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平羅足球現象”是如何煉成的

2023年04月18日08:48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平羅恆利女足隊。

2023全國女子五人制足球錦標賽第一場排位賽,平羅恆利女子足球隊7號球員(白)張躍帶球過人。 (本版圖片均由平羅縣足球協會提供)

平羅縣推進體教融合,讓更多孩子愛上足球。

“鏗鏘玫瑰”逐夢全國賽場

對於寧夏足球,這是一場創造歷史的比賽。

3月28日,廣西百色市體育中心,2023全國女子五人制足球錦標賽決賽打響,寧夏平羅恆利女子足球隊迎戰上海華正女子足球隊。

雙方你來我往,使出渾身解數,場面一度陷入焦灼。

開局僅1分鐘,平羅恆利球員獲得角球機會,傳中時,被對方門將破壞。上海華正迅速發起反擊,一擊射門,平羅恆利門將劉丹萍神勇扑救,將足球擋在門外。

距離上半場結束還剩24秒時,上海華正發動進攻射門,足球又重重地砸到劉丹萍的臉上。

“沒事,我還能堅持。”中場休息時,劉丹萍被隊醫診斷為鼻梁骨折,在之后的進一步檢查中被診斷為輕微腦震蕩。“決賽賽場,我必須挑起守住大門的重擔。”劉丹萍選擇了堅持,帶著傷痛回到了決賽場上。劉丹萍把疼痛拋之腦后,雙眼緊盯前方,一次次躍起,飛身扑球,封堵對方一次次射門進攻,守住球隊的最后一道防線。

“放手拼!放開踢!”平羅恆利主教練張敏在場邊大聲吶喊。

逆境不輸強者之心。整個下半場,平羅恆利的姑娘們敢拼敢搶、不拋棄、不放棄。

“頂著落后1分的壓力,全隊沒有一個人退縮,沒有互相埋怨,所有人都在拼搏,戰斗到最后一刻。”張敏說。

最終,平羅恆利0比1惜敗,獲得亞軍,創造了寧夏女子足球的最好成績。

“由西部小縣城走向國家級足球賽事的大舞台,並取得亞軍的佳績,對平羅恆利足球俱樂部來說是一次巨大的進步與突破。”平羅縣足協主席閆寧說,今后要多打高水平比賽,現階段平羅縣青少年足球水平較全國高水平球隊來說,還有很大的差距與提升空間。要堅持走出去,讓孩子們深切體會我們與高水平球隊的差距,開拓視野,認清自己,刻苦訓練,逐步縮小與足球發展發達地區的差距。

目前,平羅縣男子U17足球隊已奔赴陝西留壩,參加全國第二屆青少年足球聯賽,與中部地區優秀球隊進行比賽。平羅恆利女足劉丹萍(GK)、張蕊、劉語嫣、祖比拉·阿布都外力、張躍五名隊員入選女子五人制國家隊,為國家隊輸送了“寧夏血液”。

今年8月,平羅縣計劃舉辦全國青少年足球邀請賽,屆時會有河南省實驗中學,鄭州九中,長沙一中等全國八強的球隊參加,高水平賽事的參加與舉辦,對提升該縣青少年足球水平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前行之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唯有披荊斬棘,一路向前才是綠茵場上的主旋律。

“體教社”融合發展 “足”夠精彩

近期,平羅足球小將們在國家級、自治區級大型賽場上掀起的“風暴”,引起了外界好奇的目光,“平羅足球現象”一時成為熱門話題,大家都想探尋平羅校園足球崛起的背后原因。

“可以去我們的校園足球場上看看,尤其是鄉村學校,這個問題就能得到很好的解答。”平羅縣教育體育局局長胡淑娟坦言。

春日陽光和煦,平羅縣紅瑞燕寶小學足球場上,一群少年,你拼我搶,享受著足球帶給他們的歡樂。“現在踢足球的環境越來越好了,有教練專門帶我們訓練足球基礎技能,我和小伙伴們的技術也在快速提升。足球帶給我們許多快樂。”紅瑞燕寶小學校隊隊員袁龍說。

近年來,平羅縣廣泛開展“足球下鄉”公益活動,逐步解決縣城與鄉村各學校間的發展不平衡現狀。2020年年初,平羅縣足球協會委派教練員對紅瑞燕寶、陶樂二小等4所農村小學學生進行專業的足球訓練,並對紅瑞燕寶、陶樂二小、姚伏中心小學三所學校給予器材支持。

平羅縣廟廟湖小學通過承辦平羅縣青少年足球助力鄉村振興活動,讓足球運動走進鄉村。平羅縣城關七小首創“學校特色隊+體育社團+文化科技藝術社團”課外活動新模式,開創了“五育”並舉全面育人的新途徑﹔崇崗九年制學校採用按月輪換活動機制,形成抓“一生兩技”培養、“一校多品”創建的成功做法﹔城關八小抓實抓細大課間、課外活動,積極為該縣競技體育輸送后備人才。

“目前,平羅縣已擁有教育部命名的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6所,足球特色幼兒園8所,校園足球正在蓬勃發展。”胡淑娟介紹。

在發展中,平羅縣青少年足球逐漸形成政府主導、俱樂部參與、校園推廣的縣域足球發展模式。校園足球普及率不斷提高,校園足球訓練水平、青少年足球隊伍成績在全區名列前茅。

平羅縣恆利化工集團負責人黃利鋒是一名十足的足球迷。這幾年,感受到寧夏足球氛圍逐漸濃厚,通過投資創辦恆利足球俱樂部,黃利鋒實現了自己的足球夢想。

通過引導企業參與,平羅縣全力拉動社會力量“主引擎”。“恆利化工集團投資380萬元建成兩塊籠式燈光足球場,又將銀北醫院480平方米醫用辦公樓改造成俱樂部健身房、視頻分析室、隊員教室等﹔自聘退役足球優秀運動員14人,分布在各幼兒園、中小學無償為各校帶足球課和校外訓練。”黃利鋒說。

目前,平羅縣U14、U16、U18大部分主力隊員都來自恆利足球俱樂部,每年用於足球隊訓練比賽各項支出都在40萬元以上。恆利足球俱樂部已打造成為集住、學、訓一體的綜合培訓機構。

“現階段我縣各中小學已經開展的比賽有學校班級聯賽、‘合作體校際聯賽’、縣級足球聯賽。在縣級足球聯賽的基礎上組織參加了市級、區級校園足球聯賽,常態化開展‘四級’聯賽,通過以賽促練、以賽帶練,努力提高青少年足球競技水平。”平羅縣體育中心主任馮曉東說。

平羅緣何培養出優秀足球人才

“如果沒有足球,我的學業可能早早就中斷了。”在平羅中學足球場上,談起足球,該校足球特長生楊虎軍眼神中透出光芒。

每逢節假日,午后的綠茵場上,總能看到楊虎軍獨自一人顛球、帶球……一絲不苟地完成每個基礎動作,或腳弓推射,或腳背抽射,精准射門的頻率,在日復一日汗水浸透的加持下,越來越高。

“楊虎軍特別努力,訓練很勤奮,除了正常的訓練之外,他每天都給自己加練,目前,已經是國家一級運動員,屬於同年齡段裡的優秀球員之一。”閆寧說。

楊虎軍無疑是幸運的。

2018年年底,平羅縣開始鄉村足球特長生幫扶計劃。

多年來,許多有足球天賦,懷揣足球夢想的少年,用足球打開了人生成長的新大門。

受幫扶的足球少年們平日吃、住都由恆利足球俱樂部免費提供,沒有后顧之憂,他們隻管在綠茵場上逐夢未來。

“如果沒有足球幫扶計劃,我可能初中讀完就不想再念書了。現在,我已經進入心儀的高中,未來三年,加倍訓練,刻苦學習,用足球完成我的大學夢。”楊虎軍說。

近年來,平羅縣不斷完善足球運動員的升學機制,制定足球特長生考試招生政策,暢通“小學—初中—高中”足球特長生招生通道。在初、高中招生計劃中單列體育特長生名額。去年,平羅縣初中錄取了男女足球隊員35人、高中錄取了男女足球隊員25人,打通足球人才升學通道,為足球特長生升學創造更多機會。

同時,平羅縣加強與湖南湘潭大學等外省高等院校業務聯系,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平羅足協先后被湘潭大學認定為高水平運動員人才培養基地,被湖南師范大學認定為高水平運動隊訓練基地。2020年以來,共有12名足球運動員被湘潭大學錄取。足球特長生升學通道的突破,不僅解決了“足球苗子”出路問題,促進了校園足球的良性發展,同時也使平羅縣足球運動發展獲得了穩定的內生動力和群眾基礎。

“近年來,我校從寧夏錄取了許多優秀的足球專業人才,他們普遍擁有良好的基本功、不錯的戰術能力、過硬的心理素質。8—16歲是少年兒童參加足球培訓的黃金年齡段,這期間離不開學校和教練的精心培養,平羅縣的足球人才培養模式,讓專業足球訓練機構為孩子們提供優越的訓練、學習條件。體教融合,保証了足球后備人才既能學到充足的文化知識,又能受到系統全面的體育技能訓練。”湘潭大學男子足球隊主教練肖斌說。

“擴大青少年足球人口,明確校園足球以‘普及’為重任,是我們的主攻方向。”平羅縣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完善足球特色學校管理,指導各學校通過體育課、課外活動、班級—年級—校際足球聯賽,定期組織校園足球冬(夏)令營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喜歡和參與到足球運動中,常態化開展U系列男女足業余訓練和比賽,以賽代練,提升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質量。

自2021年,平羅縣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以來,青少年足球運動走在全區前列,為全區乃至中西部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平羅特色”經驗。

“眼下,寧夏正扎實推進校園足球,力爭全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數量再創新高,廣泛開展校園足球四級聯賽。實行政府、企業、個人多元投資,鼓勵俱樂部所在地政府以足球場館等資源投資入股,形成合理的投資來源結構。同時,注重本地職業球員培養,扶持現有職業足球俱樂部。探索職業足球背景下專業足球隊的建設規律,建成多個不同年齡層次的青少年梯隊,培養各年齡段足球后備人才。”寧夏足球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何耐江 蘇 峰)

(責編:閻夢婕、賈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