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河湖的“爱与被爱”
河边湖畔,水天一色。迎着凉风,水鸟起落,仿佛置身斑斓油画;披挂着遮阳帽、马甲、手套、铁钳子、编织袋“巡河5件套”,他们在斜阳中留下一道道长长的身影。宁夏各地不断增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落实保护河湖的责任担当,活跃在一线的各级河湖长知责明责、履职担责,促进河湖长治久清。治理河湖,核心在水,关键在人。记者走访基层党员河湖长,记录他们守护河湖的“爱与被爱”。
1 守护一泓清水
6月22日,记者在银川市金凤区良田渠段看到,翻修一新的良田渠环境整洁、风景优美。渠两边新建的健身步道向远处延伸,新修砌的汉白玉渠道护栏为河岸增色。微风吹过,渠两边高大挺拔的杨树、柳树沙沙作响,树叶随风摇曳。渠道旁边,新建的健身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不时有市民锻炼身体、休闲娱乐。
党员李红宁几乎每天都会到良田渠上走一走,看一看;每周五定期组织辖区共建单位、志愿者等参与到良田渠环境卫生整治中来,确保渠道干净、渠水清澈。
“社区每天不定时巡查周围的环境卫生,每周定时打捞渠里的水草垃圾;同时,社区还设立了禁止游泳、禁止扔垃圾等温馨提示牌,让大家共同爱护两岸环境卫生。”良田渠(颐和城府段)三级河长李红宁告诉记者,以前良田渠垃圾乱堆乱放,过往行人无不掩鼻快走。整治以后,这里再没人乱扔垃圾,成了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年轻人的拍照“打卡地”。
良田渠的嬗变只是金凤区辖区河湖整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金凤区发挥合力,推进河湖长制落地落实,着力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城市面貌。
2020年,金凤区投资1200余万元,启动良田渠改造提升工程。改造后的良田渠,提高综合生态服务功能,提升沿线景观效果,使其逐渐成为集农业灌溉、生态补水、景观休闲于一体的生命线、环保线、旅游线。
金凤区坚持因地制宜、因河施策,建立健全管护机制,推动河湖治理和保护持续升级。建立河湖保洁政策保障体系,年投入653万元配备巡查保洁车39辆、水草打捞清运船14艘,对典农河、阅海等河湖巡查保洁实行精细化管理,累计出动保洁员3800余人次,船只750艘次,打捞水草、垃圾、水面漂浮物5328吨,河湖水域岸线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依托“智慧金凤”社会治理综合平台,进一步完善河长制信息平台管理系统和河湖动态影像资料数据库,对河湖管理重点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实现“两级”河长制管理平台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处置河湖长案件50件,办结率100%。同时,运用人机结合的巡河模式,突破徒步巡河不到位瓶颈,实现巡河全覆盖、无盲区。
2 巡出一城诗与远方
6月23日晚7时,忙完一天工作的孟安周没有急着回家,而是沿着黄河岸边例行巡河。
他告诉记者:“这个时间段,河边可能会有钓鱼、烧烤或乱倒垃圾的情况,应对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一样都不能松懈。”
51岁的孟安周,是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码头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河长。对于这位在黄河古渡口成长起来的老支部书记来说,爱河、巡河、护河,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码头村位于中卫市区以西约8公里处的黄河北岸边。千百年来,村里的古渡口承担着黄河南岸常乐镇等地的生活物资转运任务。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这个古老的渡口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孟安周巡河主要是步行,他沿黄河岸边一路走一路仔细查看。“本村辖区共有5公里的河段,我的主要任务是防止有人在河道堤坝乱倒生活垃圾、私搭乱建、乱采滥挖、钓鱼、烧烤和种庄稼等。”孟安周介绍,过去偶尔有人乱倒垃圾,这几年经过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广大群众越来越爱护母亲河了。
河边钓鱼、烧烤容易引发安全和环保问题,“现在的人能听从劝导,经过劝说,都能当场撤走。”
码头村有1500亩河滩地,其中1000亩位于河心岛上,过去主要种植玉米。由于这类高杆作物在汛期阻碍行洪,为防汛工作带来危害,而且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对黄河造成污染。在孟安周的引导下,村民积极配合黄河治理,近年来放弃种植河滩地。
孟安周说:“经过几年的宣传教育,群众保护黄河、维护环境的意识已经很强,村里垃圾集中投放点等基础设施也已完善,乱倒垃圾的现象基本消失了。”偶尔在河边发现垃圾,他会通知村里保洁员当场处理。孟安周家距离黄河仅有百米,巡河成了他的生活习惯,“天天巡,有时一天早中晚巡三次”。
即将进入汛期,孟安周巡河中密切关注水位变化。码头村所处位置,每年防汛压力比较大,“我们这儿岸堤比较低一些”。去年7月,码头村遭遇连续第3年防洪“战役”。黄河水上了岸,淹没岸堤另一侧近百亩庄稼。河长孟安周带领村干部和群众,开着机械车连续奋战20多天,终将洪水击退。今年,面对即将到来的汛期,孟安周已制定多个预案,严阵以待。
目前,中卫市共有河湖、沟道、水库181条(处),这座水城为此设立市级河湖长19名,县级44名,乡级254名,而像孟安周这样的村级河湖长有442名,累计巡查河湖16万余次,他们用实际行动呵护这座城的“动脉”和“毛细血管”。如今,走在中卫的水系旁,无论是黄河岸边还是排水沟侧,昔日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景象,早已被岸清水绿的美丽风景所取代。
3 水清岸绿浸润家园
走在第五排水沟平罗县黄渠桥段的堤岸上,徜徉垂柳间令人神清气爽。
6月24日中午,黄渠桥镇人大主席、五二支沟黄渠桥段河长王宗涛沿着河道巡查,发现问题后及时拍照并发送给村级河长们,督促紧盯问题尽早处理。
“以前这里有几家农户挤占沟道,搭建圈舍养殖牛羊,对河流造成污染。我们多次动员整治但村民们并不配合。”王宗涛指着第五排水沟联丰村段8队一处庄点说。
为了让村民认识到保护河流的重要性,王宗涛带领工作人员,逐户为村民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以及非法占用沟道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并和多部门联动进行整治,村民最终将侵占沟道的牛羊圈舍迁出。
黄渠桥镇因桥得名,因渠而兴。今年,该镇将河湖沟道“清四乱”专项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相结合,坚持每10天一次通报镇村两级河长巡河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栽种的树木成活率很高,已经成为一道风景线,乱倒垃圾、乱搭乱建等现象也很少发生了。”王宗涛说。自去年以来,该镇开展沟道治理,集中整治水草上游漂浮物、垃圾100余次,河湖沟道环境得到持续保护。通过打造镇域美丽河湖示范段,第五排水沟黄渠桥段两侧新建绿化带7.5公里,种植各类树木5545棵,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就像人居环境整治一样,需要大家共同参与保护。今年我们还将对居民区的河段进行净化、美化,让村民共同守护水清岸绿的美丽家园。”王宗涛说。
围绕“保护母亲河,打造安全、清澈、美丽河道”主题,王宗涛带领镇水利站、文化站通过发微信、制作宣传栏,在黄渠桥集市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扩大群众知晓范围,形成了镇党委引领、河长负责、全民参与治理和共同保护河湖沟道环境的工作格局。
黄渠桥镇是平罗县着力加强河湖长制工作、推动黄河平罗段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严格做好典农河、四排、五排等重点河湖水质提标管控,实施水环境治理人工湿地项目4个,河道治理项目3个,重点加大工业排污、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排污等管控力度。持续推进河湖“四乱”问题整治,县域内33件重点河湖“四乱”问题全部整改销号,拆除违章建筑物22处、房屋2800余平方米、圈舍4850余平方米,整修河湖岸线11.1公里,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基础。
4 一河清水向东流
夏日傍晚,阳光柔柔地倾泻在河面上,微风轻拂,泛起粼粼波光。
彭阳县白阳镇南山村党支部书记高荣像往常一样,沿着茹河岸边的橡胶步行道巡河。欣赏着余晖中的秀丽景色,满足和欣慰溢满了高荣的眉眼。
“以2015年为分界点,茹河是两种不同的样子。”南山村位于茹河畔,高荣目睹茹河从“脏乱差”向“净美好”转变。2013年,彭阳县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实施途经3个乡镇全长70公里的美丽茹河项目,以茹河为主轴建设水线和绿线,对堤岸用石块砌护,将水侵蚀严重的河道修复。
整治后的茹河变了模样,沿河两岸不再塌方,浑浊不堪的河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呈现出一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图景。为了保护好这幅来之不易的“山水画卷”,彭阳县于2017年推行河长制,高荣担任村级河长。
高荣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守护着这段河。他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和村民一起划定保护区,关停养殖场,督促屠宰场安装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实施“厕所革命”,与居民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在村里显眼位置张贴环境保护告知书。
“我家就在河边,守好河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荣给自己定了一项任务,每周至少徒步巡河一次,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他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讲堂,结合乡风文明积分卡,开展讲文明、树新风行动,教育引导居民从一点一滴做起,争做“河长”,守护好家乡河。
“在我们村,严禁损毁堤防、护岸、私自开采砂石等行为;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堆放、倾倒、掩埋生活和建筑垃圾;禁止阻水道路、种植高秆农作物。”高荣介绍,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宣传教育,居民自觉护河的意识明显提高,多年来未发现水质异常。
现在,彭阳县已建立县、乡、村、民间四级“河长”治水管理体系,形成了河长主导、部门联动的推进格局,建立“督办函”“通报函”制度。高荣作为村级河长,肩负上传下达、现场办理的职责,并监督民间河长一日一巡查、一日一保洁,确保一河清水向东流。
5 河湖巡查护水长清
“每周4次巡河,每次不少于20分钟,往返3公里,雷打不动。”6月23日,记者见到青铜峡市陈袁滩镇袁滩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军时,他正骑着电动车沿河巡查。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村级河长。
“碰到有人往河坝上乱倒垃圾要制止,禁止在黄河滩涂区烧烤野营,不得在黄河沿岸种植高杆作物,严禁将生产生活废水向河道排放……”面对记者,李志军娓娓道来“护河经”。
提及4年前刚当上村级河长时,李志军的护河意识没有现在这么强。当时他花30万元在黄河生态公园承包了一个摊位。结果钱还没挣上,就碰到政府进行黄河“清四乱”整治,黄河生态公园数百户经营项目要全部拆除,仅袁滩村经营户就多达20多户。“作为河长,我只能忍痛割爱,带头搬迁,同时动员村民全部搬迁。”李志军说。
陈袁滩镇因地处黄河滩区而得名,河湖错综、水系密布,境内有大小湖泊22个,大小灌溉沟渠400余条。管护任务重,管护责任大。从制止村民乱倒垃圾入河湖,到禁止村民在河滩地种植,再到协助拆除黄河生态园,这几年李志军又忙又累。
该镇袁滩、唐滩两村有27户种植黄河河心滩地,面积1700余亩。近年来,黄河来水量大,农作物不仅威胁黄河行洪安全,还潜在破坏了黄河生态系统。
“都种了几十年了,让村民直接放弃肯定难啊,我们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讲道理、讲法律,也发生过争执、红过脸。”李志军介绍,在多方劝阻下,2020年全镇种植户都放弃了在河滩地种植农作物。
罗家河作为陈袁滩镇最主要的一条排水沟,承担着几乎全部农田灌溉余水的退水任务,在袁滩村就有8公里长。多年来由于缺乏专人管护,一到夏秋季,河里水藻生长茂盛,容易阻塞河道,影响水质,滋生蚊虫,还不时有人把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往河里倾倒。
在没有专项经费的情况下,李志军倡议由袁滩村每年出资,组织专人对河道内的水藻、水草、水面漂浮物进行打捞清理,同时进行清淤和周边环境绿化整治。“现在这里环境越来越好,成为大家茶余饭后散步的好去处。”村民马作国说。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仅靠河长是远远不够的。“2018年我们村成立红草帽志愿服务分队,农闲时志愿者有300多人,农忙时也有数十人,节假日就组织起来到黄河沿线捡垃圾,向群众宣传环保法规。”李志军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黄河生态保护当中,感觉很欣慰。
3年来,经过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河长们的不懈努力,流经该镇辖区的黄河、罗家河、黄滩沟、北支沟及滨河大道两侧湖泊水质得到有效改善,其中黄河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罗家河水质基本稳定在Ⅳ类。
在基层河湖长的呵护下,同心县清水河畔廊道相连,河湖成为灵秀之源。
整治后的银川市金凤区良田渠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彭阳县茹河沿线。
第五排水沟平罗县黄渠桥段。
黄河中卫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