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發展循環經濟 讓“包袱”變財富

2024年03月08日09:47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寧夏濱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鐵合金工業尾氣生物發酵法制燃料乙醇項目(資料圖片)。 記者 丁建峰 攝

循環經濟處處皆有文章可做。面對“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如何變廢為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實現資源、環境、經濟綜合效益最大化?這是今年全國兩會上,住寧全國政協委員關注的熱點。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銀川市興慶區勝利街頤水苑小區業主劉燕對此深以為然。

“過去,廚余垃圾被直接扔到垃圾桶裡,現在回想起來,多少資源被‘放錯了地方’,浪費了。”3月4日,記者在頤水苑小區偶遇劉燕,說起垃圾處理的前后變化她感觸頗深,“現在,垃圾有了新用途。比如,剩菜可以投放到小區堆肥箱裡,變成肥料后拿回來養花,又環保又省錢。”

“好氧堆肥”行動讓頤水苑小區居民家中的廚余垃圾有了新歸宿,小區物業還給堆肥箱配了“箱長”,負責維護堆肥箱的日常衛生和正常運行。勝利街街道辦事處物業辦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推廣,頤水苑小區群眾對“好氧堆肥”行動已經有了較高的參與度,也對垃圾回收利用有了更新的認識。

“按照國家《‘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到2025年,循環型生產方式全面推行,綠色設計和清潔生產普遍推廣,資源綜合利用能力顯著提升,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基本建立。”住寧全國政協委員何曉勇調研發現,近年來,全國各地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循環經濟得到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國家共批復6批49家國家級“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資源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寧夏,能將垃圾變廢為寶的何止一處。

銀川市西夏區朔方路街道217小區借助老舊小區改造契機,將閑置彩鋼房再利用,改造成便民驛站,設置可回收物回收點和積分兌換處,並將廢棄車棚建設為“217愛益起·陽光坊”,內設“綠植坊”“手工坊”等區域,豐富了社區群眾生活﹔寧夏中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用固廢、余汽生產出的新型綠色環保建筑牆體材料質量上乘,企業取得可觀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為創建綠色、低碳“無廢城市”提供了參考。

“在政策引領下,各地循環經濟發展有序推進,成效日益顯現。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紙等9類可再生資源急速增長,循環經濟發展還存在許多不足。”何曉勇委員建議,應不斷完善循環經濟模式,大力發展鏈式經濟﹔加大對國家“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政策資金支持,建設規模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綠色分揀中心、交易中心,完善配套的稅收優惠實施制度和機制﹔探索城鄉特性打造回收體系,在城區鞏固提升以回收站點、分揀中心和集散市場為代表的三級回收網絡體系,根據城市發展需要調整網絡構成﹔建立資源回收產業正面、負面清單,嚴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准入﹔建立企業環境信用記錄和違法排污黑名單制度,加大環保執法力度,依法查處污染環境企業並向社會公布。

在循環經濟模式下,材料、水或能源都會被多次利用,在經濟活動中反復創造價值。

據統計,我國水資源總量雖然位居世界第四,但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水資源分布不均衡,南方濕潤地區與北方干旱地區水資源總量差距懸殊。在這種背景下,再生水利用成為緩解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我國再生水利用取得了顯著成果,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再生水利用量逐年增長。然而,總體來看,我國再生水利用現狀仍不容樂觀,存在諸多問題。”住寧全國政協委員王小龍建議,制定出台再生水利用專項法律法規,以強制性的規章和法規提高再生水回用率,確保再生水利用工作的順利進行﹔支持地方政府和企業加強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優先支持再生水利用技術研究和推廣,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提高我國再生水處理技術水平,確保再生水質量達到相關標准﹔研究明確不同階段城鎮污水資源化利用目標及措施要求,穩步推進城鎮污水資源化利用各項措施落實﹔推廣節水型器具和再生水利用宣傳教育,廣泛推廣節水型農業灌溉設備、工業用水設備和居民生活用水器具,降低水資源浪費﹔通過多種渠道,加大再生水利用的宣傳力度,提高公眾對再生水的認識和接受程度,培養良好的節水意識﹔加強水資源跨區域調配,合理利用水資源,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記者 秦 磊)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