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本網原創

寧夏加快推進中部干旱帶生態保護修復

2024年11月04日16:15 | 來源:人民網-寧夏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銀川11月4日電 (記者閻夢婕)近年來,為全力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通過優化生態空間格局、強化生態本底調查、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完善政策標准體系、開展改革創新實踐五項措施,加快推進中部干旱帶生態保護修復,進一步提升荒漠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筑牢祖國西北生態安全屏障。

寧夏自然資源廳優化生態空間格局,圍繞構建從山頂到河流的保護治理大格局,按照《關於推進中部干旱帶灌草植綠的實施方案》,將中部干旱帶相關縣區1114.53萬畝國土面積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中,立足中部干旱帶干旱缺水、沙化嚴重、生態脆弱實際,明確了針對性保護修復措施,著力鞏固防風固沙和水土保持功能﹔制定自治區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以中部干旱帶和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為重點,劃分中部干旱草原區及8個二級分區,布局重點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行分級保護、分類治理、分區修復。

寧夏自然資源廳強化生態本底調查,以“三山”生態保護修復區和荒漠化治理區為重點,開展生態資源狀況調查評價,查清農田、森林、水域、濕地、沙漠等生態資源的數量及分布、質量、景觀格局、保護修復、受損等情況,構建生態本底數據庫,為推進中部干旱帶生態保護修復提供基礎支撐。

2023年以來,寧夏自然資源廳實施生態修復工程,聚焦中部干旱帶先后下達資金0.66億元,支持同心縣、紅寺堡區等縣(區)實施國土綜合整治和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5個,生態治理修復面積0.96萬畝﹔爭取黃河上游風沙區中衛、寧夏中北部2個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其中涉及中部干旱帶子項目17個,總投資6.01億元,治理面積5.48萬畝,目前已有13個全部竣工。

寧夏自然資源廳還完善政策標准體系,制訂推進羅山生態保護修復的實施方案,統籌生態保護修復和環境綜合治理,加快羅山治沙、造林、保荒,推動中部干旱帶生態系統整體性保護、系統性修復、融合性發展、多樣性維護。印發《自治區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項目管理辦法》,構建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出台自治區生態修復工程建設標准,編制完成煤矸石山、非金屬礦、砂石土礦生態修復等3項技術標准,加快制定生態修復成效監測評估標准,為科學規范開展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提供有力支撐。

同時,寧夏自然資源廳開展改革創新實踐,推進落實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政策措施,拓寬生態保護修復資金渠道。積極探索荒地、閑地、廢地整治和指標交易新機制,盤活“沉睡”土地資源,發展青貯飼料、冬小麥等作物種植產業。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用好用活新增耕地指標交易資金,支持中部干旱帶8個縣區6.82億元,實施鄉村土地整理和生態修復項目21個,遴選示范鄉鎮,與農發行寧夏區分行簽署合作協議,積極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生態保護修復,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寧夏加快推進中部干旱帶生態保護修復
  人民網銀川11月4日電 (記者閻夢婕)近年來,為全力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通過優化生態空間格局、強化生態本底調查、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完善政策標准體系、開展改革創新實踐五項措施,加快推進中部干旱帶生態保護修復,進一步提升荒漠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筑牢祖國西北生態安全屏障。 寧夏自然資源廳優化生態空間格局,圍繞構建從山頂到河流的保護治理大格局,按照《關於推進中部干旱帶灌草植綠的實施方案》,將中部干旱帶相關縣區1114.53萬畝國土面積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中,立足中部干旱帶干旱缺水、沙化嚴重、生態脆弱實際,明確了針對性保護修復措施,著力鞏固防風固沙和水土保持功能﹔制定自治區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以中部干旱帶和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為重點,劃分中部干旱草原區及8個二級分區,布局重點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行分級保護、分類治理、分區修復。…
寧夏明確構建“一河三山”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格局
  人民網銀川11月4日電 (記者閻夢婕)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生態環境廳等八部門聯合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 202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11.68%,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7%,濕地保護率穩定保持29%,歷史遺留礦山綜合治理面積不低於75平方公裡,實現中衛市和固原市動態清零﹔到2030年,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機制更加健全,美麗寧夏建設的生態和安全本底更加穩固﹔到 2035年,生態保護修復管理體制機制更加健全,生態共治、環境共保、城鄉區域協調聯動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生態文明建設水平顯著提高,美麗寧夏基本建成。 《規劃》提出,嚴格落實國家“三區四帶”生態安全屏障體系,著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協同性,立足全域生態系統整體性,突出賀蘭山、六盤山、羅山在維護區域生態安全中的核心地位,構建“一河三山”(黃河、賀蘭山、六盤山、羅山)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格局,形成主體功能明顯、發展優勢互補、良性聯動循環的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