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賡續傳統文脈 綻放時代光彩

2022年11月23日09:06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寧夏主會場在固原舉辦。

非遺傳承人走出國門展示交流“寧夏刺繡”技藝。

自治區級非遺項目“踏腳”進校園。

固原磚雕(隆德魏氏磚雕)非遺工坊現場培訓當地農民。

傳承人在宣傳展示現場通過直播帶貨推銷非遺產品。

全區非遺創意產品走進銀川市步行街展銷。

游客體驗傳統戲曲京劇表演藝術。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的真實見証和延續,是先輩通過日常生活運用而留存到當下的文化財富,是一個民族的“根”和“魂”。

  4萬年前靈武水洞溝就有人類繁衍生息,青銅峽鴿子山遺址考古揭示出1萬年前古人類原始農業萌生……尋覓寧夏歷史,隨處可見斑斕、凝重的文化印痕,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澱豐富而燦爛。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保護中華民族文化的“根”。近10年來,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非遺保護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秉持“見人見物見生活”工作理念,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各項工作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展現出新時代非遺保護傳承弘揚的生動畫卷。

  2012年至2022年的10年間,國家級代表性項目由10個增加到28個,自治區級代表性項目由68個增加到224個。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由6名增加到22名,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由87名增加到376名。自治區保護傳承基地由50個增加到95個,自治區級非遺工坊由0增加到15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設施建設由1個增加到9個,國家級非遺項目保護利用設施由0增加到9個。市、縣(區)非遺展示場館由0增加到14個,覆蓋面達52%。建立了區、市、縣三級保護體系,形成各級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

  為推動寧夏特色非遺保護傳承高質量

  發展提供堅強法律保障

  非遺保護離不開法律規章的約束,無論傳承還是利用,都需要納入法治化軌道。

  10年來,在保護傳承實踐中,寧夏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對2006年頒布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進行修訂,於2021年9月1日開始實施,成為全國較早頒布非遺地方性法規又率先完成修訂的省區。

  編制《黃河流域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專項規劃》,制定《寧夏回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暫行辦法》《寧夏回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寧夏回族自治區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項目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寧夏回族自治區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暫行辦法》等,各市、縣(區)對應健全相關制度和規章,構建形成符合寧夏實際的政策法規體系,為加快推進寧夏非遺保護傳承弘揚提供了強有力支撐和保障。

  不斷夯實保護傳承基礎,讓非遺

  保護傳承駛上“快車道”

  非遺是時間的“種子”,需要植根土壤、開枝散葉。從外部驅動到內生動力,隨著非遺概念和價值的深入人心,寧夏非遺保護傳承工作駛上快車道。

  調查摸清家底。10年來,寧夏全面開展非遺調查工作,明確境內資源5667項,全面掌握非遺分布、存續、特色、價值等情況,建立比較完備的檔案資料體系。有序完善四級名錄體系,公布四級代表性項目名錄1065項,認定四級代表性傳承人1611名。尤其是2021年寧夏10個項目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名錄,取得了有史以來最好成績(前四批寧夏共列入18項)。實施搶救性記錄工程,對年事已高的10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和20名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及時進行了數字化記錄保存。推進傳承展示場館建設,爭取國家發改委項目投資6880萬元,建成秦腔、固原磚雕等9個集培訓、展覽、創研、體驗、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保護利用基地,在市、縣(區)文化館建設非遺展示體驗館(廳),覆蓋率達到50%。建立95個自治區級非遺保護傳承基地,建立15個自治區級扶貧就業工坊。推進區域性整體保護,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設立自治區級文化生態保護區5個。

  提升傳承人研發制作多樣化、個性化

  非遺產品的技藝水平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口頭的、無形的、活態的,要通過不斷提升技藝傳承人群的文化素養、藝術素養、審美能力、創新能力,使其在秉承傳統的基礎上,提高中國傳統工藝的設計、制作水平,帶動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才能讓非遺“看得到、摸得著”。

  10年來,寧夏建立區、市、縣三級培訓機制,分期分類舉辦專題培訓班,每年集中舉辦各級培訓班30多期,集中培訓3000多人。將保護傳承基地、非遺工坊作為常態化培訓課堂,傳習與培訓同步進行,現場提升傳承人群實操水平。聯合北京依文集團等知名文化企業舉辦非遺產品設計提升研學會,提升傳承人群創意設計和市場營銷水平。聯合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舉辦“傳統工藝+岩畫”研修班,挖掘“傳統工藝+岩畫”的當代價值,增強多元研發理念。以賽代訓強技藝,將技能培訓融入每年舉辦的“非遺進萬家 文旅展風採”——黃河流域非遺作品創意大賽及系列活動中,採取現場展示、專家點評、互觀互學、座談交流等形式,提升傳承人研發制作多樣化、個性化非遺產品的技藝水平。實施“綠芽”培育工程,推進非遺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

  促進優秀傳統文化

  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長期以來,非遺常以被保護的姿態出現,怎樣為其注入活力,使其具有生命力,是寧夏文化旅游部門一直在思考的課題。

  實踐証明,隻有不斷提高非遺保護水平,積極探索非遺保護與傳承發展新模式,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解答好不同非遺項目保護發展面臨的難題,才能從整體上提升非遺的可見度,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更絢麗光彩。

  展賽結合人人共享。10年來,寧夏通過舉辦“非遺進萬家 文旅展風採”——寧夏黃河流域非遺作品創意大賽、非遺講解大賽、非遺美食大賽等系列活動,線上線下互動,形成展非遺、賽非遺、講非遺、購非遺的濃厚社會氛圍。“非遺夜市”帶“火”城市夜經濟,以“連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為主題,將傳統手工藝、非遺美食、傳統戲劇音樂有機融入夜市商圈、街區,讓市民、游客現場感受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共融的煙火趣事。在銀川市興慶區敬德街舉辦的“非遺夜市”活動期間,通過抖音App開展“非遺雲集市”,邀請非遺傳承人走入直播間,介紹非遺作品,展示非遺技藝,講述非遺故事,與粉絲互動,推薦非遺好物,活動7天就帶動綜合消費536.7萬余元。

  讓非遺進鄉村,帶動村民就業致富。依托非遺工坊,面向鄉村農民傳授非遺技藝,採取訂單回收包銷的辦法,帶動當地農民就近就業,生產銷售非遺產品賺上“非遺錢”,人均月收入1800元、最高可達4800元。張璟巴鳥麻編工坊,帶動西夏區同陽新村、興慶區月牙湖濱河家園四村村民學習麻編技法,編織杯墊、地墊等簡易產品,每個村民每月增收500至1000元。

  舉辦“非遺過大年”,烘托濃濃年味。促進非遺年貨走進千家萬戶,成為春節期間暖心惠民的亮麗風景。通過典型引領創新發展,每年開展“四個10”評選活動,推出10個先進保護責任單位、10個優秀保護傳承基地、10個優秀保護實踐案例、10個非遺年度人物,示范帶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站在新的更高起點上,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科學謀劃全區非遺保護工作,線上、線下兩輪驅動,創新、融合兩翼齊飛,加快推進非遺保護高質量發展,在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進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讓非遺與現代社會生活融合共生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互鑒互融。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旅游的優質資源,旅游是傳播非遺的重要渠道,兩者融合發展不但有著深厚基礎,更具廣闊前景。

  10年來,寧夏組織旅行社聚焦非遺富集區域,銜接主題旅游線路,將非遺工坊、保護傳承基地、非遺展示場館、非遺街區等非遺傳承群體有效串聯起來,規劃“賀蘭神韻”“黃河記憶”“六盤古風”3條非遺主題旅游線路。採取雙向選擇、互相簽約、合作共贏的辦法,讓供銷對路的非遺項目(產品)、傳承人進駐旅游景區、鄉村旅游點、特色街區等各種旅游空間,“沉浸式”植入展陳、表演、體驗、研學、餐飲等形式多樣的非遺項目,豐富旅游業態、升華旅游品質、塑造旅游形象,打造非遺旅游熱門打卡地。

  靈武市在城區興唐苑景區建設非遺展示體驗館,採取文字、圖片、實物、視頻、表演“五位一體”呈現方式,將非遺開發為硬核旅游吸引物,融入“西湖夜市”,使非遺成為游客看好的打卡項目。搭建非遺旅游載體,寧夏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每年統籌自治區全域旅游資金1000萬元,補助市、縣(區)在旅游景區建設非遺展覽、體驗、銷售等設施,打造獨具風情的非遺旅游空間載體。隆德縣依托國家級非遺項目高台馬社火,在陳靳鄉新和村打造非遺特色房車營地,將房車體驗與高台馬社火表演融為一體,游客參與扮演社火角色,使得房車旅游多了維度、平添了幾多“溫度”,成為游客參與回味的難忘之旅。創排實景演藝劇目,統籌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傳統音樂、傳統戲劇、民間文學、民俗等非遺資源,注重觀賞性、體驗性、參與性,將非遺類實景演藝嵌入旅游線路、融入旅游景區,轉化為游客觀賞品鑒、互動體驗、熱衷打卡的旅游項目。銀川市賀蘭山漫葡小鎮的“賀蘭山盛典”、鹽池縣元宵節“游九曲鬧花燈”、涇源縣老龍潭“《柳毅傳書》花兒劇”等成為比較成功的范例。培養非遺導游人才,組織開展非遺知識培訓、非遺講解大賽、非遺情景表演等活動,組織非遺傳承人群、高等院校學生、景區導游人員、社會志願者廣泛參與,培養推出一批非遺旅游講解員,引導廣大游客心向非遺之旅。

(責編:閻夢婕、賈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