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寧夏成功選育十六個水稻新品種

2022年08月24日08:35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8月22日,永寧縣楊和鎮的王太農作物研究所水稻育種基地內,黃澄澄的水稻壓彎了腰。再過1個月,這些新選育的品種將迎來收獲。

“歷經5年研究,我們共引進種質資源1057份,在永寧縣望洪鎮和王太村建立核心育種基地417畝,開展了種質資源的引進鑒定評價、育種新技術應用、良種繁育和新品種示范等,最終16個水稻品種通過自治區審定。”自治區農業育種專項“水稻新品種選育”項目首席、寧夏農林科學院研究員劉煒說。

目前,因水資源緊缺,寧夏水稻種植面積壓縮為40余萬畝。2013年,寧夏啟動實施農業育種專項,針對水稻產業品種優化及相關問題開展技術攻關。2018年,“水稻新品種選育”項目作為自治區農業育種專項首期第二輪研究內容啟動實施,由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聯合寧夏大學、寧夏農科院生物中心等8家單位聯合攻關,為寧夏水稻產業選育、推廣具有產量高、耐鹽鹼、抗病性強等特點的優質新品種。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項目組鑒定篩選出抗稻瘟病、耐鹽鹼、耐冷等優異資源670份,挖掘水稻品質、耐旱、耐鹽鹼等相關的位點15個,創制有重要育種利用價值的新種質227份。育成新品系640個,提純復壯15個生產上大量應用的優質、高產品種,新品種累計推廣面積203萬畝。

“從種植基地水稻的整體長勢看,新品種水稻呈現了大穗、優質、高產等優異特性。這些新品種的選育,將對寧夏水稻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糧食安全起到重要支撐。”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韓龍植說。

近日,該項目正式通過由自治區科技廳組織的項目田間驗收。據了解,項目在執行期內通過自治區審定水稻品種16個,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20個,獲得國家新品種保護權証5個,取得科技成果13項,制定地方標准1項。“項目的成功實施,將有效助力寧夏水稻產業提質增效,並對打響‘寧夏大米’品牌、提升市場認可度提供支撐。”自治區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馬越)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