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兰:山区孩子的“启明星”

档案:李玉兰,女,中共党员,海原县第七小学副校长。从教20多年来,她用初心抒写责任,用责任诠释担当,用执着的追求感动着学生、感染着家长、感悟着人生。在学生眼里,她是可亲可敬的“好妈妈”;在家长眼里,她是经验丰富的好老师,先后荣获全区最美乡村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感言:教育是一方充满希望的田野,老师最重要的是启蒙学生心智,点点滴滴教会孩子们学习方法和做人的道理,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教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课件设计中,白板要占画面三分之二,录课镜头里老师占画面三分之一。”基础教育精品网课遴选在即,10月9日,刚从医院看病回来的李玉兰,便“无缝衔接”投入工作,协调指导网课设计,“一堂优质网课,对学生和老师的影响都很大,一定要精心准备。”
李玉兰喜欢往学生堆里扎,问问孩子们学习上的困惑、生活中的困难。“干教育这么多年,习惯了,一会儿看不到学生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李玉兰说。
看似文弱的李玉兰,在同事眼中是个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她有耳鸣症,为此今年4次去医院看病,医生的诊断都一致:加班、熬夜、疲劳引起的。有一年,她带毕业班,医院检查发现她身患子宫肌瘤等疾病,医生建议她立即做手术。但她知道,这批孩子眼看就要毕业了,正是最关键的时期,而做手术不是三两天就能康复的。如果请病假,换老师代课,孩子们还得有个适应期……
“孩子们前程是大事。”李玉兰拒绝了医生的建议,把手术推后。刚送走了毕业班,她又从一年级开始带班。一投身工作,李玉兰就忘了病痛,忘了自己还在康复期。有同事对此不解,她回应:“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愿意奉献毕生的精力。”
李玉兰用挚爱和温暖,把孩子的心照得亮亮堂堂。海原县第七小学位于南华山脚下,有1000多名学生,大多是山区移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李玉兰善于用母亲般的关爱,呵护孩子们孤独的心。女生小李的父母远赴外地打工,随奶奶一起生活,患有白化病的她从小性格内向,与同学几乎不交流。李玉兰经常与小李聊天、谈心,帮她买学习用品,课间陪她玩。在她的引导下,渐渐地,这个原本胆小的女生,变成了热情大方爱笑的学生。
一所好的学校,会提升学生的幸福感,也让教师找到精神依恋,能让师生在人生旅途中驻足回望时充满感激。近年来,身为副校长,李玉兰协助校长努力为师生搭建成长、成才、进步的平台。为山区的孩子们健全和完善学校智慧教室、科学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功能齐全的特色活动平台,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我会始终如一,用爱为学生撑起一片天。”李玉兰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