兰县。通过扩挖、连通南起永宁县中干沟北至贺兰县北大沟的水系,银川滨河水系截污净化湿地扩整连通工程新增水域面积2562亩。

工程实施过程中,建设者们新建了中干沟湿地、永清沟湿地、第二排水沟湿地、银新干沟湿地及北大沟湿地等5处人工湿地,形成了南北贯通、长度约49.5公里、面积约1.1万亩的滨河水系。目前,滨河水系沿岸共种植湿地水生植物6107亩,种植陆生植物2406亩。

今天,滨河湿地水域已铺设约10.51万平方米的石墨烯光催化网膜。一个完善的、富有生命的水质自净化体系,让银川滨河水系入黄水质稳定达标,黄河银川段生态安全得到了有效保护。

城在湖中湖在城中,人在画中画在眼中

黄河水系润泽一方。依偎在黄河之畔的银川,处处都是依托黄河水滋养的湖泊水系、水道沟渠。

在城南,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宝湖社区党委书记李红彩是宝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大管家”。李红彩告诉记者:“我是这一片的河长。一周会巡查一到两次,每次巡查都在手机APP上打卡,一旦发现湖面有漂浮物、池塘漏水、环境脏乱等问题,立刻反映,通过APP就可以迅速得到解决。”在宝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每天有上千人在这里唱歌奏乐、翩翩起舞。社区的众声艺术合唱团依水歌唱美好生活、歌颂伟大祖国,让这片湿地公园成了名副其实的亲水乐园。

在城北,崭新的橡胶健身跑道修到了唐徕渠凤凰街至沈阳路段。漫步唐徕渠畔、倾听黄河水声,河岸金柳和滚滚河水成了阅海万家、西湖苑等小区居民镜头下最抢眼的美景。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唐徕社区党委书记卜雅楠是这一段的河长。她告诉记者:“这两年河道两边植树造林,环境越来越好。每次巡河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近年来,银川将全市248条水系划分为734个河段,60处湖泊划分为73个湖片,通过落实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建立了874名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分段管理、监控、考核、问责的常态化责任管理体系,让入黄水质稳定在II类进II类出。

当前,银川正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常年监测鸣翠湖、阅海、典农河等重要湿地水质,全市湿地保护与利用工作正步入深水区。目前,全市已有5处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6处自治区级湿地公园,市区湿地率达到10.65%,湿地保护率达78.5%。

今年,银川市花重金实施了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陆续在阅海、北塔湖、宝湖、典农河水域节点推广湖泊湿地生物浮岛种植技术。芦苇、菖蒲、千屈菜、慈姑、水生美人蕉等水生植物不仅有效保护了黄河银川段的水生态环境,还为银川人营造了舒适宜居、风光旖旎的生态空间。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离不开规划设计和体制机制的强力推进。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银川市对黄河银川段两岸实行分区分级保护,湿地公园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管理并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研究人员重笔墨强调了湿地保护的理念和具体措施,银川市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黄河银川段两岸生态保护的决定》《关于加强典农河保护与利用的决定》《关于加强鸣翠湖等31处湖泊湿地保护的决定》等。这些努力,为银川湿地保护提供了法规政策保障,有效保护了银川湿地生态环境。”

湿地屏障释放多种效益,系统规划守护一方安宁

随着湿地面积的扩大,城市宜居环境指数随之攀升。银川形成了一道水不断流、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的湿地生态屏障和“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湿地景观。

生态效益与日俱增,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水涨船高。不经意间,湖泊湿地生态旅游、湿地水生植物种植、湿地水产品养殖等绿色生态型产业,正成为银川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据有关资料显示,银川市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服务价值达13.03亿元,其中,物种生产价值为5.48亿元,调节气候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休闲娱乐价值、教学科研价值、涵养水源和蓄洪防旱价值、栖息地价值、水源供给价值、净化水质和美化环境价值也以各种形式滋养着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

守护着散落在城乡的片片湿地,呵护着母亲河赐予的生态财富,银川正全力以赴践行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的时代使命。在银川市自然资源局,一项项城市规划中透着黄河保卫战的胜利曙光。正在编制的《银川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水为核心,构建了“两屏一河九廊多湖泽”的生态保护格局。翻开蓝绿相间的生态保护格局规划图,以“一河”为主题的黄河生态保护带显得尤为醒目,相间其中的唐徕渠生态廊道、汉延渠生态廊道等生态廊道以及统筹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科学系统地保障了黄河银川段的生态安全底线。未来,银川将进一步通过湿地保护、污染治理、农田整治、水系连通等举措,逐步搭建起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以《银川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引领,已经获批的《黄河银川段两岸生态修复规划》对如何开展生态修复进行了系统规划。市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通过湿地修复、绿色产业调整、林地抚育、物种多样性恢复等手段,黄河银川段两岸的生态服务功能将得到加强,良性生态循环系统将得到重建,适应性雨洪调蓄、生物多样性修复、科普展示教育、绿色经济和生态旅游等多重服务价值也将在黄河银川段得到进一步释放。”(记者 陈玲)

(责编:梁宏鑫、宽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