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市縣區動態

火集村:菜棚種出新希望

2022年05月05日09:19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5月3日,陽光洒在西吉縣將台堡鎮火集村蔬菜種植基地上,一畦畦芹菜田沿著葫蘆河川道區整齊排列,一棵棵嫩綠的蔬菜苗隨風搖曳。

“這幾天溫度合適,要及時疏鬆地膜上板結的沙土,盡快放苗。”火集村黨支部書記火彥紅行走在地頭,不時停下來檢查出苗情況,一戶一戶打電話,催促種植戶做好田間管理。

“蔬菜的生長周期一兩個月,菜地一天一個樣,管理跟不上會吃虧。”火彥紅種菜多年,深知精耕細作直接關系到蔬菜產業收入。自4月初播種以來,他整天奔波在田間地頭,手把手指導村民播種、覆膜、澆水、施肥。

長期在戶外勞作,火彥紅的臉頰被晒成了黑紅色,嘴皮干裂,雙眼布滿血絲。“火書記就是拼命三郎,為了大家的事,把心都操碎了。”村民火百旺的敬佩之情溢於言表。

火彥紅不僅是火集村黨支部書記,還是當地出了名的致富帶頭人。多年來,他秉承“一人富不算富,家家富才算數”的觀念,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火集村位於葫蘆河畔,2010年之前,火集村生產以傳統農業為主,零星種菜也是以日常食用為主。

“全村4000多畝地,種菜的地隻有十多畝,大多數人不知道蔬菜產業到底是個啥。”當年,在外做生意的火彥紅看到周邊鄉鎮群眾通過種菜改善了生活,他決定回村發展蔬菜產業。

“種菜第一年,由於不懂種植技術、病虫害防治和田間管理,導致蔬菜品相差,損失了十多萬元。”火彥紅總結經驗教訓后,於秋冬農閑之際,前往陝西、甘肅、福建等地,跟著當地菜農學習育苗、除草、澆水、施肥和管理技術知識。

“通過學習,我才知道種菜就像給孩子喂奶,要根據時間節點和生長階段施用不同比例的肥料。”火彥紅學成歸來,成立火集村第一家蔬菜購銷合作社和蔬菜代辦點。有了經驗和技術支撐,火彥紅種植的30多畝蔬菜喜獲豐收,淨收入15萬元。

在火彥紅的示范帶動下,火旺來、火百旺等村民紛紛加入種菜行列。2013年,火集村蔬菜種植面積200畝,共收入300多萬元。許多村民從發展產業中看到了希望,加入合作社一起種菜。火彥紅流轉200多畝地種植蔬菜,帶頭引進新品種,試驗示范給群眾看。

“如果種植一個品種,蔬菜大面積集中成熟上市,短時間內無法完成採收,會導致蔬菜滯銷。”為了解決蔬菜品種單一的問題,火彥紅又到陝西學習辣椒、西藍花、甘藍等蔬菜種植技術,並嘗試到外地市場聯系客戶。

2019年,火彥紅推行科學種田,多元化發展,從單一品種向多品種延伸,露地種植與大棚種植相結合,覆膜蔬菜與大田蔬菜互補,把蔬菜成熟上市時間從30天延長到60天。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畝均成本降低600多元。

為了更好地發展產業鏈,帶動村民致富,火彥紅聯合5家蔬菜購銷合作社、11名蔬菜代辦組建火集村蔬菜聯社,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確保好地種好菜。

2021年,火集村擴大蔬菜種植規模,投資建設葫蘆河揚水站,鋪設滴灌管道5000米,引水上山,將500畝旱地改為水澆地,種植芹菜。同時,引進優質蔬菜品種,推廣訂單種植,種植露地冷涼蔬菜1500畝,輻射帶動周邊村組農戶種植冷涼蔬菜1萬畝以上。

“發展蔬菜產業,不僅讓村民人人有活干,還有了穩定的收入。”火彥紅說。去年,火集村全村種菜收入1800萬元,純收入1300萬元,種植戶戶均收入9.7萬元,全村人均增收7800多元。(記者 剡文鑫 見習記者 張敏)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