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本网原创

塞上行丨从藏在深处到消费新宠——解码农特产品推介的“固原现象”

人民网记者 宽容
2025年02月24日08:23 | 来源:人民网-宁夏频道
小字号

近两年,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固原农文旅推介会在成都、长沙、西安、福州、合肥等城市火热上演:六盘山牛肉涮进川渝火锅,冷凉蔬菜变身预制菜端上餐桌,泾水河畔的农家民宿与江南水乡的客商“云签约”,这些出自六盘山下的农特产品,成了区域IP和消费者的“新宠”……宁夏固原,这座曾被贴上“西海固贫困标签”的西北小城,正以“农文旅融合”的创新模式打破地域壁垒和固有形象,在全国舞台上频频亮相、崭露头角。

多城联动,品牌声量破圈传播

宁夏固原市农文旅宣传推介会走进长沙。人民网记者 宽容摄

推介一次,辐射一片。

固原市2024年的推介活动呈现出“高频次、高质量、强互动”的特点。6月,成都国际酒店用品博览会上,六盘山牛肉与火锅食材的“碰撞”引发热议,现场品鉴的冷凉蔬菜、刺绣等非遗产品吸引万人驻足;9月,长沙推介会以“美食+文旅”组合拳,将固原红梅杏、月子鸡蛋等农特产品推向全国市场;11月,上海活动通过“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发布会,推动固原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升级。年末,北京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的“固原礼·物”展销活动更以千余款产品、线上线下联动模式,让泾源黄牛肉、朝那鸡等特色美食成为“京味年货”新宠。

可以说,2024年,宁夏固原市以“六盘山”品牌为核心,通过“农文旅+”的创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从西南重镇成都到中部枢纽长沙,从长三角经济圈上海到首都北京,固原市以“红色、绿色、古色、特色”资源为底色,将冷凉蔬菜、红军粉、黄牛肉等特色农产品与非遗、生态旅游深度融合,不仅擦亮了“天高云淡六盘山”的旅游名片,更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品牌推广的“固原路径”。

去年11月,借助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之际,固原市在上海举办主题为“六盘山冷凉蔬菜-源自18°C的夏天”的“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宣传暨固原优质农特产品产销对接等系列活动。在当天举行的地标名品产销对接会上,固原市4县1区主要负责人现场当起了“好物推荐官”,向上海、浙江、广东等地企业推介原州区西兰花、西吉芹菜、隆德花菇、泾源黄牛肉干、彭阳辣椒等地标产品。

“以前觉得宁夏只有枸杞,没想到六盘山的冷凉蔬菜这么有品质!”推介会后,一位采购商如此感叹。

数据显示,去年,固原市先后组织百余家涉农企业,在合肥、成都、长沙、广州等地开展农特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直接对话全国知名涉农企业、渠道供应链企业和餐饮企业,累计签约34.6亿元。

文化赋能,农文旅融合提质增效

在去年的一场农文旅推介大会上,固原市委书记滑志敏热情洋溢地介绍了走进固原的四大理由,为在场观众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固原画卷。

刚刚过去的春节,一场以“六盘山下 固原礼·物”主题展销活动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火热开展,12家农特企业与9家文创企业携农特产品和文创产品178类12450件参展,参展商直呼不够卖,一边与商家签单,一边加紧补货。

人人都是宣传员。

西吉“红军粉”赢得北京市民点赞。固原宣传部供图

在西吉“红军粉”展位旁,西吉县副县长王永鑫当起了“导购”,现场讲解“红军粉”的由来。王永鑫介绍,西吉“红军粉”不仅是一碗粉条,更是红色精神与乡村振兴的载体。

绘声绘色地讲解引得一众路人围观。“我第一次吃西吉‘红军粉’,非常爽滑可口、劲道十足。”北京市民孙桂琴品尝西吉“红军粉”做成的酸辣粉后,连连点赞,她不仅自己购买了,还在展区当起了“代言人”,进行推介宣传。

另一边,北京一家火锅店的负责人杨文友是在京的固原人,他来到展销会上,几乎把“展厅”搬到了店里。在火锅店一侧,杨文友专门设置了固原好产品的展示区,他希望以这种方式做家乡产品的代言人,让更多的游客和客人都能品尝到固原的美味。

“固原礼·物”不仅是商品,也是文化载体、故事的“讲述者”,它们将固原故事、固原风情、固原山水带到北京,带到每一个消费者的心中。长期以来,固原市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众多高品质的农特产品和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此次展销活动,为固原市农特产品、文创产品打开新的销售渠道。

近年来,固原深挖“红色固原、绿色发展”战略内涵,将长征精神、非遗技艺融入旅游体验。例如,通过承办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西北赛区比赛、冷凉蔬菜节等活动,打造“红色研学游”品牌;同时,春官词、马兰刺绣等非遗项目在推介会现场大放异彩,传统针法勾勒的“六盘山”刺绣作品、药香包等文创产品成为年轻消费者追捧的“潮玩”。这种“文化+旅游+农业”的复合模式,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更让固原的“土特产”焕发新生机。

未来展望,从突围到常态的可持续发展

推介会现场展示的六盘山冷凉蔬菜。人民网记者 宽容摄

推介活动的直接成效显著:成都活动签约合作项目12个,签约金额达3.5亿元;北京展销活动促成多家企业与固原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元宵节当天仅7个小时,线上线下销售额就超过了22万元。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品牌认知度的提升——2024年,固原市入选“自然城市”国际榜单,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晋升国家5A级景区,生态优势与文化IP的双重加持,固原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山海情”新篇章。

固原市委书记滑志敏在谈到“固原未来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方面有何新思路和新举措”的问题时曾表示,固原要坚持冷凉蔬菜产业的特色化、差异化方向,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完善联农带农、产销对接、要素配置、市场主体培育择优的“四项机制”,精耕细作走好“壮大一产夯基础、带动三产促繁荣、撬动二产强动力”的“一三二”产业发展新路子,持续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

2025年,固原市将继续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充分挖掘乡土人文、青山绿水等资源,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坚持市县一体、全域联动,针对西安、成都等年度重点开发的客源市场,推出个性化、订制化宣传策略和旅游产品。

当六盘山的山花通过短视频吸引百万网友“云赏花”,当冷凉蔬菜形成“火锅食材+康养避暑”的差异化竞争,固原用实践证明: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立足本土的创造性转化。这条“生态打底、文化铸魂、产业造血”的农文旅融合之路,展示出西部欠发达地区颇具借鉴意义的“固原方案”。

(责编:阎梦婕、赵文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