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科院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
9月20日,宁夏农林科学院又当了一回“明星”。
在宁夏第二届科技成果竞拍会上,参与竞拍的27项科技成果成功拍出23项,成交总额434万元,溢价率达14.4%。宁夏农林科学院成功拍出13项、281万元,其中职务科技成果“犊牛与羔羊腹泻病新中兽药开发”勇夺本次拍卖会“标王”,成交价为130万元。
科研人员积极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并非无本之木。
作为宁夏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改革的第一批试点单位,宁夏农科院积极探索试行科技成果“先赋权、后转化”,科学构建赋权工作流程,研究配套赋权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和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规定成果转化收益的80%用于奖励科技成果完成人,由成果第一完成人根据参与人员贡献大小提出分配方案,其中为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作出重要贡献人员的总份额不低于50%。
“激励作用相当明显。以前感觉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这回大家觉得自己的成果,自己可以说了算,一下子觉得有动力了。”宁夏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处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宁夏农科院共完成职务科技成果赋权80项,近3年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奖励资金达1970.4万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枸杞种,能卖81.5万元!宁夏农科院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后,枸杞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亚军先尝到了“甜头”。
两年多前,得知院里正在紧锣密鼓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工作,在枸杞新品种选育上有了进展的王亚军动了心。“国家给我们财政资金做科研,就是让我们解决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不能把研究成果放在柜子里。”可是,想起以前走过的漫长成果转化道路,王亚军心里又有些犹豫。成果定价不当怎么办?转化失败了如何对企业交代?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如何是好?以往很多成果转化都是“一锤子买卖”,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不少辛苦研究出来的新品种并没有在赋能农业生产上发挥应有作用。
捧着“金疙瘩”,到底转不转?
迷茫中,宁夏农科院成果转化处工作人员对王亚军进行了政策辅导:围绕成果评价、认定、赋权流程、权属变更等重点环节,农科院设计了“1234”赋权工作流程(1项成果申请、2次会议审批、3级单位公示、4项文本备案),明确赋权成果类型及转化方式。同时,进一步创新成果转化方式,探索以公开拍卖方式完成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实现科技成果价值最大化。一系列转化优先的突破性举措,给王亚军吃下了“定心丸”,他决定大胆尝试、果断申请。
很快,王亚军团队的“宁农杞20号”,被作为职务成果进行赋权(赋予10年长期使用权)。2023年11月30日,在宁夏农科院举办的作物新品种专场拍卖会中,经过几轮竞拍,起拍价60万元的“宁农杞20号”被宁夏杞鑫种业有限公司“相中”,以81.5万元成交,成为此次拍卖会的“标王”。 “把成熟度高、应用前景广阔的农林科技成果像古玩一样进行拍卖,可以说真正打通了科技成果迈入市场的‘最后一公里’,让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高效对接、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王亚军说,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仅转走了科技成果,也转走了配套的技术支持,“我们并不是将成果转化给企业之后就不管了,而是持续提供售后服务,共同呵护产业健康发展”。
曾经,宁夏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纪立东为“自主权”郁闷不已。“几年前主持一个项目,中途有家执行单位存在问题需要调换。调换需先向自治区科技厅提出申请,再上报科技部等待批复。所有环节走下来,耗时近1年。”纪立东说,如今,除设备费外,项目负责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他费用进行调剂,只需给单位备案即可。
团队的40多项专利完美解决“变现难”问题,所有参与者拿到了应有劳动报酬,大家的创新创业激情被点燃……提及职务成果赋权改革,纪立东连连点赞,虽然现在任务比以前多了,但是大家不推诿扯皮,有活抢着干。“今年我们不断加强与大院大所的合作,承担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科研人员的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增强了,继而研发带动产业、产业反哺研发,形成良性循环。2021年第一次拿到赋权“收入”,此后一年比一年高;多项技术成果成功转化,职称评定破格,如今被委以重任、主持2项自治区级项目……在宁夏农科院,母养秀拥有着“开挂”般的人生,作为一名科研后起之秀,母养秀每天在实验室、基地之间奔波忙碌、乐此不疲:“看到有更多的科技成果可以实现转化应用,自己成就感十足,当然得卖力。”
近两年,宁夏农科院共完成科技成果转让107项、总金额为1773.5万元,连续两年突破院史纪录,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活力和成果转化积极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2023年以来,“四情”结合谋划实施科研项目745项,取得登记成果174项,为自治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和科技支撑。(记者 刘加隆 姜 璐 陈 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