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寧夏外貿發展跑出“加速度”

2023年02月04日08:19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冷涼蔬菜種植基地。近年來,我區冷涼蔬菜產業不斷拓展國際市場,在銀川海關備案登記直接出口的蔬菜類企業有15家,產品主要出口新加坡、德國、美國等國家。(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王猛 黨碩 攝

2月3日清晨,賀蘭縣景沃佳禾種苗繁育基地的育苗棚內,一株株幼苗青翠欲滴,長勢喜人。水肥一體式噴灌機正在補水施肥,工人們忙著育苗、補苗、搬苗。

精心照料下,這些菜苗預計3月底將離開溫室,“搬”到田野。每年7月至11月,幾乎每天都會有100多輛冷鏈運輸車,從田裡裝滿一車車“寧字號”蔬菜南下,不僅進入廣東、香港等地高端市場,還遠銷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

據銀川海關統計,2022年我區蔬菜出口2億元,同比增長43.8%。寧夏,正成為走向國際市場的蔬菜“明星產區”。

雖然地處西部內陸,但寧夏對外開放的步伐始終沒有停歇。

2021年,寧夏進出口總值214億元,增速排全國第二位。其中出口174.8億元,增速排全國第一位。

2022年,寧夏進出口總值達257.4億元,同比增長23.7%,增速居全國第六位,前三季度的增速全國排名兩次躍升至第一位。

從1979年到2022年,寧夏的進出口額從5282萬元增長到257.4億元,43年間翻了487倍。

寧夏外貿發展的強勁動力來自哪裡?

我們在寧夏加快產業發展的一個個“腳印”中找到了答案。

外貿發展的根基在於產業。近年來,我區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不斷擴容提速,產業集聚優勢不斷加大,跨境電商、海外倉建設初具規模。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為寧夏外貿進出口快速增長注入強勁內生動力。

同時,寧夏牢牢把握國家支持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機遇,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走出了一條具有寧夏開放特色的對外貿易發展之路。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的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讓更多寧夏商品從“養在深閨無人識”變為更多國家消費者的“心頭好”,出口市場也由全球低端產業鏈一步步邁向中高端,競爭優勢不斷增強——

“筑巢引鳳”,寧夏成為投資熱土,開放經濟展現新活力。2022年,我區全年實際利用外資3.43億美元,增速位居全國第八位,創歷史新高﹔銀川成功獲評為“中國投資熱點城市”,寧夏-以色列智慧示范牧場落戶吳忠。

“以酒為媒”,寧夏開放平台再上新台階。2022年,在全國葡萄酒行業整體下滑的情況下,寧夏葡萄酒產業發展逆勢上揚,葡萄酒出口增長率穩定在30%左右,“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品牌價值達301億元。2023年,寧夏將強力打造賀蘭山東麓世界級葡萄酒旅游目的地。

“以路為馬”,寧夏在“雙循環”格局中躍馬揚鞭。2022年,銀蘭高鐵開通,陝甘寧就此高鐵成網,成為中歐班列跨境運輸“新引擎”,沿線豐富的能源煤礦產業同樣迎來機遇。 

“借路出海”,寧夏開放通道取得新進展。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拓展出78條物流新線路,創造通道運營5年來新高。寧夏紅酒、枸杞原漿等特色產品搭載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挺進東南亞市場。依托陸海新通道,寧夏企業更深入地融入全球產業格局。

“值得關注的是,寧夏外貿在規模和增速上快速增長的同時,質量也在持續提升。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品出口快速增長,跨境電商、機電、有機化學品等產品出口增速基本高於整體。”銀川海關負責人說,銀川海關將在保市場主體、保市場份額、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三方面繼續發力,全力以赴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

展望2023年,寧夏“六新六特六優”產業加快集聚,新落地的外向型項目達產增效,國際市場份額逐步擴大,投射出外貿向上向好的積極信號。我區將進一步優化外貿營商環境,壯大通道經濟,提升開放載體外向型產業集聚發展﹔推動市場多元化,拓展非洲、南美洲等地區外貿潛力﹔利用好RCEP帶來的發展機遇,積極支持我區加快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貿易發展。(記者 王瑞)

(責編:周航、賈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